万字长文!站在全球看中国,绵竹产区的九大美学竞争力

万字长文!站在全球看中国,绵竹产区的九大美学竞争力
2024年06月21日 13:39 云酒头条

绵竹产区实现经济的高位增长,

同时具备完整的产业发展格局,

具备成为千亿级浓香白酒产区的潜力。

文丨田卓鹏

*作者系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卓鹏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

为什么一提起葡萄酒,就会想到波尔多产区,就会想到拉菲木桐等名庄;为什么只要是波尔多产区的葡萄酒,消费者都认为质量不错;为什么一提起酱香酒,就会想到茅台,就会想到茅台镇,想到仁怀酱酒产区;为什么只要是仁怀产区的酱香酒,消费者都认为可以喝一点。

纵览世界名酒核心产区,无论是法国的波尔多,还是中国的茅台镇,名酒产区都具备“独特的风土条件、深厚的文化底蕴、龙头品牌的引领、充足的资金支持以及严格的质量标准”五个核心要素,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名酒产区的综合竞争优势,并为其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6月18日,2024四川国际美酒博览会在德阳开幕。本届美酒博览会以“美酒香约 德扬天下”为主题,共吸引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250余家企业参展,涵盖酒类全产业链,产区发展也再次被人们关注。

对于绵竹产区而言,第一联想就是剑南春,而对其更深层次的风土特征和核心竞争价值,需要我们站在世界名酒版图来纵览绵竹产区。

中外名酒核心产区具有以“核心产区、超级品类、超级品牌、品牌集群”的四大显著特征。以法国葡萄酒产区波尔多为例,其核心产区是波尔多,超级品类是葡萄酒,超级品牌是拉菲,最后形成各级酒庄的品牌集群。反观中国白酒产区,如贵州仁怀,其核心产区是仁怀,超级品类是酱香,超级品牌是茅台,形成国台、钓鱼台、仁怀酱香酒、金酱、夜郎古、怀庄、宋代官窖等酒企的品牌集群。

反观绵竹产区,事实上绵竹产区已经具备了一些独特的优势和潜力。绵竹产区拥有以剑南春为代表的龙头品牌,形成龙头引领、腰部支撑、集群发展、链条丰满的产业发展格局;其多粮浓香风味特征,聚合了多粮浓香超级风味的表达,拥有独特的风味特色;在“十三五”期间,绵竹产区实现经济的高位增长,具备高品质浓香白酒的千亿潜力。绵竹产区完全有潜力与宜宾、泸州并列为中国高品质浓香白酒三大核心产区之一。

解析绵竹产区九大美学竞争力

在当今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名酒产区要想脱颖而出,必须拥有清晰而独特的品牌识别度,卓鹏战略从人文、风土、技艺、风味、优粮、格局、品牌、聚合、创新九大美学维度出发,对绵竹产区进行系统化解读和全方位的审视。

● 人文层面:美在人文

古蜀翘楚,益州重镇,悠悠千载,酒香如故。悠久的酿造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优渥的生态环境,奠定绵竹中国高品质浓香白酒三大核心产区之一的地位。

酒文源地,酒史自这里启章。在距离绵竹仅30公里的三星堆遗址中,出土了数量众多的青铜和陶制酒器,如壶、尊、彝、罍,以及尖底盏、觚、盉等,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见证了川酒酿造的辉煌历史,更彰显了绵竹酒文化的繁荣与昌盛,彰显出四千多年前发达昌盛的酒文化,成为当之无愧的川酒文化起源地。

中国名酒“剑南烧春”是被正史唯一记载的大唐御酒,见于《旧唐书·德宗本纪》,成为载入史册并流传至今的大唐名酒,“剑南春”的酿酒遗址“天益老号”,已有1500年历史,至今仍焕发着生机与活力。

酒旅圣地,酒客在这里云集。绵竹具有“酒香画境·美丽绵竹”城市定位,其酒旅深度融合展现了酒城魅力。

剑南老街是剑南春集团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剑南春酒坊遗址”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益老号”酒坊为依托,按国家4A级景区标准以明清风格规划建设的集酒生态、酒文化、酒旅游于一体的文化街区。

杜甫诗酒文化博览园,完善优化“白酒+文旅+文创”发展模式,规划4A级诗酒小镇景区,赋予工业旅游更加浓厚的文化气息,并入选2023年四川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九龙镇“棚花酒村”分为棚花酒村、麦田酒壶、湖边立体字等四大主题打卡区,以及酒香寻踪、摔碗酒两个互动区域,还沿交通主干道营造酒文化氛围,是集生产与观光于一体的酒旅融合示范体。

酒业高地,荣誉在这里耀世。2019年10月,绵竹迎来高光时刻,被中国酒业协会授予“世界美酒特色产区”。2021年3月1日,绵竹产区剑南春酒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产品清单”的地理标志产品,历经8年22轮正式谈判和上百次非正式磋商的《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2023年5月23日,绵竹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酒业协会正式授予“中国美酒名城”称号。

● 风土层面:美在风土

冰川融水,低钠多锶、甘甜清冽为绵竹产区高品质美酒注入活力;微益菌群提升了绵竹白酒的独特风味;交通脉络更为绵竹产区走向中国提供了便利。

冰川圣水,天赐酿酒之源。绵竹是最接近雪山冰川的中国白酒产区。来自川西高原的冰川融水沿河谷奔流而下,滋润大地、汇聚成绵竹400多眼清泉,低钠多锶、甘甜醇烈,形成品质卓越的天然弱碱性矿泉水。绵竹人早在唐代就已熟知冰川水的价值。《绵竹县志》有载:“惟城西一脉(冰川)泉水可酿此酒,别处则否。”

1987年4月,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19位专家人员鉴定,绵竹地下水及玉妃矿泉低钠含锶无杂质,富含硅、锶等有益人体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故一致定为“中国名泉”,被誉为最接近雪山圣水的中国白酒产区。

微益菌群,地蕴醇香之宝绵竹位于黄金酿酒带上的华西雨屏带。绵竹身处北纬三十度黄金酿酒带的绵竹产区,受益于“华西雨屏带”每年5至10月带来的丰沛雨水,湿润的气候环境直接决定了酒曲微生物多样性,为各种酿酒微生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理想场所。

研究发现,剑南春中温大曲曲药中乳酸菌高达16种,占到酿酒发酵环节所有酸类物质的90%以上。它们能代谢大量乳酸,并与酿酒发酵生成的酒精合成乳酸乙酯。

双城联动,人造澎湃之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具有四通八达交通网。绵竹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德同城化发展的重要地带,是大九寨环线旅游和四川盆地通向大西北的重要通道,属于成都一小时经济圈。

川青铁路、成万高速、成都三绕、绵茂公路穿境而过,构建出融入成渝、纵贯成德、辐射西北的立体交通网络。为双城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 技艺层面:美在传承

酿酒大师们将千年的传统酿酒工艺沿袭至今,坚守传统酿艺、精选原料、老窖发酵、独特制曲方式,为绵竹筑起了坚固的品质“护城河”。

匠人传继: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22年7月,绵竹市出台了10条有关人才引进、培育、服务的措施“筑巢引凤”。目前绵竹共有国家级酿酒大师3人、首席白酒品酒师3人、白酒国家评委25人、省级酿酒大师4人、省级评委91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00余人,白酒从业人员1.3万余人。剑南春首席酿酒大师徐占成被誉为“中国酒体风味设计学之父、中国酒体形态学之父”。

▎徐占成

匠艺传承:千年技艺传,神韵耀今朝绵竹酿酒“泥窖固态”技艺历经数千年,从未间断。在唐代,剑南烧春以宫廷贡酒被载入正史《旧唐书·德宗本纪》;至宋代,绵竹酒文化进一步繁荣,诞生了“鹅黄”和“蜜酒”等佳酿;到清代,绵竹酒坊繁荣发展,有上百家曲酒作坊,成为名盛一时的酒乡。

如今剑南春酒传统酿造技艺传承古法“泥窖固态发酵”,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其独有的老窖窖池,生产剑南春调味酒,被誉为酿酒史上的“活文物”。

匠脉传续:万口老窖池,新酒再续香“天益老号”酒坊,不断代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酿酒窖池之一。窖池建造于南北朝时期南齐永明五年(公元487年),是中国白酒不断代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酿酒窖池之一,至今已传承超过1500年。绵竹产区30年以上窖龄的窖池达1.46万口,而明清遗存至今连续使用的古窖池更是多达695口,面积达6万平方米,规模之巨在全行业绝无仅有。

● 风味层面:美在风味

绵竹产区呈现“芳香浓郁、纯正典雅、醇厚绵柔、甘冽净爽、余香悠长、香味谐调、酒体丰满圆润”多粮浓香风味特点,是由古窖池、陶坛储存和多粮配比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绵竹产区白酒的独特风味。

古窖池是绵竹产区醇厚绵柔风味生成的关键古窖池是绵竹产区的精华所在,是醇厚绵柔的核心因素。“天益老号”酒坊,地下窖池建造于南北朝时期南齐永明五年(公元487年),是中国白酒不断代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酿酒窖池之一,至今已传承超过1500年。古窖池的有益微生菌群,所富集的微生物在千百年酿酒过程中得到了驯化和繁殖,古窖池的固态发酵过程是绵竹产区特色香味物质的生成过程。

陶坛储存是绵竹产区丰满圆润风味凸显的命门陶坛储存是中国白酒老熟的上佳存贮容器。陶坛具有多微孔网状结构、极大的表面积和含有微量金属离子,对白酒贮存具有氧化、吸附和催化作用。有助于减少白酒中的刺激性物质,使酒体更加柔和,口感更加细腻。随着时间的推移,陶坛储存的白酒逐渐稳定,酒中的陈香成分愈发突出,滋味变得悠美、绵柔,自然而然地散发出幽雅细腻的香味。

多粮配比是绵竹产区香味协调的核心糯米的细腻,大米的甘冽,小麦的清爽,红粱的纯正,玉米的丰满。不同的粮食具有不同的风味特点和口感,通过合理的配比,可以充分发挥各种粮食的优势,使得酿造出的白酒口感更加丰富、层次更加分明。

优质的粮食富含淀粉和多种微量元素,在古老窖群多种自然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糖化、发酵、酯化生香,这些香味物质相互融合,形成了绵竹酒独特的香味协调特色。

● 优粮层面:美在优粮

优质五谷原粮因其独特的品质和营养价值,成为绵竹酒酿造的最佳原料。

茂林修竹,沃野千里“绵水之滨,茂林修竹”,这便是诗意之城绵竹的起源。扼守成都平原北大门,位于青藏高原与成都平原过渡地带的绵竹,冲洪积物质堆积形成了千里沃野。绵竹的土壤多为基岩风化物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构成,肥沃且有机质含量高,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黄金气候,温润福地绵竹坐落于北纬30度的黄金酿酒带与四川著名的U型美酒带之巅,此地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宛如天然温室,滋养万物生长,为多种农作物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

绵竹的土壤以弱酸性的黄黏土为主,微酸性土壤占比近70%,质地细腻,粘度适宜,pH值稳定在6至7之间,极利于微生物的活跃与作物的健康生长。

天府粮仓,五谷原粮绵竹素有“天府粮仓”之称,盛产优质的高粱、小麦等作物。其中,金糯272酿造高粱,总淀粉含量73.02%,支链淀粉含量71.77%,粗脂肪含量3.78%,单宁含量1.71%,是绵竹酒的最佳粮选;小麦,总淀粉含量超过56%,蛋白质含量达14%,营养丰富、易糊化,且出酒率高,成为绵竹酒酿造中的最佳配料。

● 格局层面:美在集群

绵竹产区集群式发展,离不开剑南春为首的龙头企业引领带动,同时精品酒庄和小巨人也为产区集群发展带来新的活力,而原酒产能未来有望成为产区集群发展的关键竞争要素。

龙头引领,集群发展绵竹产区形成以剑南春为引领的“1+5+N”产业集群。2023年,以剑南春为代表的绵竹白酒企业成绩突出,全市实现产值同比增长13.7%,营收同比增长15.1%,利税同比增长22%。

剑南春、绵竹酒业集团等代表性企业领航前行,以东圣、杜甫、丰淳等骨干企业为支撑的“1+5+N”的强劲产业集群已然形成,加速了“六朵金花”之一的剑南春、“十朵小金花”之一的金雁,四川原酒生产二十强之一的东圣,杜甫酒业、剑西酒业等品牌对产区的集群效应。

精品酒庄+小巨人,强而美精品酒庄是绵竹产区发展重要阵地,白酒文化殿堂“剑南春酒庄”惊艳亮相,名酒、名镇、名街、名庄,正在成为“酒乡画境·美丽绵竹”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最重要的旅游品牌;小而美特色突围是小巨人企业发展关键,绵竹产区内的小巨人企业应立足产区公共资产同时强化自身特色引领,构建自身小而美的竞争优势。

原酒大户,产能重地绵竹产区年产高品质白酒近20万千升。目前绵竹市现有白酒企业59家,其中规模以上18家,年产优质白酒近20万千升。白酒产值从2019年的191.5亿元增至2022年260亿元,年均增长12%。

未来规模的竞争也是产能的竞争和原酒的竞争。谁拥有主导性的高品质原酒,谁有望在集群发展中获得更多受益。谁成为原酒大户,谁有望在产区发展红利期获得更多份额。

● 品牌层面:美在品牌

绵竹产区聚焦于品牌与产区的深度融合,强化品牌形象、提升产区知名度,实现品牌与产区的协同发展,打造中国三大高品质浓香产区,构建世界级一流产区目标。

品牌产区化:龙头品牌对产区引领绵竹产区的龙头品牌剑南春有责任和义务做大产区和推广产区。剑南春作为绵竹产区的龙头品牌,有责任和义务做大产区同时推广产区,将产区蛋糕进一步做大,实现品牌对产区的拉动效应,进一步也会带动龙头品牌新一轮发展,也应将品牌与产区强关联,强绑定,共发展,形成剑南春与产区的等价效应,形成品牌产区化发展的良性生态。

产区品牌化:集群效应的彰显绵竹产区构建品牌矩阵,形成品牌集群的联动发展。产区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人文、地理、民俗、风情等要素,是白酒耐以生存的历史文化土壤,是白酒品牌集群地。

绵竹产区组建了酒类产业发展局、白酒研究中心、编制了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系列支持政策、创建了首批四川省优质白酒产业园区、成立了绵竹酒业集团。

绵竹产区汇聚了18多家规模以上白酒品牌,共同构建起强大的品牌矩阵,在推广自身品牌的同时,各酒企积极宣传绵竹产区,合力打造产区品牌集群,强化产区的整体形象,打造国家级名酒基地。

品牌产区一体化:共创世界级产区绵竹产区的品牌与产区是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绵竹产区与酒企品牌相互依存,共同成长,通过一体化战略,实现品牌与产区的双向赋能。

立足于“中国美酒名城”与“世界美酒产区”的双重荣誉,剑南春品牌与绵竹产区携手,打造中国高品质浓香核心三大产区之一,打造世界级超级产区,国际化一流产区,共同塑造中国白酒的国际形象,向世界展示中国酒文化的独特魅力。

● 聚合层面:美美与共

通过政府协会引领、品牌宣销一体、产业组团协同的战略方向,打造组织化、常态化、公益化、论坛化和品牌化的发展路径,实现产区内部企业的和谐共生与协同发展,在国内外市场上树立起高品质浓香产区形象,推动整个产区走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组织化:龙头引领,抱团发展依托剑南春的龙头作用,构建“1+5+N”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区内企业的抱团发展,共同提升产区的核心竞争力。在组织化发展中,注重品质保证与特色创新,树立高品质浓香产区的独特品牌形象。

常态化:互学互进,深化产业交流产业走访与经验分享,建立常态化的产业走访机制,鼓励企业间的学习交流,促进技术进步与管理经验的共享。通过常态化的学习与交流,推动企业持续创新,提高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

公益化:产区全国行,扩大产区影响力通过产区全国行等活动,结合公益项目,提升产区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将社会责任融入产区推广之中,塑造负责任、有温度的品牌形象,增强消费者的情感认同。

论坛化:国际视野下的产区对话标准化与规律化运作,将产区的国际峰会、风土大会或文化节等活动,打造成标准化、规律化的品牌活动,提升国际影响力。

● 创新层面,美在创新

通过数智创新赋能、风土创新赋能、营销创新赋能、酒旅创新赋能四大创新赋能策略,产区不仅能在产品品质、市场营销、消费者体验等方面实现突破,还能在数字化转型、文化传承与创新、旅游产业链构建等多个维度上,开创产区发展的新局面,从而驱动未来的持续增长。

数智创新赋能:品质革命与智慧转型其一,绵竹产区新质生产力的塑造。将传统酿酒工艺与现代科研技术深度融合,不断追求品质的极致,取得了一系列科研领域的显著成果;其二,绵竹产区科技与创新的酿造。通过解读白酒酿造背后的化学、生物、物理机制,并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酿造工艺与技术的革新;其三,绵竹产区的数字化转型的引领。剑南春不仅实现了从传统酒企到生态酒企的转型,更进一步迈向“智慧酒企”的新阶段。

风土创新赋能:品质的科学化与科普化表达绵竹产区的风土科普化表达:将风土条件的科学知识普及给消费者,通过风味的消费化表达,让消费者理解并欣赏高品质浓香的独特魅力;绵竹产区的风味消费化表达:通过创新的营销手法,将复杂的专业风味描述转化为消费者易于理解的语言,增强产品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绵竹产区的高品质浓香表达:通过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原料选择,打造出具有独特风味和品质的产品,树立绵竹产区高品质浓香形象。

营销创新赋能:后电商时代营销升级与C端连接抓住后电商时代,为产区创新营销赋能,实现与消费者的深度连接。开展多元化渠道拓展,通过线上电商平台、社交媒体营销、直播带货等新兴渠道,结合线下体验店和专卖店,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

酒旅创新赋能:文化与旅游的深度结合把客人请进来,通过“吃、住、行、游、娱、购”打造酒旅融合的沉浸式体验,实现对传统渠道餐饮、流通、商超不能满足多元化场景需求的满足。把客人留下来,通过“酒、游、居”三方位打造酒文融合的深度体验,建立品牌文化传承路径。

每个产区都有其独特之美,通过“人文之美、风土之美、技艺之美、风味之美、优粮之美、格局之美、品牌之美、聚合之美、创新之美,”九大维度的系统性剖析,我们得以从更广阔的视角理解绵竹产区的综合价值及其独特魅力,这不仅是绵竹产区的亮丽名片,更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在绵竹产区构建中国高品质浓香三大核心产区之一的进程中,如何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构建产业集群是绵竹产区未来发展的重要命题。如何深度挖掘风土特性进行深度解读,则是另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如何融合一、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亦是绵竹产区面临的新课题。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这些命题的答案,相信绵竹产区将能够持续保持其独特的魅力与竞争力,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绵竹产区发展五大建议

针对绵竹产区未来的战略规划,笔者提出了五大前瞻性建议,旨在推动产区向世界名酒产区的转型与升级,为绵竹产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系统的指导思路。

● 中国白酒产区需要系统化营销升级

龙头带动效应,任何一个产区都要有龙头的这个带动,绵竹产区以“剑南春”为龙头品牌,带动整个产区的发展;

资金推动发展,通过融资赋能,推动产区资本化发展,构建产区的影响力,推动产业升级和市场拓展;

产地风土条件,深度挖掘产区独特的特性,独特的气候、独特的地理环境、独特的原粮这是酿造优质白酒不可或缺的基础,是产出世界名酒的前提;

标准化的建立,建立和完善行业标准、风土标准、质量标准、酿造标准,引导产区健康发展为产区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市场保障;

文化根基传承,通过挖掘传播产区的文化故事,可以增强品牌的情感连接,塑造产区的独特形象,为酒旅融合做好准备。

除了上述要素外,产区还应该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团队的建设。定期组织系统培训,如产区员工的技能升级、创新思维和新营销策略的学习、职业经理人的进阶培训等,能够不断提升团队的专业能力和市场敏感度,为产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 打造超级产区公共品牌

在构建产区的公共品牌方面,卓鹏战略提出“超级产区=超级品类+超级龙头+超级产品”的产区品牌战略,该战略强调产区必须具备品牌意识、品牌理念以及品牌价值。这一公式揭示了世界级产区成功的关键要素,不仅适用于波尔多等享誉全球的葡萄酒产区,同样适用于中国白酒产区的升级。

以波尔多产区为例,其超级品类是名酒庄的葡萄酒,超级龙头包括拉菲、拉图等一级名酒庄,以及众多二级名酒庄,超级产品是拉菲、拉图等名庄出品的优质葡萄酒。

同样茅台镇的超级品类为酱香型白酒,超级龙头为茅台集团,而超级产品则是其代表性产品飞天茅台。超级品类制造需求,超级龙头带动需求,超级产品满足需求,因此对于绵竹产区而言,也需要解决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构建自身的战略位置,并打造具有独特价值的品牌。

● 三产联合扶持龙头与中坚企业

通过三维联合体模式解决区域公共品牌市场化难题。由政府或协会牵头,联合绵竹企业和基地合作社,可以共同成立产区投资平台公司。相关方以股份合作方式入资该公司,采取公司化运作,共同维护市场、经营市场,共同发展。同时扶持产区龙头企业,扶持精品酒庄品牌与中坚力量。

政府/协会端,应制定有利于产区发展的政策,建立健全的行业标准体系,加强市场监管,统一管理和授权使用产区公共品牌,确保品牌形象的一致性和高标准,推动产区的品牌健康发展;

品牌企业端,龙头企业应发挥其市场影响力,与上下游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共享销售渠道资源,积极参与公共品牌的推广和维护工作,提升整体市场竞争力;

原粮基地端,基地合作社负责将分散的小农户组织起来,形成规模化生产基地,推行标准化生产流程,确保产品品质稳定,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保证每一批产品的质量达到行业标准。

● 酒旅融合+酒文融合满足消费体验

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酒旅融合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与使命,是产区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新举措。通过构建“吃、住、行、游、娱、购”六大维度的沉浸式体验,打造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旅游模式,旨在将消费者从简单的观光客转变为深度体验者,让消费者在享受美好时光的同时,建立起与产区品牌之间的情感联系,成为品牌故事的传播者

另外采取“酒、游、居”深度绑定的策略,通过将酒文化与旅游体验、居住环境有机结合,产区打造了一系列精品旅游线路构建产区独特的文化标识。通过系统化构建品牌体验,深度绑定酒、游、居三大元素,从物质消费到精神享受的转变,为产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 打造超级IP,推广新风土运动

推广新风土运动,是产区品牌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产区的发展,要深入挖掘绵竹产区的独特元素和文化内核,打造推广新风土运动超级IP,形成具有长期生命力和价值的产区符号。绵竹产区应持续打造四川国际美酒博览会、绵竹产区文化节、绵竹产区风土大会等超级IP,把绵竹产区推向消费、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绵竹产区具有美在人文、美在风土、美在技艺、美在风味、美在优粮、美在格局、美在品牌、美在聚合、美在创新九大美学,构成了产区核心的竞争力体系,为绵竹产区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