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关键之年,特色陇酒如何奔向百亿?|产区行记⑨

行至关键之年,特色陇酒如何奔向百亿?|产区行记⑨
2024年06月27日 11:24 云酒头条

陇酒需要激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陇上风采”,

发扬其中华老字号、稀有商标和4A级景区等优势,

开辟出一条连接历史与未来、传统与创新的“陇酒之路”。

出品丨云酒头条

酒文化、酒产业乃至酒类商业关乎着一个地方的经济、文化、礼仪及其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构建,是促进一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酵母”和动力源。

作为全省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富民支柱产业的陇酒,更是如此。

2019年,甘肃省商务厅为贯彻落实省委政府培育百亿陇酒产业决策部署,发挥陇酒产业优势,出台了《培育百亿陇酒产业促销提升行动方案》,力争“十四五”末,陇酒销售总额突破100亿元

据公开信息,去年,甘肃省注册酒类生产企业187家,已培育出金徽、红川、滨河、汉武、古河州、崆峒、皇台、莫高、紫轩、祁连、国风、红太阳等一批知名陇酒企业。2023年,陇酒总销售额突破70亿元。

眼下,陇酒走到了实现百亿目标的关键之年,陇酒产业现实情况究竟如何,2025年能否实现目标?今年5月,云酒传媒创新中国行团队走进甘肃,对甘肃酒企与消费市场展开深入调研。

调研发现,甘肃这片地大物博的土地上,酒体所呈现出的特点尤为独特,特色差异化极为明显——中华老字号、稀有商标和4A级景区,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或将成为这些酒企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华老字号历久弥新

中华老字号是中国工商业发展历史中孕育的“金字招牌”,也代表着一个企业的文化积淀,在甘肃,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的酒企有金徽酒、红川酒业、滨河酒业、柳湖春酒业等,且很多都是1951年建厂,发展历史悠久,持续生产至今。

截至目前,甘肃共有6家中华老字号酒企

其中,金徽酒在1995年获得由国家国内贸易部颁发的中华老字号荣誉称号,并在2023年通过中华老字号复核。

红川酒业则在2006年12月4日,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酿酒企业。经过多年发展,红川酒业已经成为西北地区有名的白酒企业,占地面积达20万平方米,年产纯粮原浆酒6000余吨,并先后入选为“中国酒业生产企业100强”与“中国酒业品牌价值200强”。

位于河西走廊中段的滨河集团成立于1984年,核心产业为白酒和葡萄酒,年生产能力均为1万吨。集团旗下的滨河九粮酒业公司为“中华老字号企业”,“滨河”“滨河九粮液”“滨河九粮春”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

始建于1951年、坐落在崆峒山脚下平凉市新世纪柳湖春酒业有限公司(下称柳湖春酒厂)在2003年由新世纪集团收购重组,随后便在平凉市二十里铺工业园区建设新厂区,使“崆峒酒”这一历史悠久的古老品牌得以赓续传承,焕发新活力。2011年,“崆峒酒”被国家商务部评为“中华老字号”。

崆峒酒作为平凉本土酒,其溯源脉络传承远黄帝问道“汤液醪醴”,延续至宋代老烧酒,直至明代蒸馏酒工艺的广泛应用。在当时,柳湖春与陇南春、彭阳春、丝路春并称为“甘肃酒界四大春”而风靡全省。

从品牌传承来看,拥有中华老字号商标,是对悠久历史和传统工艺的认可。酒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酿造经验、独特的技艺以及良好的声誉,能够历经岁月的考验并传承至今。

老字号酒企不仅代表着品牌的历史与底蕴,更是中华酒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和独特的民族特色。陇酒企业在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确保品牌的持续发展和活力

这些老字号酒企通过传承和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将甘肃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融入酒品之中,使其不仅成为美酒的象征,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为中华酒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

手握稀有商标的小而美酒企

穿过戈壁风蚀地貌,跨越荒无人烟之地,敦煌市国营阳关林场的“敦煌酒庄”四个字赫然入目。

这是一家再普通不过的酒厂。十几个品种的葡萄,在成熟时期召集几十号农户前去采摘,再以最快的速度将葡萄运至酒厂,人工去梗、筛选……生产规模不过100吨左右。

然而正是这样一家小小的酒厂,手握着敦煌葡萄酒“莫高窟”商标。

1998年,酒厂主人钟学军买断敦煌国营酒厂,并接手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莫高窟商标,紧接着注册成立了敦煌市葡萄酒业有限公司。

“曾有人以百万高价想让我转让莫高窟商标”,谈及此事,钟学军的表情变得严肃,“我是敦煌人,莫高窟这个品牌对我意义重大,怎么可以轻易让人。”

一路向东行,祁连葡萄酒“祁连传奇”商标;柳湖春酒业“崆峒酒”商标;莫高葡萄酒“莫高”商标;扎尕那青稞酒“扎尕那”商标等。这些商标或为地名、景区名,在当地已是司空见惯。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从祁连山脉的巍峨雪山,到河西走廊的绿洲田园;从黄河的滚滚波涛,到敦煌的千佛洞窟;从莫高窟的千年壁画,到嘉峪关的雄伟关隘;从兰州的黄河文化,到张掖的丹霞地貌,“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甘肃文化源远流长,有太多故事可以讲。

祁连山脉

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既可以合理、充分地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地理遗产,又可以有效地保护优质特色产品和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增强消费者对品牌认可度,提升美誉度

在业内看来,商标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酒企需要文化营销,打造品牌IP,因此必须储备一定量的商标。这不仅可以保护既有品牌资产,还有利于延伸和开发新的品牌资产。稀有商标的注册和使用,也反映了酒企的市场策略和定位。通过选择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的商标,企业可以更加明确地传达自己的品牌理念和价值观,吸引目标消费者

坐落在4A级景区的陇酒

三大高原在这柄”玉如意“里交汇,囊括除海洋以外的所有地貌。

得益于甘肃丰富的地理气候,很多企业借助当地优势,打造出4A级观光景区,如金徽酒厂、滨河酒厂、汉武酒厂、莫高葡萄酒厂、紫轩葡萄酒厂等。另外,古河州的牡丹极富盛名,已连续举办二十届牡丹文化节,也成为独具特色的IP。

酒企坐落于4A级景区,这一布局无疑是极具创新和远见的举措。不仅为企业自身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对本地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为酒文旅的融合发展树立了典范。

“这件是建厂时,从地里挖出来的;这件是很多年前我从附近居民手中花了5元钱买过来的……”古河州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总工、工会主席朱海山热情地向云酒头条介绍着各式陶器,在他的讲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手工艺人认真雕琢的神态,这些陶器也不再是简单的一个物品,而是对文化的无声传承。

行业的发展,从来不是一个单位、一个企业能够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整个产区和主要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努力

有行业专家曾提到,“过去的陇酒或缺乏品牌意识和高品质意识”。白酒讲历史,葡萄酒讲地理,陇酒企业众多,但各有各的品牌,形不成陇酒品牌、产业化,导致产业力量薄弱,地产酒没有名牌效应。尤其缺少酒文化故事,资金在全国营销上投入少,市场缺乏动力和持续性。

但如今的陇酒,正探索其特色发展之路。比如刚刚承办“云尚崆峒 乐购618”第六届崆峒黄酒节暨农特产品展销活动的崆峒酒业,正紧紧围绕集团公司《2024年发展纲要》提出的“市场营销饱和化”总体要求,借助“五一、端午节”等节庆活动,积极抢抓终端市场旺销机遇,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产品“动销开瓶率”,扩大品牌影响力,助力“夯实营销基础”,切实推进市场营销提质增效;

再比如滨河、汉武、皇台、紫轩、红太阳酒业、扎尕那青稞酒等,或在巩固自身品牌、文化、地域等优势,或在寻求新的差异化增长点……

在陇酒的发展之路上,尽管面临甘肃市场容量有限、省内市场半径较长、外埠市场拓展压力大、企业内部运营水平亟待提升等挑战,但这些都是考验陇酒能否坚韧前行的试金石。可以确定的是,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畏缩不前,绝非陇酒长久繁荣的出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