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双方的激烈争执,
既反映出浏阳河品牌仍具价值,
也提醒着广大酒企仍需重视和完善治理结构。
自去年11月见诸行业的浏阳河“抢公章”风波,还在持续发酵,但仍无定论。
近日,原湖南浏阳河酒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浏阳河酒业”)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刘伟文带领的浏阳河酒新团队宣布,公司各项工作已全面正常开启,并且装修了新办公室、组建了几十人的队伍,以浏阳河酒业的名义开展工作。
e公司消息显示,在去年“公章争夺战”中拿到公章的一方,即浏阳河酒业狱中大股东彭潮的授权代表(下称彭潮一方),以及浏阳河酒业代总经理刘毛平、总经理助理何小东等人,因拥有公章并掌控着浏阳河酒的银行账户和当前的生产销售,近半年来同样动作不断,年初还曾宣布推出多款浏阳河新品酒。
两个“浏阳河团队”各自运营,且互不承认,品牌归属也尚无定论。曾经的湖南名酒浏阳河,如今却以这样的方式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引发行业唏嘘与更多思考。
█“公章大战”何时休?
浏阳河“抢公章”风波被行业所熟知,是2023年11月。
彼时,浏阳河酒业公司官网发布公告,称“何小东带领一伙不明身份、穿着保安制服的社会无业人员强行进入公司办公地,刘毛平以彭潮先生授权的名义代为行使大股东权利,后通过强行开锁的方式抢夺走公司印章证照,目前公司已报警处理”。
此后,双方矛盾在长达半年的撕扯中,愈演愈烈。
天眼查显示,目前湖南浏阳河酒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仍为彭潮,持股比例为58.3756%。其余机构股权占比分别为高新创投15.5279%、中金佳泰12.6904%、上海宝聿6.9129%、深圳架桥2.5546%、苏州农发展2.5381%、南通中南1.0152%、新疆嘉德0.3853%。
从目前的股权结构来看,之所以会发生这场闹剧,起源则要追溯到十多年前。
2011年,浏阳河通过资本动作,引入湖南高新创投集团、中金国际、上海宝聿等多家投资机构10亿元战略资本,并签订了对赌协议。
根据对赌协议,持股占比58.3756%的大股东彭潮和浏阳河酒业共同承诺:2012-2014年的销售收入分别不低于12亿元、16亿元、22亿元,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亿元、4.2亿元、6亿元,若未达到,控股股东价格低于部分的差价折合成相应股份补偿给PE机构投资者。
前述当事方之一的刘伟文,便是上海宝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并从2022年开始担任浏阳河酒业常务副总经理、财务总监。
现实是,浏阳河酒业2012年、2013年的营收分别为1.69亿元、2.15亿元,净利润分别只有126.56万元和1298.82万元,与上述目标相距甚远。
根据前述对赌协议,到2015年,浏阳河酒业大股东彭潮须同意将其持有的公司3484.849万元出资(股权)(约占其本人持股比例的50%)出质给公司全体出资机构股东及其共同投资人。同年,临时股东会议将彭潮所持浏阳河股权调减为10%,并且不能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只担任名义上的法人和董事长。
然而,因彭潮所持股权被各类债权人轮候冻结,各投资机构没有实现对彭潮所持股权变更。因此到今天,彭潮仍为浏阳河酒业实际的大股东。
如今双方争夺公章,看似是实控权之争,但刘伟文认为,该事件还有另一个原因,“他们不只是想趁乱把公司控制权夺回去,还想制造时间差,阻止针对浏阳河酒1.82亿元资金诈骗案件调查”。
《证券时报》相关资料显示,双方的分歧便与刘伟文提到的这起诈骗案件有关。刘伟文称,“2023年9月12日,我发现彭潮团伙有1.82亿元犯罪行为,后向公安机关报案并获得受理。另外,彭潮团伙一直在大肆以彭潮身边人名义,仿冒浏阳河酒品牌制造、销售假酒,造成公司销售额急剧下滑。”在他看来,是自己上任后采取的一系列动作,导致了彭潮一方不满,进而抢夺公章,试图撤案。
彭潮一方对此予以否认。刘毛平表示,拿回公章和公司经营主导权,是新一届董事会的决议。董事会之所以解聘刘伟文,是因为他在经营期间,造成公司管理混乱,业绩下滑。“他把湖南这边的业务全部终止,把所有业务平移到四川,用自己的人去占领这些业务板块和区域。”
就在2023年9月18日,浏阳河酒业第二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定解聘刘伟文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职务;指定相关人员管理公司公章;对浏阳河酒业近一年财务进行审计等。
刘伟文则表示,因程序不合规等原因,对该决议的效力不予认可。对上述相关决议有效性的分歧,导致了当前的僵持局面。
值得关注的是,彭潮个人已深陷多起司法纠纷。2022年9月22日,彭潮因犯贷款诈骗罪,被甘肃武威中院判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彭潮上诉后,甘肃高院于2023年8月23日裁定维持原判,目前已入狱服刑;根据《公司法》相关规定,已被判刑的彭潮,已不得担任公司董监高职务,何小东和刘毛平则是在武威中院裁定后,获得彭潮委托。对此,刘伟文认为彭潮已丧失股东身份,其委托不具备合法性。这也是双方争议的焦点。
█昔日湖南名酒,在混乱中失控
一条名河、一首名歌、一瓶美酒……浏阳河是名副其实的“红色品牌”,也一度是湘酒板块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浏阳河酒业有着悠久的酿造历史。资料显示,早在明代,浏阳民间就有了用小曲(又称米曲、药曲)酿造烧酒的习俗;清初,浏阳美酒以色香味俱佳而闻名于湘中东部;到了民国时期,浏阳已成为全省22个重要产酒县之一。
1956年国营浏阳县酒厂正式成立,后来浏阳县改县为市,浏阳县酒厂更名为“浏阳市酒厂”。
浏阳河采纳浏阳地区古老的酿酒方法和传统工艺,保留生产了“浏阳河小曲酒”。80年代初,工厂再次改进浏阳河小曲酒的酿造工艺,用高粱代替以前以大米为主的原料,将香型转化为米香型,转化后酒体风格更加典型突出。在1984年、1989年连续两届全国评酒会上,浏阳河小曲酒荣获国家优质白酒银奖,广受好评。
市场经济后,浏阳河遇到发展问题。
浏阳河酒业自此走上了OEM的贴牌之路,在“五粮液”头部名酒的品牌加持下,浏阳河扭转颓势,迎来高速发展。
据官网资料,2001年,浏阳河酒荣获湖南著名商标;2005年,公司赞助“超级女声”,启用何洁等5位“超女歌手”联袂打造浏阳河酒2006年春节贺岁广告;2006年,5位歌手再度为浏阳河酒代言,同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名酒品质积淀、品牌高举高打,浏阳河一举坐上湖南“酒王”的位置,红极一时。2000-2009年适逢酒业“黄金十年”,浏阳河趁势加速增长,2006年营收一度超过20亿元。
在此之际,浏阳河酒业开始谋求上市。
成于贴牌,也溃于贴牌。
OEM模式为浏阳河带来了巨大的成功,但一时的狂飙掩盖了潜藏的危机。2007年,浏阳河与五粮液贴牌合作到期,在向上发展的关键时刻,浏阳河遭遇基酒供应链短缺的困境,最终决定自建生产基地,并与四川其他酒厂合作。
但随后沉重的资金投入、品质下滑等问题,开始拖累浏阳河的继续发展。
与此同时,浏阳河酒业的上市之路同样一波三折。
2009年3月,浏阳河酒业与通葡股份签署股权收购协议,拟通过取得控股地位再注入资产的方式上市;2013年12月,大元股份宣布重大事项重组,拟20亿元收购浏阳河酒业;2014年4月,浏阳河酒业拟与皇台酒业合作,皇台酒业以现金方式向浏阳河增资……三次借壳上市,均以失败告终。
在产品问题、管理问题、经营问题等的持续冲击下,浏阳河酒业步步跌落,经营失控持续了十多年。
█民营酒企如何避免此类事件?
类似浏阳河“抢公章”事件,在国内民营企业的经营中并不少见。例如,2020年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抢公章;同年,时任比特大陆的法人代表詹克团与另一位创始人抢营业执照等。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公司发生合伙人分歧、家族企业感情破裂、股权变更、治理结构变化、产权继承纠纷时,牵扯到利益问题。
而这背后,都与公司在治理结构上的不合理相关。
例如,在这些抢公章事件中,往往反映出公司内部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大股东或创始人可能拥有过大的决策权,而其他股东或管理层难以对其形成有效制约。同时在一些民营企业中,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独立性不足,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
换言之,维持公司的长期正常经营,必须要完善治理结构,明确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责和权限,形成制衡,建立健全的法律合规体系,加强内部法律风险管理等。
针对抢公章一类事件,《法制日报》曾撰文分析,正在修订的公司法草案三审稿以及刑法修正案(十二)已经在此方面进行了修改,这将进一步加强股东权利保护、进一步强化对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规范,让民营企业内部的违法违规行为得以被及时规制。
如何让公司股东或管理层在发生内部纠纷时秉持公司法精神,依法依章理性解决,而非通过“武斗”行为,让本已裂痕重重的关系更加不可弥合,如此问题势必在修订后的相关法律制度下得到进一步解决。
文章进一步分析认为,掌握公章控制权确实能够暂时性阻碍他人行使公司决策、影响公司治理的效果。但掌握公章并非意味着掌握了公司的管理权,公司管理还涉及法律规定、公司章程、股东协议等一整套的制度约束。
这也提醒着广大酒类企业,此种情形本身是有法可依,企业管理者重视内部管理的同时,也要熟悉法律法规,依法行使权力,提前预判和化解风险。
回到浏阳河,从某种角度而言,当前双方的激烈争执,也反映出浏阳河品牌仍具价值。一个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与品牌价值的知名老品牌,却在近十多年的内耗中走向失速,无疑是十分可惜的。
“近三年湘酒发展欣欣向荣,包括浏阳河酒业在内,虽然有股权之争,但品牌授权在省外还是做得很好的。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公司内部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有湖南酒业协会相关人士如是说。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