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白酒企业都在抢占大众市场|云观春糖⑥

这些白酒企业都在抢占大众市场|云观春糖⑥
2025年04月04日 10:44 云酒头条

大众消费已经成为新风口,

大众消费价格带的

竞争力、下沉市场的潜力均已经显现。

文丨唐洪涛

今年春季糖酒会,一些消费风向已经悄然转变。

从洋河海之蓝升级并推出洋河高线光瓶酒,到郎酒官宣郎牌郎酒焕新升级、仰韶推出光瓶酒新品,无不宣告大众酒市场热度不减

与此同时,一些酒企的市场策略也在悄然生变:或构建全链路运营体系,实现渠道下沉,深耕大众市场,或推出多种合作模式,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市场触角从县城一路延伸至乡镇、山区。

春糖向来被视为行业的风向标。大众产品、大众市场在本届春糖的热度陡升,预示着大众消费已经成为新风口。

█ 

回来了,大众产品重获青睐

“消费正在回归理性,大众产品重获青睐。”

3月25日,春糖开幕首日,红星便收获了众多意向客户,其中不乏此前经销老村长、龙江家园等大众品牌的经销商。对此,红星相关负责人孙先生向云酒头条分析了其中原因:一是如今的消费者回归理性,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二是红星作为老百姓饭桌上的口粮酒,向来主打纯粮酿造、大众消费,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

与红星有相同感受的品牌还有很多,且纷纷在春糖期间加强了大众产品的布局。

3月22日,作为洋河“大众战略”的一体两面,洋河海之蓝第七代与洋河高线光瓶酒同时亮相。前者定位为“百元价格带王者”,巩固百元价格带护城河;后者集“名酒品质、光瓶便利、亲民价格”三位一体,以极致性价比成为洋河渗透下沉市场的锋利尖刀。

3月24日,仰韶推出了为年轻消费群体量身定制的光瓶酒新品,重构光瓶酒的价值体系:品质方面,依托品牌工艺积淀,确保产品品质比肩名酒标准;价格方面,精准匹配大众消费需求,降低消费门槛,让年轻群体既能享受名酒级品质体验,又无需承担高昂成本。

3月25日,在郎酒庄园三品节上,素有“普郎”之称的郎牌郎完成焕新升级,重新定位为酱香郎酒产品基座,在为高端产品提供有力支撑的同时,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高品质酱香酒的日常消费需求。

类似动作还有很多:3月20日,古井贡酒战略新品古井贡酒·第八代和古井贡酒·老瓷贡在春糖酒店展亮相,布局大众价位段;3月24日,全兴启动全兴大曲光瓶的全国化招商工作,全面夯实百元下的高线光瓶产品……

上述动作意味着什么呢?

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知趣咨询总经理蔡学飞认为,随着消费者理性饮酒意识增强,去掉包装、喝好酒成为新趋势。此外,光瓶酒本身消费人群广、消费频次高,场景更加多元,适应性也更强,在目前行业调整周期下具有一定刚需性,于是,企业、商户与消费者共同带动了光瓶酒的走热。

蔡学飞此言非虚。当下,新消费浪潮已经扑面而来,消费人群年轻化、消费决策理性化、健康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特别是随着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市场需求正发生结构性变化——消费者既要喝得实惠,更要喝得有文化、有品位。消费风向的变化要求各品牌及时调整,适应消费需求,贴近年轻消费者,拿出更具性价比、质价比的产品。与此同时,在存量竞争与消费分化并行的背景下,企业亟须通过产品、渠道、品牌的多维创新寻找增量。

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在糖酒会这一重要节点,大众产品发布潮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 

下沉,再下沉

与大众消费产品纷纷面世形成呼应的,是酒企创新打造的下沉市场战略。

与传统白酒“厂家-经销商-二批商-终端网点-消费者”的长链条路径不同,老名酒宋河宣布“回来了”的同时,致力于渠道创新,构建了一套“酒厂-酒仓-终端-消费者”的全链路运营体系,依托数字酒仓、渠道下沉等举措,深耕大众市场,与消费终端实现强链接。

贵州杜康以河南、广东两大根据地为支点,通过“核心市场攻坚+区域策略适配”,快速覆盖湖南、湖北、福建等区域,30余家体验馆形成强力传播矩阵,以点带面,持续推进十倍裂变市场营销网络布局,同时推出产品经销模式、招商联营模式、独家定制模式并行的三大合作模式,因地制宜灵活调整策略,以多元化的合作方式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再如仰韶纵深布局河南市场,进一步细化市场网络;红星奉行扁平化策略,重点市场扁平到县级,甚至远至乡镇以及边远山区……

下沉市场为什么如此受重视?

先看一组数据:

目前我国有1800多个县域,在广袤的县级市场上,有大约7.48亿人口。

约40%的县城家庭年收入税前达10万元以上,储蓄率为38%;13%的家庭年收入税前超过15万元,储蓄率为42%;70%的县域居民拥有房产,58.5%的居民拥有汽车,而且有房一族中近六成没有房贷。

县域经济GDP已经占到全国GDP的38%……

县域经济潜力无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县域商业体系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并肩发力

而当颇具性价比的大众消费产品遇上有力的市场策略,县域等下沉市场将爆发出惊人的潜力。

█ 

300元以下价格带引领未来?

酒企频推大众消费产品、发力下沉市场的背后,是消费趋势的变化。

中国酒业协会在《2024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中提出,2024年1-6月,白酒市场经销商、零售商反馈市场动销最好的价格带前三名分别为300元-500元、100元-300元、100元以下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高端和次高端白酒价格倒挂现象严重。其中,800-1500元价格带的占比达到了32%;500-800元价格带的占比达到了29%;300—500元价格带的占比也达到了22%。

事实上,主攻大众消费价格带的一些品牌已经从中获益:

汾酒2023年以玻汾为代表的“其他酒类”实现收入85.4亿元。到了2024年三季度,这一数据已经涨到86.38亿元;泸州老窖2024上半年以黑盖产品为主的“其他酒类”营收约为16亿,同比增长6.86%;光良酒业2023年销售增长超40%,累计销量突破3亿瓶,至2024年年末整体销售规模达到30亿元,覆盖600多个县级市场;红星二锅头在过去三年销售额和效益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贵州杜康仅用一年时间便实现了逆势增长37%……

也正因如此,从协会到产区到专家,无不呼吁提高对大众产品、大众市场的重视。

在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秦书尧看来,新消费的实质是酒业与新生代建立新型关系,从渠道到场景,再到传播平台的表达方式,都应该顺应趋势,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创新求变,构建行业新生态

例如,在2025春季“名酒之光”主题展期间,酱酒核心产区仁怀即提出,将积极响应“促消费”政策号召,推动酱酒产品在价位上回归理性,提高质价比,在中端和大众产品上发力。

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和君咨询酒水事业部总经理李振江认为:“100-300元价格段仍是增长核心,2025年至少扩容20%。”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