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养老“三支柱”体系的第三支柱之一,个人养老金产品自2022年11月在36个城市启动试点工作以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今年1月,人社保已经表示,下一步将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
大家了解到个人养老金,可能大多数都是因为它能节税。目前个人养老金每年抵税额度上限是12000元,人社部也表示以后会适时调整缴费上限。购买个人养老金的投资收益不征税,退休时再按3%税率征税。
这篇文章主要将分三个部分,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个人养老金的运行现状:
1、个人养老金市场现状
2、个人养老金产品分布及收益情况
3、个人养老金节税效果分析
一、个人养老金市场现状
发展至今,个人养老金产品种类丰富,包括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养老理财、养老FOF(基金中的基金)和养老储蓄等。试点产品规模合计达到2179亿元人民币。
2022年11月试点的时候,只有几家国有大银行可以销售个人养老金。现在不断在扩充购买渠道。
截至3月1日,共有23 家银行被纳入个人养老金机构名单,22 家银行已开通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业务。
其中,12 家银行已经实现个人养老金储蓄交易、基金交易、保险交易、理财交易四类个人养老金产品交易业务的全面开通。
一些第三方平台也在扩容个人养老金业务,比如支付宝就已经可以代销数十款目标风险基金、目标日期基金以及两款人保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
二、个人养老金产品分布及收益情况
当前个人养老金产品有个人养老金理财、个人养老金基金、个人养老金保险和个人养老储蓄产品。
1、个人养老金理财
截至3月1日,共有11家理财公司被纳入个人养老金机构名单,产品数目增至23款,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累计销售规模超19亿元。
从收益率来看,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比较稳健,自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位于-0.19%-6.00%之间。截至3月1日,23款产品中仅1款产品收益为负,其他产品年化收益均高于2.0%。
2、个人养老金基金
截至2月28日,个人养老金基金规模升至58.22亿元。其中,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工银瑞信基金、中欧基金个人养老金规模位居前五。
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机构数目已达到50家,其中银行、券商、第三方平台分别为19家、24家、7家。
从收益率来看,自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位于-20.3%至4.0%之间,186款产品中只有10款收益为正,收益表现承压。主要是因为个人养老金基金有较大比例投资二级市场,而这两年二级市场始终表现不佳导致。
3、个人养老金保险
前几年试点未获得成功的税延养老保险已全部完成向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的转换。截至3月1日,参与个人养老金的保险公司达到23家,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数目达70款,养老保险累计准备金规模超106亿元。
专属养老保险属于保险产品,收益稳健,不会出现收益为负的情况。但受2023年长端利率低位波动、权益市场表现承压影响,实际结算利率有所下滑。稳健性收益率位于2.1%至4.15%之间,进取型收益率位于3.3%至4.25%之间。
4、个人养老储蓄产品
截至3 月1 日,共有22家银行发行465款个人养老储蓄产品,产品数目占据绝对优势。
从收益率来看,1/2/3/5年期个人养老金储蓄产品平均利率分别为1.92%/2.16%/2.64%/2.79%,均优于一般定期存款利率。
总结一下四种个人养老金产品的类型和预期收益率:
- 养老储蓄产品:收益率略高于银行定存收益,预期收益率大概在2%-3%,风险低,保本。
- 养老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在3%-8%,中低风险水平,不保本。
- 养老目标基金:目标日期基金风险中低风险,预期收益率大概在4%-6%,不保本;目标风险基金风险较高,预期收益率大概在8%-15%,但波动很大,短期可能有亏损风险。
-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稳健型预期收益率大概在3%-5%;进取型收益率大概在4%-6%,均保本。
三、个人养老金节税效果分析
目前个人养老金的节税效果根据年龄、收入区分会有较大的差异。
在《你之前看的个人养老金节税分析,可能都是错的》一文中,为大家详细探讨了个人养老金节税的划算性,并分析了不同年龄段购买个人养老金的优劣。不过文章比较深奥些,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简单来说,文章提供了四张表,分别对应不同基础收益率(0%、3%、5%、15%)下的全年龄段增量年化收益率。
只要你知道税前年收入,就能对应表格,查到自己当前年龄购买不同预期收益率下的个人养老金产品,所能产生的增量年化收益率了。
从节税效果来看,距离退休年龄越近,节税金额能增加的年化收益率就越高,参与价值越高;收入越高的,参与价值也越高。
比如你现在是一位30岁男性,税前收入30万,购买预期收益率5%的个人养老金产品,那么对应的节税金额能增加的年化收益率仅为0.7%。如果你已经50岁了,税前收入也是30万,那么对应的节税金额能增加的年化收益率为2%。
因此,当你在决策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时,应综合考虑个人距离退休年限、资金流动性需求、投资能力以及产品投资能力,不要盲目为了买而买。
如果买了和自己风险承受能力不相匹配的个人养老金产品,节约的那点税可能会让你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