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创作“大阅兵” 申城新人新作展评展演举行

群文创作“大阅兵” 申城新人新作展评展演举行
2024年05月26日 20:49 看看新闻KNEWS

上海市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5月17日至26日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星舞台举行,4个艺术门类,163个群文原创作品同台竞演。这是一年一度的群文创作“大阅兵”,也是全市群文创作人聚首的盛会。

从AI到南极考察,从上海解放到苏州河City Walk,从制造大飞机到关爱老人、年轻人婚恋问题,本届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参演作品题材丰富广泛,关注上海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城市里涌动的人文情怀。

群舞《首飞·倒计时》聚焦国产大型客机首飞前的紧张时刻,用舞蹈的表现力呈现大飞机制造者们立志让“中国制造”腾飞与其志翱翔于天地的情怀。

民族室内乐《行者》书写中华儿女锐意进取、敢为人先、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描绘出一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画卷。

双人故事《危急时刻》通过一次海上救援的惊险故事,展现海上飞行援助队,舍生忘死,坚守“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的精神。

青少年们用活泼和热情描绘了他们的快乐的童年和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群舞《小胖厨的拿手菜》以一群小胖厨烹饪美味佳肴为主线将厨房的热闹与生动搬上舞台,巧妙地将传统民俗文化加以展现,逗趣的表演、生动的舞姿,让人会心一笑。

很多作品还关注都市社会热点问题。小品《假与真》描写独自在上海打拼的儿子怕母亲担心请朋友扮演未婚妻,正巧母亲也请人扮演老伴来安慰儿子,浓浓的亲情隐藏在一句“我挺好的”中。在母子浓浓的情感背后,隐藏着都市老人和大龄青年的婚恋问题。

红色题材将历史照进现实。群舞《国旗和我》讲述了国旗的设计者、上海一家通讯社的职员曾联松设计国旗的故事。

苏州弹词《黎明前夕》讲述杨树浦发电厂地下工作者与工人群众密切配合,前赴后继保卫电厂,迎接胜利曙光的故事。恰逢5月27日是上海解放75周年,创作者和演员们都感到在26日来表演这个节目格外有意义,时光跨越75年在上海解放前夕交汇。

器乐重奏《行·游》旋律温暖,变化丰富,犹如跟着音乐在旅行、思绪随意游走。

民族室内乐《弹歌》将口弦原始纯正的演奏技法结合B-box的表演特点,配合云南怒江傈僳族传统民族器乐的呼应,用其独特、跳跃的节奏感和富有神秘的音色,表现大自然的薄薄生机,展现上海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性。

合唱《蚂蚁之歌》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表达了普通人勤劳勇敢、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你和我一样,每天为生存奔波,怀里带着温热。你和我一样向梦奔赴。”

合唱《小小指尖》由上海市盲童学校和绣球花小合唱团的孩子们呈现,以描述“盲文”为起点,它仿佛盲童孩子们的指路明灯,孩子们通过双手的“指尖”认知世界,身体的残缺并不影响他们感受世间万物,不同的孩子们都用自己的方式在努力生活。视障孩子们纯真无邪的歌声和他们勇于表达自我努力生活的态度,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评委们一致认为,群文创作水平逐年提升,尤其音乐器乐无论从创作还是演奏水平,都在全国属于领先水平。此外,戏剧作品题材广泛、充满时代感,将身边人身边事,社会热点、前沿科技悉数呈现在小小舞台上。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吴鹏宏表示,新人新作展评展演过后,将进一步加强群文创作机制建设,对“优秀群文新作”进一步修改、打磨、提高进行扶持,为冲刺2025年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第二十届“群星奖”提前做好选拔准备。

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是上海群文创作最重要的机制。今年三、四月份,上海首次推出群众文化“创作工作坊”,第一期学员们都是来自一线的创作者和及各区创作指导者和组织者。工作坊邀请了业内知名专家和学者授课,从创作理论到实践指导、多角度、深层次、零距离地指导学员们的创作。五天封闭训练里,上海市群文创作孵化机制扶持项目的作品得到了指导与调整,更涌现出了许多原创优秀新作品。

编辑: 章海燕

责编: 李鹏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