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交织”的长三角

“光影交织”的长三角
2024年06月22日 01:34 看看新闻KNEWS

每到六月,全城观影是上海这座城市最动人的“风景”。不光在“电影之城”上海,苏浙皖的多个城市也能在自己的“家门口”,感受光影的魅力。当大家再次共赴这场文化盛宴时,我们能品出哪些“新味道”;当一体化发展程度日益加深,除了同步观影,长三角的影视产业还能擦出哪些新火花?一起到光影的世界中寻找答案。

“电影之城”上海为何吸引众多首映

开放、多元的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选和国际影片展映,历来受到各方关注。今年包括竞赛片在内,电影节共将展映来自64个国家和地区的461部影片,其中世界首映70部,国际首映48部,亚洲首映81部,中国首映73部,世界首映和国际首映比去年提升25.5%。据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陈果介绍这个数据又创了新高,这也说明了金爵奖的国际影响力是在与日提升。

国际首映,一般是指影片在出品国之外的国家地区首次公映。这表明影片已经在国内完成制作,并在国际上进行首次展示。全球首映,则是指影片在全球范围内的首次公映。这通常意味着影片不仅在国内完成制作,而且首次公开放映是在国际舞台上进行的。在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行业协会秘书长、三角影视摄制服务合作联盟秘书长于志庆看来,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中国历史最悠久也是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这是一个份量很重的电影节,而中国大市场也是越来越多影视作品选择在中国首映的重要原因”。

AI技术如何改变影视制作

走进位于普熙金融广场的展厅,不同于往常黑幕笼罩的影院模样,这里是由“黑科技”打造的梦幻光影世界。整个展厅分为“东方魅力”、“艺术的秘密”、“我和我”、“超自然”四个单元,观影者“破”屏“入”画,以第一视角走进主角世界,沉浸式感知每一幅画面流动的故事、每一个音节蕴含的情感。

人工智能,总是让人畅想无垠。

电影《传说》即将于7月12日在全国上映,电影中用AI技术复原成龙27岁的模样。据说,这个数字人是在二十多个“数字人成龙”中,唯一得到大哥亲自盖章认证的“正版成龙”。

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运营公司副总经理莫亚明表示,光影艺术从来都是跟电影技术的发展是紧密结合,它是个技术性很强的艺术,现如今,AR、VR、人工智能已经同光影深度融合,不断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广受关注的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有一部分就是在他们基地的摄影棚中拍摄的。9个场景、一个400平方的LED屏背景,在屏幕的前面只要搭一个舞台,加上一些少量的道具,演员就可以直接表演,效率非常高。

“AI它的诞生其实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个颠覆性的认知”。莫亚明举例表示,去年ChatGPT 3.5一问世,他们就去硅谷学习,回来马上成立了AIGC研究院。现在从剧本创作、优化、分镜的创作,还有智能剪辑,这些都有对应的工具可以辅助团队人员去进行创作。如今,依靠人工智能,他们30分钟就可以评估120万字的剧本量。

不过,技术带来的也不总是便利。于志庆指出,AI技术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对演员的表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演员需要在一个无实物、无实景的虚拟摄影棚中去表现和表演,这是一个新的挑战。

从“共赏”到“共制” 长三角走到哪一步

今年是上海国际电影节长三角放映的第三年。除了有新作8K全景声制作的京剧电影《锁麟囊》、沪剧电影《敦煌女儿》,也有昆剧《牡丹亭》、越剧《双飞翼》和《梁山伯与祝英台》、黄梅戏《六尺巷》等传统戏曲与电影高新技术的融合作品。"一带一路"电影周也继续在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等地的6家影院展映。

不过,对于长三角来说,最让人期待的还是长三角影视拍摄基地合作联盟扩容升级,正式更名为长三角影视摄制服务合作联盟,成员数从17家增长到36家。旨在打通影视摄制全链路,助力国产影视机构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原先的联盟,以拍摄基地为主,我们的初衷是让长三角资源共享,”于志庆说,“现在,我们想打通影视摄制‘全链路’,让以拍摄基地为代表的内容提供方,与以服务机构为代表的服务提供方,在同一联盟里,更好为剧组解决实际问题,助力他们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联盟由原来以长三角地区拍摄基地为主的17家成员,扩容到现在的36家。因为新成员辐射全国,囊括了影视摄制服务单位和影视取景基地,于志庆说,“为更精准地体现联盟性质,我们随之更名为‘长三角影视摄制服务合作联盟’,几个字的变动,背后是大家对服务理念的共同认可”。

另外,在“升级版”联盟中,出现了成都市影视服务中心、泰宁县影视基地、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影视工作专班、重庆市影视拍摄一站式服务平台、贵州省影视拍摄服务中心、福州市影视产业服务中心、深圳影视产业服务中心、厦门影视拍摄基地、青岛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发展中心、青岛影视基地、泉州市温陵影视服务有限公司等机构。“我们仍然取名‘长三角’,也是不忘初心,立足根本。这个联盟,欢迎全国的机构一起交流经验。”于志庆说,这和上海以及长三角服务全国的理念高度一致。

看看新闻记者: 陈怡

编辑: 陈怡

责编: 赵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