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龙渊太阿,至今擅名天下。”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天下第一剑”龙泉宝剑诞生于浙江省龙泉市,迄今仍沿袭着传统手工锻造工艺,是中国传统手工艺里的典范。2001年10月,龙泉宝剑被列为浙江省首批传统工艺美术品种之一;2004年12月列入首批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名录;2006年5月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沈州是龙泉宝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沈新培之子,17岁跟随父辈学艺,1999年接任沈广隆剑铺,成为第五代掌门人。如今,龙泉宝剑历经千年依然锋芒不减,不仅因其精湛的锻制工艺和独特的文化价值,还在于手艺人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统筹|马晨
采写|宋文文
1
子承父业,以剑为本
出生于铸剑世家,父辈们的代代传承,在还是孩童的沈州心里埋下了使命感的种子,子承父业的责任感在耳濡目染的熏陶下产生。虽然学艺的过程重复又有些枯燥,还要经常挨严父的骂,但沈州有自己的“趣味学习法”:每半年就换一道工序练习,避免单一枯燥,这样既不会失去耐心与兴趣,还能增加创作的灵感。而当自己真正做出了一件作品,并受到旁人的称赞时,沈州觉得学艺时吃的苦与受的累都值得了。
有“天下第一剑”之称的龙泉宝剑,制作工序十分复杂,仅剑身铸造就需要经过28道严苛且精细的工艺,从炼、锻、铲、锉,到刻花、嵌铜、冷锻、淬火、磨光……在繁复的工序中,沈州认为最关键的一步是磨砺——宝剑锋从磨砺出,只有钢铁够硬,才能达到好的锐利度。十年磨一剑,磨砺也是诸多步骤中最为耗时的一步。通常情况下,一把宝剑的铸造需要耗费两至三个月的时间,如果对品质有更高要求,耗费的时间也会更久。
一把宝剑的诞生,也是一块铁的重生——需要历经千锤百炼,锻以火、淬以水、砥以金、饰以木,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在打铁时,从火炉里抽出的滚烫生铁要快速锻打以剔除杂质,这个过程不能有半刻迟缓,即使四溅的火花烫伤了手臂,也要“趁热打铁”,先把剑打完再说,这便是沈广隆剑铺“以剑为本”的匠人精神。
2
守正创新,博采众长
沈广隆剑铺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除了传统技艺与匠人精神,还有不断创新改进的开拓思路。沈州的父亲、沈广隆剑铺第四代掌门人沈新培先生曾在采访中说:“要成为铸剑大师,肚子里必须有货,眼界必须宽广,否则就永远参不透剑的真谛,顶多只能算个剑匠。”沈新培先生在继承铸剑技艺时,就曾对父辈的传统折叠锻造工序大胆创新,钢与铁两道复合重复次数多、耗时耗力,而他采用的创新方法,能够节省多道工序,达到的效果也一样。
父亲的创新精神影响着沈州,在技艺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他也不断摸索、大胆革新,“省力点的方法去干活,又干得快又干得好,为什么不行?”在大胆创新的同时,沈州也强调,并非所有工序都能精简、所有工种都能变通,如果把灵活用在了不能变通的工序上,反而会变成偷工减料,使剑的品质下降。
在沈州看来,要成为父亲口中的“铸剑大师”,既要做到本领扎实、头脑灵活,还要拥有十分宽广的眼界,不能做“井底之蛙”。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龙泉宝剑,凭借其工艺的难度与精美度在全世界范围内广受赞誉,还成为了海内外众多领导人与名人的收藏品。
从全球视野来看,各国、各民族的刀剑工艺各有所长,在探访海外工匠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沈州发现,日本刀、中东的阿拉伯弯刀等都有可以融会贯通的精妙之处,德国的机械化生产与日本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也都值得龙泉宝剑学习借鉴。在百花齐放的各国刀剑中博采众长,是延续龙泉宝剑技艺生命力的不二法门。
3
坚守阵地,脚步未停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龙泉宝剑锻制技艺也面临着机械化的改造与创新。
在沈州眼中,机械化生产与手工锻造的关系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机械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不仅省时省力,还能降低成本,让更多爱好刀剑的剑友们都能消费得起,让中华剑文化能够走进万家而非只局限于高阶玩家;
另一方面,机械化生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标准单一、个性化不足的问题,也难免带来对传统手工艺濒危失传的担忧,这就需要更多的匠人,在坚守传统与发展创新中间划清界限、做好平衡。
现如今,人们对宝剑作为武器的攻击性能要求越来越低,更多的是把宝剑当做工艺品来欣赏和收藏。沈州洞察到这一需求,改良了宝剑的实用性,坚守传统技艺的同时,极力增添宝剑的美感,提升审美价值。
除了主动求新求变吸引年轻人,大环境也在助推非遗技艺在年轻人中的传播——《封神》、《雪中悍刀行》、《天下3》等影视剧和游戏中出现了龙泉宝剑的身影,国漫《剑来》更是直接将龙泉打造成了“仙侠第一城”打卡地。
这给了沈州很大的鼓舞,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喜欢龙泉宝剑,甚至愿意购买龙泉宝剑的作品,是对传承人的正向反馈与激励,也是让他们能够坚守技艺的根源所在。
作为龙泉宝剑锻制技艺的传承者、中华剑文化的守卫者,沈州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技艺传承与创新,他最大的心愿,是希望能够将剑文化传承下去,被后人铭记,为源远流长的中华剑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中国匠人》
网易上流X非遗匠人内容共创栏目
让我们一起保护·传承·发扬非遗文化
有什么想对我们说的,欢迎留言哦~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