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快报,故事慢慢聊~ 这里是
「科学声音」推出的全新专栏:
【科技联播】SCI-TECH NEWS
NEWS
”
以下是科技联播第 7 期主要内容速览:
AI 劝服术远超人类:阴谋论信任度大减 20%
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揭秘“宇宙问号”
“北极星黎明”任务成功完成商业太空行走
中国民营航天齐发力,追随者优势体现
跨越 47 年!工程师远程修复旅行者 1 号
收购英特尔?高通野心勃勃,各方抱不乐观态度
PART.1
AI 劝服术远超人类:
阴谋论信任度大减 20%
9 月 13 日,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当由 AI 聊天机器人,而非人类提出基于事实的论点时,可以有效降低部分人对于阴谋论的信任度。
这个新闻标题很容易让人误会,AI 之所以能改变“顽固派”的观点,是因为 AI 比人更了解人性。但其实,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效果,反而是因为 AI 有更少的“人性”。
美国研究团队招募了 2000 多名志愿者,并让他们与 AI 聊天机器人进行交流。这些志愿者都至少是一种阴谋论的支持者,如“登月骗局”、“地平论”等等,他们需要向 AI 分享自己所了解的支持这类阴谋论的“证据”,再由 AI 实时检索公开信息并进行反驳。结果表明,这些参与者对阴谋论的信任度平均下降了约 20%。
为什么真人劝你你不信,AI 一劝你就信了呢?研究人员认为,这一成果的取得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在于 AI 与志愿者之间交流的技巧。在聊天时,AI 会全程“保持礼貌”,最大程度避免了人际沟通中可能出现的对立情绪;而志愿者在面对 AI 时也不会容易因“自卑”、“丢脸”等负面情绪产生抗拒。
这其实侧面证明了一件事:“顽固派”并不是不愿意接受真相本身,不愿接受的只是那些占领“真相”高地的人,他们不自觉散发出来的“我比你懂”的傲慢。
愿和所有科普人共勉。
PART.2
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
揭秘“宇宙问号”
去年 7 月 26 日,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朝着船帆座方向拍了一张照片,照片里不起眼的位置有个问号,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拍下的“问号”
虽然理性认为,即便宇宙是个大型的虚拟现实程序,上帝程序员也不可能用人类符号里的“问号”,去表示贴图没有刷出来。
但感性上,还是很难不对这样一个奇怪的形状是如何形成的产生好奇。
为了满足好奇心,韦布团队在今年重新将望远镜对准了该区域,并于 9 月 4 日在 NASA 官网发布了最新的观测结果。这一“神秘问号”是如何产生的呢?是前方的星系团(MACS-J0417.5-1154)因为其庞大的质量引起了“引力透镜”现象,而位于其后方星系传来的光线经过扭曲,就在前景形成了 5 个扭曲的像。
也正因为引力透镜像放大镜一样,对后面星系进行了放大,科学家们才能更清楚地看到,它其实是视觉上非常接近的两个星系。一个是面向着我们的蓝色星系,一个是横着的、具有红色边缘的星系。
下图中可以看到,右下角显示了 MACS J0417.5-1154 星团中多重成像的问号;左上角是我们要研究的问号图像,这是所有多重图像中放大程度最高且污染最少的。
PART.3
“北极星黎明”任务
成功完成商业太空行走
科技联播第 3 期曾介绍过的“北极星黎明”任务,曾经因为氦气泄露而推迟,现在,好消息来了。9 月 10 日搭载了龙飞船的猎鹰 9 号火箭终于顺利升空,并于 9 月 15 日凌晨成功在墨西哥湾降落,至此,这个被誉为“迄今最具野心的商业载人飞行任务”顺利收尾。
9 月 10 日,猎鹰 9 号火箭执行北极星任务发射升空
该任务是“北极星”系列计划中的首个任务,由亿万富翁贾里德·艾萨克曼出资并领导。虽然参与本次飞行的四位成员都并非专业的宇航员,但他们仍然乘坐龙飞船抵达 1400 公里的高度,这是阿波罗计划之后人类到达的最高距离,然后他们将飞船下降到了 700 公里的位置,完成了人类第一次商业太空行走。
贾里德·艾萨克曼的头盔摄像头记录下首次商业太空行走
未来,“北极星”系列计划还将有两次飞行任务。其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任务,将成为 SpaceX 星舰运载火箭的首次载人发射。
PART.4
中国民营航天齐发力
追随者优势体现
9 月 11 日,由中国民营企业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完成了 10 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
试验箭在飞行过程中抵达了距地面 10,002 米的最高点,并于距离发射工位 3.2 公里处的回收场坪实现软着陆,总飞行时间为 200.7 秒,3 分钟多。
朱雀三号运载火箭
而中国另一家民营航天企业深蓝航天,也在 9 月 22 日进行了他们的首次高空回收飞行试验。他们所研发的“星云一号”搭载的“深蓝雷霆-R1”发动机,是深蓝航天研发的首款可入轨且回收复用的商用液体火箭。
“星云一号”搭载的“深蓝雷霆-R1”发动机
不过此次试验并没有取得圆满成功,它完成了 11 个主要任务中的 10 个,很遗憾啊,在飞行试验的最后着陆阶段发生了故障,未能完成全部试验流程。他们计划在 11 月进行另一次高空试飞。
除了 SpaceX,所有正在研发的可回收火箭都在追赶阶段。作为追赶者的优势,就是省掉了很多可行性验证的工作。
比如,最开始没有人相信火箭可以回收,所以 SpaceX 不得已采用了“先入轨后回收”的发展策略,先保证火箭可以正常入轨,再研发出可以回收的火箭。从猎鹰 9 号的第一次成功发射到第一次可以回收,SpaceX 用了超过 5 年的时间。
现在已经没有了对可回收火箭的怀疑,所以深蓝航天就可以采取“入轨即回收”的策略,对于“星云一号”火箭,他们的研发目标是同时保证其入轨和回收的能力。
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则是直接选择不锈钢来建造火箭,并且使用液氧甲烷作为燃料。
朱雀三号用液氧甲烷作为燃料
不锈钢材料打造的火箭,与传统的铝、钛合金或碳纤维复合材料相比,不只在极端气温条件下它能表现出卓越的性能,更重要的是它价格便宜,制造每公斤碳纤维材料需要约 200 美元的成本,而同等重量的不锈钢仅需花费 3 美元,差了 70 倍。
液氧甲烷也是新燃料。与液氧氢气和液氧煤油这些传统燃料相比,液氧甲烷不仅不会产生积碳,还有燃料制备成本低、在其他星球容易获得等优点。
既然这两种材料好,为什么以前的火箭不用呢?原来,不锈钢材料会导致火箭自身重量更大,液氧甲烷对燃料的存储和发动机设计也有新挑战,所以它们并不是以前火箭设计的首选。但是,SpaceX 的星舰同时选择了不锈钢材料和液氧甲烷燃料,已经对这方面的技术路线做了可行性验证,这就让后来者可以跨越多个阶段,以更快的速度追赶。
在体育比赛中,跟随战术都是为了在最后阶段实现反超。在并不需要争夺冠军的复杂生态中,不论第一是谁,能永远跟随、不瞎折腾也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
PART.5
跨越 47 年!
工程师远程修复旅行者 1 号
近日,一位老将的“退休”再一次被延迟了。自 1977 年发射以来,旅行者 1 号探测器已在宇宙中飞行了超过 47 年,它是首个进入星际空间并且现存距离人类最遥远的人造物体。
9 月 10 日,NASA 在官网公布了一篇新闻,揭露了旅行者 1 号探测器的工程师们进行的一项远程调整措施——他们为这艘距离地球 240 亿公里之外的飞行器切换了推进器,为什么这么做呢?是为了让旅行者号 1 号继续对准地球,能继续接收指令、发送工程数据并提供其所收集到的科学数据。
旅行者1号的艺术图
这并非工程师们第一次为旅行者 1 号的“退休问题”而操心,旅行者 1 号最严重的一次“罢工”发生在去年 11 月。当时尽管探测器仍能接收来自地球的指令,但由于计算机故障已无法传回任何有效的数据——甚至一度被外界认为其科学使命已经终结。
2024 年 3 月,NASA 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工程师团队终于确认,问题出在旅行者 1 号的飞行数据子系统(FDS)上——该系统负责在将科学和工程数据发送到地球之前进行打包。在 FDS 内存中的单个芯片因宇宙射线撞击或硬件老化停止工作了,导致数据无法回传。
因此,工程师们决定重新编写代码,并将其存储在 FDS 内存的不同位置。最终,4 月 22 日,NASA 在官网发布消息,证实团队已成功接收“旅行者 1 号”发回的两台科学仪器状态数据,表明故障修复方法奏效了。经过工程师们 5 个月的努力,它终于被成功唤醒,并恢复向地球回传数据。
4 月 20 日,在收到旅行者 1 号五个月以来的第一次健康状况数据后,科学家团队鼓掌庆祝
尽管旅行者 1 号克服了近期的重重故障,但它仍然需要时刻面临电力供应减少和硬件老化的挑战。我们很难预测这位“老将”还能继续服役多久,但它传回的每一比特数据都承载着人类的好奇与希望。
PART.6
收购英特尔?
高通野心勃勃,各方抱不乐观态度
9 月 20 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著名无线电通信技术研发公司高通在近期向英特尔提出了收购要约。如果成功,这将成为半导体领域有史以来最大的并购案之一。
高通与英特尔
2000 年,作为当年全球营收最高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的市值曾一度攀升至 3000 亿美元,随后却一路下跌,如今市值更是跌破千亿。近年来,英特尔还有各类负面消息不断传出,营收利润下滑、裁员 1.5 万人,甚至传出英特尔可能会从道琼斯指数剔除。
对于这一可能的收购,各方也并不抱乐观态度。《华尔街日报》报道称:“高通和英特尔之间的交易远未敲定,即使英特尔接受了高通的报价,如此规模的交易也将引起反垄断审查。”知名证券分析师郭明錤则直接表示:“收购英特尔对高通会是一个灾难。”因为这场收购的代价巨大,并非高通可以轻易承受。
华尔街日报报道
9 月 23 日,据多家媒体爆料,一家名为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的投资机构愿意出资 50 亿美元对英特尔进行股权投资。知情人士透露,英特尔高管已在考虑这个投资建议。这并非阿波罗第一次对英特尔施以援手,早在今年 6 月 4 日,阿波罗即正式宣布了一项最终协议,将牵头投资 110 亿美元,从英特尔收购其与新建于爱尔兰的大批量制造工厂 Fab 34 相关的合资实体 49% 的股权——此举曾一度被视为能帮助英特尔扭亏为盈的救命稻草。
在 1985 年,安迪·格鲁夫和戈登·摩尔进行过一次对话:“如果我们被解雇了,新来的 CEO 会怎么做?”。摩尔说,新 CEO 会退出内存芯片业务。格鲁夫随后说:“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自己走出这扇门,然后自己动手呢?”
Intel 的芯片设计能力仍然是全球顶级的,不知道这次 Intel 是不是可以走出那道门。
这就是本期想跟你聊的几条科技新闻,希望你能有所收获,咱们下期再见。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