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正在占领线上教培

微商正在占领线上教培
2024年06月17日 13:58 首席商业参谋

图片来源:网络

最近,各大视频平台上涌现出一批匿名“学霸”号。这些学霸没有真实姓名,都是用X哥X姐X宝之类的称呼出镜;年龄小,很多都还只是小学生,但能力超强,比如超前学高中数学、物理等内容,甚至直接干到微积分,英语那更是不在话下。自律自驱,每天放学回来自己在家搞五六个小时的学习,完全不费爹妈,虽然身在渣小,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竞赛或标化考试成绩,但依然不妨碍他在自己的视频里卷得风起云涌、睥睨天下。点开头像,其父母在视频号简介里含蓄地表达了愿意分享学习经验的意愿,如有兴趣可以加他们好友。

好的,恭喜你,刷到宝藏妈妈视频号了!

开个玩笑,他们真实的身份,是教育微商才对。

教育微商的三板斧

微商收割都靠祖师爷传下来的三板斧,教育微商也不例外。

第一板斧:创造一个“学霸人设”。核心目的是勾起家长的慕强心理,同时增加“普娃”家长的焦虑感。这个创造出来的“学霸”拥有网络上学霸的众多共性:自律自驱,每天下课回家学习五六个小时;自学能力强,都是自己努力,不需要家长陪;学习进度快,小学生就已经在刷初联课/高联课,为了证明能力超群,还时不时会拍一个高考题甚至高难度竞赛题的解题视频。这些“学霸”其实真伪难辨,但所谓“眼见为实”,吃瓜家长们看完后,在惊讶之余,都会自然产生羡慕之情,并不由自主地产生向学霸家长讨教经验的想法。

图片来源:Pexels

第二板斧:加好友拉群,开始“传授经验”,同时营造“学习氛围”。进了群后,群主一般会反复强调,自己家孩子本身也只是个普娃,之所以后来成为了学霸,就是因为遵循了一套十分“科学”的路线图,并且学了一二三四五等若干样课程。不同微商群的典型路线图,其实大同小异,首先都囊括了RAZ分级阅读,A3000,洋葱学园/天天练App这些传统“鸡娃神器”。当然,这些项目佣金少,通常只是常规推荐,在此之后才是真正的大餐——私人名师的线上录播课,包括但不限于初联课、高联课(不开玩笑,他们真的会向小学生无差别地兜售高难度竞赛课程)等等。与此同时,进一步增加焦虑感也是很有必要的。他们往往会拿这几年高考试题的变化来作为“证据”,说现在形势不同,要想考上心仪的好学校,必须学这些高难度课程。言之凿凿、气势汹汹,一副胆敢不听他们的话,孩子就考不上大学的架势!

第三板斧:“群友”助攻。光群主传授经验肯定是不够的,这些私人名师课都是价格不菲的,而形式又是非常鸡肋的录播课。一下子买几万块的小视频,正常家长都会犹豫,心里默默衡量着性价比。于是,群里一些“率先吃螃蟹的人”就出现了。这些群友果断响应群主号召,拍出几万块买了各种课程,然后回家疯狂让孩子刷,立刻收到了奇效——孩子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就脱胎换骨了!不仅成绩暴涨,还培养出了学霸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内驱力!完美验证了群主家学霸路线图的可行性。而群主则在一旁不失时机地添油加醋,给群内未下单家长的焦虑感烧上最后一把火。

这三板斧下来,加上群内一唱一和的压迫感,很多家长都会晕晕乎乎,就开始向这些“过来人”虚心咨询,自己家小孩现在怎么怎么个情况,应该怎么走?于是群主就再一遍重申他家学霸成熟的路线图,并准确指出这位群友孩子正处在路线图的哪个节点上,并推荐他购买相应课程。不出意外,这一波操作下来,就会顺利割下一茬韭菜。买完之后,如果家长确实看到了孩子的成长——一般都会有点,不然这个课程设计就是彻底失败的——来群里反馈,群主就会不吝赞美之词,说你家孩子天赋异禀,是清北的料,可以考虑走竞赛。接下来,又是顺手推舟地介绍一堆更高阶的课程。

可是,“学霸”自己还在渣小菜中奋斗呢,他爸妈却信心满满地说你家孩子必是清北之材、CMO金牌的体质,这话到底能信几分?

如若群内有人对群主的路线图提出质疑呢?那不好意思,等待你的必然是群主及其“好群友”们的集体打压。但偶尔也真会有几个对教育比较有心得的家长,群主无法在口舌上挣得便宜,于是,群主就会使出“飞机票”大招,将提出反对意见——实质上是影响了他们做生意——的人踢出群,然后再一言堂式地对其进行污蔑,重新聚拢群内“信徒”的凝聚力。

这手段是不是有些熟悉?

是的,“邪教式”微商回来了。

为什么选择教培

微商走进教培行业,几乎是必然的。

但凡微商看上的东西,基本都有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必然是刚需。坊间一直流传着“四大刚需”的说法,十年前的微商,主要从其中的两大需求下手:女人爱美和老人健康。结果呢,我们经历了一个朋友圈泛滥着各种化妆品、护肤品和保健品的年代。这两项被做烂了之后,微商们的手又伸向了下一个刚需:小孩教育。这个转变真的很自然,连客户群都是现成的——10年前买化妆品护肤品的女生大都做了妈妈,开始了漫长而又虐心的鸡娃之旅。正当妈妈们对着家里的学渣神兽束手无策的时候,微商们化身成为她们的贴心闺蜜,迅速占领了她们内心的空虚之处,手把手地带她们买这买那,并让她们相信:买了就是学了,花了钱你们就尽到了家长的责任,孩子上不了清北那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第二个特征,是高毛利。由于双减政策的严格执行,大型教培机构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原先在这些机构就职的老师也被迫成批离开。其中一些人就打着原先机构的金字招牌,用着之前机构现成的教研材料,开始自己的工作室创业之旅。线下课违规风险大,容易被查,查了就会被重罚,损失太大,不是个好生意;但线上课还存在着很大的灰色地带。于是,各种戴着XES、XDF前名师字样的老师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在互联网上,通过教育自媒体和微商们渗透到各个鸡娃小圈子中。相比线下课,线上录播课不仅风险小,成本还低——录一遍即可,也不需要任何场地费——而价格却卖得一点都不比线下便宜,那名师和微商们何乐不为呢?各路名师负责录制课程,微商们负责寻找拔尖苗子(韭菜苗子),三板斧一顿PUA,让家长顺利投入到线上名师的怀抱之中。

图片来源:Pexels

第三个特征,是效果模糊,无需负责。售前售后,两副嘴脸。买之前,咨询的时候,群主会非常热心地向你推荐各种高难度课程,解答各种新手父母的问题。“初联课有没有门槛?”“小学校内学完就可以直接上了!”“不用担心听不懂,那么多过来人家长都评价很高呢!”学完了初联还可以继续学高联,你问“我们不搞竞赛没必要学高联吧”,他们就会回答你“现在是数学为王的时代,高考卷子都开始出竞赛题了,你不学怎么可以呢?”然后,一顿稀里糊涂猛夸你家孩子有天赋,适合走竞赛路线。于是,在各种套路之下,你就心甘情愿地花了几个月工资买齐了所有高难度线上课程。但等你花完了钱,却发现孩子完全学不进去,甚至不愿意学,最后效果不好,再来想找群主退款的时候呢?不好意思,这是不可能的事。你说你家学了没效果、太辛苦,对不起,这是你家的问题。反正群主家学霸(还有群里一众托儿)就是这么学出来的,你们学不出来,那肯定不是名师和微商的责任,只能怪自己小孩不争气咯!

现在想想,正规的教培机构相比之下还真的良心一点,至少报课之前还会先让孩子测评一下,尽量报合适的课程,如果学有余力再逐级升班。而这些微商呢,恨不得群里每个家庭的小孩都是天才,都能被他们捧上天,有潜力成为同龄人的翘楚——而作为这些“天才”的家长,为了不耽误自己孩子的锦绣前程,就不得不按他们的路线图花大价钱报课了!

刚需、高毛利,监管相对不严厉,又不用对结果负责,这样的领域,没有微商的身影才是令人诧异的事。

背后的原因

存在这样的乱象,一个非常明显的原因,是在线教培的监管问题。在当前的政策法规要求下,教育培训在线下受到了非常严厉的限制和规范,但在网络监管上却还存在着不小的灰色地带。正如前文所述,很多所谓的“名师”就利用自己先前机构的名头和教研成果,开设起线上版的“小黑班”。而反观那些相对正规的大机构,却被束缚了手脚,但学生报班的需求却一直客观存在,因此,市场的空白迅速被这些线上版小黑班抢占了。

图片来源:Pixabay

另一个原因,是当前教育行业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一边是雷霆万钧的双减,一边又是各路家长各显神通的自鸡、小班课,卷到飞起,很多小白家长夹在二者之间无所适从。这就给了微商指鹿为马的机会。他们可以堂而皇之地向这些小白家长们灌输各式各样新颖的“科学育儿理念”,同时拿出自己家的“学霸”作为榜样、楷模,让这些家长趋之若鹜、心甘情愿地来被他们割韭菜。

因此,目前教育政策下的配套措施亟需完善。一方面,要加强对线上课的规范和监管,另一方面,也应当梳理出明确的升学路线图,给出“拔尖创新人才”的明确定义和标准,不要给这些善于钻营人心的微商留下瞎说八道的空间。

教育关乎的是一个孩子的人生,也是一个家庭的幸福。微商们为了赚钱,不择手段,拼命用套路引诱家长走进自己的大网之中。损失了钱财是小事,但毁了孩子的前程却是无可挽回的。

衷心奉劝这些微商两句话: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