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在中植系赚的钱,吐出来吧

抱歉!在中植系赚的钱,吐出来吧
2024年03月19日 18:22 易简财经

作者 | 猫崽

中植系,抓人了,而且钱还得吐出来。

朝阳公安通报,有两个关键信息:

中植系财富公司多人被抓,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现在极力追赃挽损;

中植系所属财富公司涉嫌违法犯罪,涉案公司其他相关人员,主动配合警方调查取证,积极退缴违法所得,对主动退缴、认罪悔罪的,可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

而且,以前中植系的理财销售们,陆陆续续都收到短信。

没出事之前,这些都是合法的理财销售佣金,是销售们靠三寸不烂之舌谈下来的交易。

现在出事了,这笔钱被定义为“违法所得”,需要主动退缴。

这可挺悲催的!

当初的销冠、高管,拿到的分红和佣金,有的可能早就买车买房,花掉了。

甚至为了冲业绩,还会给顾客返佣。

但,现在都要吐出来。

在中植理财暴雷前,2022年时同类事件层出不穷。房企理财产品曾出现逾期未兑付,如恒大、佳兆业、阳光城、奥园、雪松、宝能等。

这次重拳出击,吓到多少人?

从破产到清算

谁都没想到,中植系也会有崩塌的一天。

从破产到公安出动追缴赃款,仅过去71天,可见效率极高。

中植系从破产到追赃的雷霆速度,和其他理财爆雷的处理进展实在没得比。

根据市场消息,中植系巅峰时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3.72万亿(有说3.6万亿)。

若按照1%的销售提成计算,光佣金可能就高达300多亿。

现在不追缴这笔钱,还等什么时候?

网上传闻,除了销售端外,职能端员工也收到退款通知,有的甚至被要求退200多万。

今年年初,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中植集团的破产清算案,也令投资人彻底放下幻想。

当时,法院公告写道:

债务人中植集团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北京一中院的公告,有一点值得关注:

中植是主动申请破产,资不抵债,且已经没有偿债能力。

法院认为,中植符合破产,已经裁定受理这单破产案。这意味着,中植正式进入破产程序。

破产之前,众人回顾才发现,中植这个深渊,大到可怕:

金融板块拥有6家持牌机构,涉及信托、基金、期货、财险等,5家资管公司负责倒卖资产,4家财富公司负责敛财。

图源自界面新闻×数据线,下同

实业版图也大到吓人,解直锟持股5%以上的上市公司有19家,其中控股公司有9家,其余10家公司未达到控股比例。

这些上市企业,就给足了中植集团资本操作的空间。

中植成为万亿帝国之后,也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之前广为流传的一段话:

北京有中植集团,

上海有海银和诺亚财富

广州有雪松和恒大

深圳有鼎益丰

每个城市的人

都有针对他们的财富收割机

靠运气赚的钱,凭实力亏进去

因中植系的理财产品,大部分资金门槛较高,不是普通人能玩的。

不坑穷人,这是最实在的。除了个人投资者,就连上市企业也踩雷中植。

去年,中植系旗下中融信托兑付逾期,多家上市公司中招。

当时我们统计了15家上市企业,未收回的本金近6亿。

截至今日,仍有不少公司陆续披露踩雷中融信托理财产品的情况(传智教育5000万、安利股份2000万),涉及规模远超想象。

这些钱,最终还能拿回多少,都还是未知数。对上市公司造成的损失,也无法挽回。

中植系之后

中植系启动退赃,为何恒大理财毫无动静?

去年8月,恒大财富发布了最后一个公告,称公司资产处置进度不及预期,未获得资产处置资金,无法开展本月兑付,后续兑付安排将另行公告。

后来就再没有后来。

人们可能渐渐淡忘了这件事,但买了恒大财富的人忘不了。

恒大财富和中植系有两点不一样,首先是恒大财富的投资人,大多是业主、员工等,且人数较多,金额较为分散。

其次是,恒大财富和中植系的规模不是一个水平。

中植系的理财规模较大,可能涉及上万亿,但恒大财富的规模约300至400亿。

实际上,在向法院申请破产的2个月前,中植曾发布公开信,承认公司资不抵债。

披露的数据是:按照中介机构模拟合并口径测算的总资产账面金额2000亿,资产集中于债权和股权投资。

注意,这里的资产数据并非现金,而是账面价值,换言之,资产能不能卖这么多钱还不知道的,还有可能要打折。

剔除保证金后的相关负债本息规模约4200-4600亿。粗略计算,这里的资金缺口就高达2200-2600亿。

要问投资人能拿回多少钱?

一看中植系还剩多少钱,二看投资人能分到多少钱。

剩下能做的,唯有听天命。

事后诸葛,回头看才发现,当初理财只是幌子,背后真正的目的是,以理财的名义公开筹资,帮公司缓解现金流。

恒大财富的情况,也如出一辙。

而恒大唯一还存在的变数,是它那2亿平方米的土地储备,以及1200多个竣工及在建在售地产项目。

土地和地产项目,至少还值两个钱。

今年以来,上层对于金融犯罪从严从重处罚,态度已经很明确。

住建部部长倪虹前不久公开称:

对于严重资不抵债、失去经营能力的房企,要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该破产破产、该重组重组;

对于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依法坚决予以查处,让他们付出应有代价。

至于说的是谁,大家心底有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