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交几千的重疾险和一年交两万多的,到底差在哪儿了?

一年交几千的重疾险和一年交两万多的,到底差在哪儿了?
2019年10月21日 07:29 大猫财经Pro猫哥

作者| 猫妹

来源| 大猫淘保

● 便宜的东西只有一个优点:就是便宜,其他都是缺点!

● 贵的东西也只有一个缺点:就是贵!其他都是优点!

● 别拿市面上某些几千的跟我们公司的比,真的压根没有可比性!

这样的说辞,放在保险领域,还准吗?

一年交几千的保险和一年交两万的保险,到底差在哪儿?

01

买重疾险,究竟看啥

重疾险的核心是就是“重大疾病”。

经过十几年前的“重疾风波”,现在市场上的重疾险可谓是高度同质化产品——前25种疾病的定义都是一毛一样的,连排练顺序都一样。

这些疾病的定义是保险行业协会牵头做的(目前行业正在做定义修订),入选的是理赔率高的疾病。高到什么程度?25种疾病加起来,理赔率可以达到95-97%。比如大家常说的各种癌症、心梗、冠状动脉搭桥等等,都在这25种疾病里。从保险公司发布的重疾险理赔报告也可以看出,理赔排名靠前的疾病都在这里头。

至于能保50多种疾病还是100多种疾病,其实差别不大。其实,重大疾病种类的扩容更像充门面,有些疾病,根本就没有理赔率的,比如疯牛病。

至于贵的产品是不是理赔更容易,因为指向的是虚无的服务,而且不确定是否发生,所以确实评估起来难度很大。

但从监管机构定期发布的行业理赔数据看,并没有出现大公司赔的快、小公司赔的慢的情况,也没有出现大公司拒赔率低、小公司拒赔率高的情况。

这些数据都是公开的,又是监管发布,代表的是公司的普遍情况。如果非要拿个别极端情况来以偏概全,那猫妹也没办法。

至于所谓的卖得贵赔得痛快,贵的产品帮你找理赔理由,其实也没啥理论依据的。在保险公司销售和理赔是两条线,各有各的老大、各有各的KPI。

保险理赔都是看合同条款说话的。不该赔的赔了,怎么过内审关?该赔的不赔,客户去监管部门投诉、上法院打官司,谁来背锅?

至于帮客户找理赔理由,理赔时发现能赔的更多,这类新闻其实很多公司都有,只不过有些公司宣传的多,送个理赔款恨不得放鞭炮,又是拍照又是发软广的,而有些公司没拿出来说罢了。

类似的,销售之道,很多在于美化和包装。

像很多产品宣传所谓的终末期疾病提前赔、老年护理金,其实占用的都是你自己的重疾额度。钱就那么多,左口袋换右口袋,并没有多给你一毛钱。

像是重疾绿色通道这类服务,其实属于锦上添花的,有自然好,但你也要知道,其实这服务绝大部分公司的服务也是采购的,而且成本很低。有,自然好,但并不会因为有了就卖高价。

02

贵,到底贵在哪儿了?

如果说核心的重疾保障其实大家都一样,那么究竟这几千和过万的,究竟差在哪儿了呢?

猫妹就拿俩产品做个拆解吧,A产品是猫妹推荐过的一个产品,B产品是一个猫友去年买的,因为不是为了踩谁捧谁,也不说名字了,大家也不用对号入座。

从费率对比看,同样的50万元保额,B产品一年21400元,A产品因为保障期限和缴费期限的选择很多,最低的居然只要2190元。

10倍的价格,究竟差在哪儿了?

1)保障期限

从重疾险的理赔数据看,年龄越大理赔率越高,这跟我们的直观感受也是一致的,越老病越多。

从A产品的自身对比也可以看出,同样的20年缴费期,如果保到60周岁,一年只需要2745元,如果保到70周岁,一年就需要4595元了,价格涨了67%;如果保到终身,一年就要7460元,再涨了62%。

影响重疾险价格的一大因素就是保障期限。B产品的保障到终身,所以价格自然要高些。

2)缴费期限

这一点也很直观,还是看A产品,同样的保障期限,缴费期限越长每年缴费的金额越低。

从总缴费金额看,缴费期限越短的越低,因为这里除了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就跟房贷一样,也要考虑部分人群缴费期内出险的情况,缴费期越长缴费期内出险概率越高。

B产品的缴费期只有19年,所以摊到每年的保费也要高些。

3)身故保障

如果同样的50万保额,保到终身,对比A、B产品,会发现,A产品选择20年缴费,每年7460元,B产品选择19年缴费,每年21400元,即便考虑到多交一年保费的影响,二者仍旧有很大的价格差距。

这时候,是否有身故保障(返还)的影响就显现出来了:B产品带有身故保障,而A产品合同并没有体现身故赔偿。

人总归是要死的,但死亡的原因可能不太一样,虽然病死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但也存在一些其他情况,比如意外事故,而且即便是病死,也可能是非重大疾病所致的死亡。

因此,有身故赔偿确实会更好,因为不管怎样,受益人总能拿到一笔钱。遇到不孝子,可能看在人走了有钱拿的份儿上,也不至于太吝啬?Maybe,Who knows。

但换个角度,这个问题其实也可以解决,而且效果会更好。

比如搭配一份定期寿险。

猫妹Pick了一款能保到99周岁的定期寿险,50万保额,30岁男性20年缴费,每年5610元。

●如果发生重疾后死亡,能拿到50万重疾赔偿和50万身故赔偿,比共用身故、重疾保额的B重疾险多拿50万;

●如果没发生重疾死亡,能拿到50万身故赔偿,以及A产品的现金价值,还是比B产品的50万多拿了一些。

是不是更美好?

而且定期寿险保到99岁,已经远远超过目前的人均寿命,即便考虑目前的人均寿命在提高,对大部分来说也足够了。

至于保费返还什么的功能,其实哪有平白无故的馅饼,羊毛都是你自己的,自己交的钱再拿回来而已,虽然金额一样,但别忘了贬值这事儿,四五十年后的50万还能叫“巨款”吗?

4)其他

等等,7460元+5610元=13070元,怎么还是跟21400元有那么大的差距啊?恨不得保额都可以double了。

像轻症赔付比例、轻症赔付次数、特定疾病(75岁前)50%保额、特别关爱金50%保额都会占用一些费率。但讲真,其实占用的都很有限,再高也高不出一份重疾险的价格来。

那么余下的主要价差,在利润率、定价利率、营销成本和运营费用上。

比如销售费用这一块,显性的有营业部的房租水电,有代理人的培训成本,有代理人的固定工资,还有佣金、额外的任务达成奖励等等,隐性的有你看到的各种广告、各种曝光等等。

高大上的保险背后,往往都是靠你的钱来支撑。

拆解完毕。

现在你知道一年交几千的重疾险和一年交两万多的,到底差在哪儿了吧?

有人说存在即合理,也对。

就像最贵的包不过1000+的猫妹无法理解小菇凉为啥宁可不吃午饭也要攒钱买个LV,而小菇凉也无法理解猫妹一个暑假就能给孩子烧几个LV包的钱。

但这不妨碍我们依然在一个办公室上班啊。

买保险也一样,你觉得你买了保险界的爱马仕、LV,倍儿有面儿、特踏实也很好。但前提是你真的知道你的钱到底花哪儿去了。

毕竟现在谁挣钱都不容易。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