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小国扼住美国命门?1.16亿双耐克无法交货,越南怎么了?

东南亚小国扼住美国命门?1.16亿双耐克无法交货,越南怎么了?
2021年10月19日 18:23 大猫财经Pro猫哥

作者|猫哥

来源|大猫财经

01

前几年,网上流传过一阵子“越南制造威胁论”。

为啥这么说呢?主要是因为越南的外贸搞得挺不错。尤其是在贸易摩擦的那几年里,他们承接了不少国内迁出的产业、产线,2019年的出口贸易总额2642.73亿美元、差不多是2010年的四倍。

其实从中低端制造业的角度来看,越南的优势还挺明显的。

别看越南人口仅有9300万左右,但是人家的青壮年劳动力占比超过50%、大部还是二三十岁的80、90后,人口结构年轻、用工成本低廉、关键识字率还不低,活脱脱就是咱们八九十年代的翻版。

之前海运啥的也方便,很多跨国企业根本不鸟坐地起价的房东。人家想得很清楚,与其忍受高地租对利润的侵蚀,不如早早“举家南迁”到更便宜的东南亚去。

最起码,三星就这么干了——

早几年的时候,三星在大陆的手机厂还有三个,分别设在天津、深圳和惠州。18年深圳工厂整体裁撤、2019年最后的惠州手机工厂停产,后来连仅剩的电脑、电视组装厂也要保不住了。

搬到哪去了呢?越南。2019年,三星在越南的四家子公司合计营收658亿美元、手机产能占比更是从2012年的29%攀升到了50%,有点可怕。

等到了鞋服之类的轻工业制造领域,这个趋势就更夸张了。

根据美国服装和鞋类协会的统计数据,现如今越南已经是美国第二大的鞋服供应商。比如说耐克,他们家就有超过50%的鞋子和30%的服装都是在越南工厂生产的,你想不买越南货都难。

02

利用人口红利承接中低端制造业,紧接着再搞产业升级,这是不是看起来有点熟悉?

你别说,其实在很多人眼里,越南的发展路径还真有点“摸着中国过河”的味道。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越南外部矛盾不断,内部供需错配和物价闯关失败导致通货膨胀,称得上是民生凋敝,被同在东南亚的亚洲四小虎远远甩在身后。

怎么办呢?大家一琢磨,还是学中国吧——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越南的社科院在1991年专门出版了一本《在改革道路上的中国》,直言当代中国是头等重要的研究对象,可见其所受影响的潜移默化。

说句实话,学习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比如私有化改革、开放市场、动员一切力量吸引境外资本,再比如处置丧失活力的国企、逐步放开农副产品和日用及工业消费品的价格,甚至每年还会派人到咱们这考察,态度很诚恳。

尽管有些关键问题没解决,但在越美关系正常化的大背景下,越南的发展速度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他们先是加入了东盟和APEC,紧接着顺利加入WTO,后来又在给企业减负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比如在2016年发布新的减税草案,除了将中小型企业和初创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由此前的20%下调至17%,年营业额不超过1000亿越南盾的企业还可以免税;

再比如大力发展经济园区、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各种各样的便利政策,除了在进出口税收、企业所得税等方面享受减免外,还可以在土地租金、信贷配给等方面享受优惠。

多重因素作用之下,对成本敏感的外资自然是趋之若鹜。

03

最近几年,越南的经济数据一直都比较亮眼。

借助全球产业转移的东风,越南GDP增速从2012年的5.03%涨到了2018年的7.08%,关键是增长势头还很持久。如果不换剧本的话,搞不好越南这时候已经开始搞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了。。。

不过还没等这条路走通,他们自己就出了个大乱子。

至于原因吗,那当然是因为肆虐的新冠疫情。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越南的防疫政策还是挺靠谱的。尽管他们研发疫苗差点意思,但最起码的检测和封禁还是做得很到位的,也正是因为如此,越南才顶住了2020年的第一波疫情。

不过面对印度“养蛊”养出来的变异毒株,这一套就没啥效果了。

原因也很简单,这玩意的传染性实在是太强了。之前的封锁措施好歹还能控制一下疫情的传播,现在倒好,厂区和宿舍往往一封锁就开始搞“超级传播”。

多重压力之下,越南不得不冒着风险放松了之前的停产、限产措施。

不过这么一来麻烦也跟着来了,好不容易熬到解封,200多万工人又玩命一样地往老家跑。考虑到越南脆弱的医疗系统和极其有限的疫苗接种率,你还真不能把这些人拦在城里不让走。

实在没办法了,像耐克、苹果这样的大客户也只能跟着抓瞎。

根据华尔街一些机构的估计,目前大概有1.16亿双耐克鞋生产不出来;而iPhone13的产能也在这场供应链危机中深受打击,实在是太难了。。。

04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就成了一种稀松平常的趋势。

尤其是在美国和日本的几波贸易对抗之后,承接了半导体和汽车等产业的中国台湾和韩国等地争先恐后地实现了经济赶超,也培养出了不少像富士康和三星这样的国际巨头。

从这个角度来看,地处东南亚的越南也面临着同样的机遇。

不过在疫情之后,这个有限的时间窗口很快就要关闭了。

一方面,疫情之下的脆弱供应会加快订单和产线从越南转出的脚步。早在9月10日,一些商会代表就站出来表示,在越欧盟企业中有18%已将订单转移到其他国家,剩下的也在悄咪咪地观望。

另一方面,越南本身的产业结构也不太健康,一些重要的设备及零部件仍过度依赖进口:

光是在2018年,他们就从中国进口了814亿人民币的机械设备;虽然电子设备也是越南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30%的智能手机零部件,以及70%的制造企业主要零部件仍然依赖中国供应。

他们倒不是不想发展重工业和高端制造业,主要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上世纪的几场战争不仅打碎了越南有限的工业底子,关键是拖慢了他们完成产业资本积累的进程;等到后来慌不择路搞起开放市场的时候,国内企业已经来不及构建牢固的护城河了。

没有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随意进出的外资不仅会推高资产泡沫、吸走大部分利润,更会在关键时刻上房抽梯,今年越南股市的大起大落就是最好的见证。

最起码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所谓的“越南制造威胁论”已经不攻自破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