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转型,转回原型?京汉股份这些年在干啥?

五年转型,转回原型?京汉股份这些年在干啥?
2019年10月16日 07:30 项乾君

项乾消息京汉股份(000615.SZ)近日发布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净利亏损3500-5000万元,而上年同期盈利584万元。如三季报确定亏损,意味着京汉股份自2018年中报开始“做正”的净利润,将再次出现亏损。

实际上,从2015年借壳重组后,京汉股份一直在忙着“转型”。然而5年过去了,转型非但没有成功,还依旧需要靠“将去化”的业务才能盈利,陷入“缺钱-转型-缺钱”的怪圈。金叔不禁要问,京汉股份到底怎么了?

股价跌回重组前  预亏“归咎”地产

今年一季度股价冲高后,4月京汉股份开始下跌,年内股价一度跌至4.49元/股,最大跌幅达到47.11%,创2015年重组后股价新低。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股价走低,净利润也再度迎来亏损。

据上述公告,京汉股份环比将由盈转亏,预计净利润亏损达3500-5000万元。原因和房地产业务相关:“年内房地产项目在三季度大部分未达到交付条件,因此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

实际上,自2016年中报至2018年一季度,京汉股份便多次出现年内报告期净利亏损、年报净利转正的怪象。主要原因都为“房地产项目未交付”,以致今年三季度,业绩预亏主因依旧如是。

今年上半年,京汉股份净利润为336万元,为何到了三季度却变成亏损金叔认为,这意味着,公司三季度可能存在“现金流入有限,成本投入增多”的问题,在没有非经常损益带来收入时,净利无法做正是必然结果。

但金叔好奇的是,从公司正常经营来说,应该考虑到经营的持续性和成长性,作为一家老牌上市公司,为何在整整一个季度,房地产主业没能产出效益呢?

原来,2015年的京汉股份名为“湖北金环”,主业从事化纤行业。被京汉置业“跨界重组”,更名后的京汉股份手握房地产+化纤2个业务,一度被机构看好,号称“双轮驱动”,期望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

什么叫多元化发展,就是“这里不香那里香”,能形成公司多个利润来源,避免一个行业完全影响公司整体效益的情况。

但实际上早在“被借壳”以前,湖北金环化纤业务的业绩已沉寂多年。2014年,湖北金环在营业收入6.9亿的情况下净利润只有1575万,这还是同比“大增”143%的结果。

2015年,以房地产业务为主的京汉置业纳入财报合并范围后,公司的营业收入立刻上升至24.13亿元,同年净利润为2.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5.10%。房地产业务逐渐成为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

当时有研报提到,公司做好了“明确在未来10年内成为一家健康产业开发运营商”的愿景和战略。业内专家也表示,重组后的京汉股份肯定会把经营重心放在房地产上。

对此,京汉股份直接用行动表态。作为一家根植京津冀的区域型地产企业,重组次年就在西部地区收购了一家地产公司。

嗯,2016年的房地产,真香。

紧接着,2017年、2018年与2019年,上市公司地产业务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74.93%、73.26%和72.77%。香饽饽的房地产业务已经成为公司的支柱业务。

成败房地产  京汉股份转型迷局

房地产业务没能带领公司腾飞发展。

2015年之后三年的财报显示,虽然公司摆脱了净利润亏损的不善状况,但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大环境下,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水平并不稳定。2016年、2018年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下降54%和49%,2017年营收增长率下降了34%。

图1:京汉股份2009-2018年净利润情况,数据来源:WIND

原因很简单,地产调控,风口没了,猪摔下来了。

这里金叔就不赘述地产行业的大背景了,还是看京汉股份的动作。

说京汉股份是“猪”,还是有一定的冤枉成分的。风口一变,嗅觉灵敏的京汉股份立马“刹车”了。2016-2017年储备少量地块后,2018年只拿了5幅地,2019年仅入手1幅地。

没有持续进行大量土地储备,看似控制了房地产主业的经营风险,但房地产业绩自然只能“啃老本”。财报显示,公司房地产开发业务营收从2016年的35.76亿直线下滑到2017、2018年的20亿出头。

于是,刚刚转型3年的“湖北金环”只能继续转型

近几年,京汉股份开始高喊“去房地产业务”。董事长田汉2018年更表示:“用5年时间,把地产业务降到30%以下”。公司是怎么转型的呢?

中信建投2019年7月研报(郑勇)显示:京汉股份目前正值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目标在两大板块都提供差异化、高附加值的产品。化纤方面,公司正在建设10万吨绿色新材料纤维项目,有望极大扩充产能并实现产品升级;房地产方面,公司目标向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布局养老村、养老机构等产品线。

所谓的“健康养老产业”,实际上是老调重弹。中信建投在2016年10月的研报(陈慎)就曾提到:公司积极扩张,转型提速,“将从一个单纯的住宅开发商转为健康产业开发运营商”...“彰显了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加快房地产主业发展的诉求”。

地产低迷后,京汉股份却又表示跟房地产“再见”,重拾了“双轮驱动”的招牌,公司的转型走起了“回头路”

有意思的是,2015年“借壳”当年,财报显示公司房地产业务营收17.45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72.3%;化纤实现营收6.5亿元,占公司营收比重为26.95%。对比前述2017-2019年的营收占比,和4年前的营收占比几乎一模一样。房地产的业务下滑了,收入占比还依旧,公司明显陷入经营困境。

图2:京汉股份2014-2019年主营构成,数据来源:WIND

转型的“口号”喊了五年,好像有什么变了,又好像什么也没变。

融资成本高企 上市公司陷资金困局

公司三季度报预告的亏损原因还有一个:“受融资环境影响,融资成本提高,财务费用增加等原因共同影响所致。

作为一家主营没能脱离房地产(花钱)还要回归化纤(花钱)的上市公司,“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公司难免陷入“经营不善-融资成本高-经营不善”的怪圈。反而越是不差钱的企业,银行越是上门送钱。

京汉股份重组更名后,公司负债总额和负债率大幅跃升至房地产公司常见水平:负债总额持续增加到百亿大关,负债率也长期保持在70%以上。债务高企,周转不灵,尽管如此,公司继续转型还需要更多钱。同时,维护股价,树立市场信心也需要钱。

图3:京汉股份上市以来负债情况,数据来源:WIND

为了筹钱,京汉股份招数尽出。

2019年8月15日,京汉股份的控股股东京汉控股、实控人田汉倡议:在坚持自愿、合规的前提下,鼓励京汉股份及其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全体员工积极买入京汉股份。在规定时间内增持且持有的员工,二者承诺将兜底8%的年化收益。截止9月3日,公司员工共增持京汉股份1660万元。

2019年8月20日,京汉控股将其持有的上市公司5.99%的股份转让给了海通证券的“纾困基金”,海通证券一跃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2019年9月28日,京汉股份调整回购方案,将1.5亿-3亿元的区间调整为1亿-2亿元,以便”集中资金加快战略转型、增强核心竞争力“。

2019年10月11日,大股东京汉控股部分解除质押股份再度质押,根据WIND数据显示,京汉控股质押股份比例已高达93.62%。

图4:京汉股份截至2019年10月11日大股东质押情况,数据来源:WIND

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员工轮番上阵,还请动了“纾困基金”,这一次的转型,方向对了吗?

金叔评论

虽然从2016年中报开始,京汉股份的除年报外的定期财报净利润均为亏损,但不能否认的是:京汉股份2015-2018四年年报净利均过亿,从未亏损。季报的亏损或许是上市公司的一种经营和财务手法,但京汉股份在2019年还能重温“旧梦”吗?

金叔认为,京汉股份的股价从2017年高点的26.94元/股,下跌到2019年10月11日的5.25元/股,整体跌幅达80.5%,已经给公司的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2015年的“跨界结合”并未给上市公司带来根本性的提升,任一行业均未能做大做强,反而两个行业在不同时期被视为了“累赘”,成了公司发展的“双刃剑”。

公司多年来的努力转型,但收效甚微,唱戏的“台本”始终离不开化纤和地产。同时这2个行业的周期性都很长,在目前经济背景下,公司转型的困局依然难解。这类看似“1+1”、双轮驱动的重组,投资者更需要谨慎背后可能隐含的发展困局。

近年来,监管机构已经重视“跨界并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对重组上市实行严监管,重点遏制“忽悠式”“跟风式”的盲目“跨界重组”,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更多投向有利于产业整合升级的并购重组,趋利避害,这样才能更好发挥并购重组的积极作用。

作者小传:金叔  券业怪叔叔/股市老司机/投资智多星  欢迎来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