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标特斯拉到业绩“腰斩”,“储能第一股”的麻烦不仅仅是董事长被立案

从对标特斯拉到业绩“腰斩”,“储能第一股”的麻烦不仅仅是董事长被立案
2024年05月22日 11:20 界面

文|华夏能源网

通信大佬韦在胜突然被立案调查,却震荡了整个储能行业。

华夏能源网获悉,5月19日晚间,户储龙头派能科技(SH:688063)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兴新”)公司董事长韦在胜被立案调查、留置的通知书。

韦在胜任董事长的派能科技,也是储能业内知名上市公司,成立于2009年10月,并于2020年登陆科创板,成为A股市场“储能第一股”。

董事长突然被立案,已对派能科技已经产生重大影响。公告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派能科技股价跌幅高达14%;截止今日收盘,派能科技股价报收于64.38元/股,下跌0.66%,总市值113.1亿元。

“储能第一股”,曾对标特斯拉

派能科技,曾是响当当的户储市场龙头。成立于2009年10月,专注于磷酸铁锂电芯、模组及储能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最早进入户用储能行业的企业之一。天眼查信息显示,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为其控股股东,占比45%。

派能科技主要股东(来源:天眼查)  

在海外户储市场,派能科技可以说是最早“吃螃蟹”的公司。早在2012年,派能科技就完成了电芯制造、BMS研发、PACK集成三大业务板块组建,2013年,储能系统进军国际市场。

彼时,包括阳光电源(SZ:300274)、上能电气(SZ:300827)、宁德系的新能安等当今户储龙头们还未充分认识到户储行业价值的时候,派能科技就已经在户储市场先人一步,做的风生水起。

到2019年,派能科技的锂电池储能系统累计装机已经超过2GWh。彼时的派能科技将对手直接锚定为国际巨头特斯拉和LG化学。

在2019年,全球自主品牌家用储能产品出货量的前三名分别为特斯拉、LG化学和派能科技,市占率分别为15%、11%和8.5%。

派能科技的主要市场在海外,产品远销欧洲、南非、东南亚、北美和澳洲等境外市场,欧洲第一大储能系统集成商Sonnen、英国最大光伏销售商Segen均为其客户。

历年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三年间,派能科技海外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 54.42%、71.42%和 71.22%。

2019年7月,A股科创板正式开市,科创型企业迎来登陆资本市场的好时机,趁着此前三年业绩的良好发展势头,派能科技开始谋划在A股上市。

不久后,2019年10月,派能科技迎来了新任董事长韦在胜。

大佬韦在胜,派能IPO的关键人物

韦在胜履新派能科技董事长后的一个重要任务,即推动派能科技的上市工作。

华夏能源网注意到,早在2016年,派能科技就已经由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完成了股改工作。

韦在胜,系通信行业大佬级人物,曾跟随中兴通讯(SZ:000063)原董事长、创始人侯为贵近30年。侯为贵于1985年南下深圳创办了中兴半导体,也是现今“中兴新通讯”的前身,是八十年代下海创业的新中国第一代企业家。

华夏储能此前报道,韦在胜毕业后就进入中兴系工作,曾在深圳市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中兴新、中兴通讯等公司任职,主要负责财务及投资管理等方面工作;2017年9月起至今,担任中兴新董事长;2019年10月至今,担任派能科技董事长。

韦在胜不仅担任中兴新董事长,同时担任派能科技董事长。另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加上派能科技在内,韦在胜担任法人的企业共有6家(其中1家已注销),包括深圳市中兴新云服务有限公司、海南兴航技术有限公司等;担任高管的企业有11家(其中4家已注销)。

接近中兴系人士告诉华夏能源网,中兴系的管理组织架构相对复杂,集团高层管理者同时在外部子公司任职,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韦在胜入主后,2020年5月,派能科技对外发布了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拟募集资金20亿元;9月3日,上交所披露派能科技首发获通过。12月30日,派能科技于上交所科创板正式上市,成为“储能第一股”。

两年后,伴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欧洲户储市场爆发,派能科技扩充的产能得以释放,发展迎来了新机遇,业绩一路高歌猛进。

数据显示,2021年和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0.63亿元和60.13亿元,同比分别上涨84.14%和191.55%,净利润分别为3.16亿元和12.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9%和302.53%。

韦在胜曾公开表示,公司能够发展得如此迅猛,一方面得益于侯为贵的战略前瞻,选对了行业,搭上了行业的顺风车;另一方面离不开中兴新这个大平台的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派能科技的控股股东,中兴新为派能科技带来了广泛的客户资源。此前其公布的招股书显示,派能科技是中兴通讯通信基站锂电池的核心供应商。仅2019年,中兴通讯子公司中兴康讯就为派能科技贡献了1亿以上营收规模。

龙头“落伍”,转型国内工商业储市场

在履新派能科技董事长之初,韦在胜就为公司立下在全球市场的目标:保三争二。

韦在胜表示,派能科技“与特斯拉的差距较远”,但“LG是我们要追赶的目标”。同时,他还指出了派能科技在全球市场有望超越LG的两大优势——电化学技术能力优势及成本优势。

然而,短短数载过去,储能行业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一方面,海外户储市场,派能科技迎来了强有力竞争对手,中国厂商卷向海外,市场格局迅速变化。

储能领跑者联盟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在户用自主品牌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出货量的中国企业排名中,派能科技位居第七位,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华为数字能源、阳光电源;在中国企业全球户用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中,派能科技排名第五位,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新能安、瑞浦兰钧(HK:00666)、鹏辉能源(SZ:300438)。

另一方面,国内储能市场已经全面开花。彼时海外户储行业增速迅猛之时,国内的储能市场还是荒蛮之地。如今,国内新能源装机飞速发展之下,储能已经卷成了红海,大型储能与工商业储能形成了两大市场。

与此同时,派能科技也面临严重的业绩下滑。数据显示,2023年,派能科技业营业收入为32.99亿元,同比减少45.13%,净利润为5.16亿元,同比下降59.49%,几乎双双“腰斩”。

更直接的反映是股价。在2022年户储市场在欧洲最火爆的阶段,股价也随之高涨,一度在当年8月冲上了509.51元/股的最高峰;此后,高光时刻不再,派能科技业绩整体下滑,到2014年初,已经跌至100元/股。

背靠中兴系的派能,未来靠什么“回天”?

实际上,派能科技已经开始发力国内工商业储能市场。近年来,一方面得益于峰谷电价的推行,一方面得益于新能源发电占比的增加,国内工商业储能正迎来蓬勃发展期。数据显示,2023年,派能科技工商业储能产品销售量较上年同期增加了58%。

派能科技称,将把握工商业储能发展机遇,加大国内市场投入,完善工商储一体柜产品,持续拓展多细分场景用户侧储能。

不过,转向国内市场的战略,暂时还未体现在业绩数据上。派能科技刚刚发布的一季度业绩继续严重下滑,今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400.04万元,同比减少99.13%;营业收入3.86亿元,同比减少79.05%。

对于下滑的原因,派能科表示,一方面,自2023年下半年至今,受到宏观环境变化,部分国家和地区补贴政策退坡,叠加海外下游企业去库存的影响,家用储能市场需求较上年同期增速放缓;另一方面,公司产品销售量下降,新增产线增加了折旧、摊销等固定成本支出。

今年以来,曾经叱咤海外的户储龙头们,纷纷加码工商业储能,希望“掘金”国内的蓝海市场。派能科技的新领头人,仍将面临长期的考验。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