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影院被申请破产审查,昔日“影投老二”何以至此?

大地影院被申请破产审查,昔日“影投老二”何以至此?
2024年06月21日 13:26 界面

文 | 雷达财经 莫恩盟 

编辑 | 深海

曾经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第二大影院投资公司的大地影院,如今沦落到了被申请破产审查的地步。

天眼查显示,近日,大地影院发展有限公司被北京觅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申请破产审查,案件由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办。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早在此次被申请破产审查之前,大地影院的关联公司便早已被各式各样的被执行人、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股权冻结、司法纠纷信息所缠身。

自2006年第一家影院在广东佛山开门迎客以来,大地影院的电影梦便正式启航。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大地影院持续加码对电影院的建设。除了自建影院,大地影院还花重金收购了橙天嘉禾旗下位于大陆地区的影城,并不断在影院内容新场景方面展开探索,将演唱会、大型赛事搬进影院。

巅峰时期,大地影投曾连续多年在影投票房排行榜中摘得亚军的荣誉,仅次于“行业老大”万达。然而,自2022年起,大地影投的排名不断下滑。到今年,大地影投在国内影投票房排行榜的名次已经跌到了第8名。

从昔日风光无限的知名影投巨头,到如今满是伤痕、被合作方和员工追着要债的“老赖”公司,大地影院的处境令人唏嘘。有分析认为,大地影院沦落至如今这般境地,一方面是因为当年收购橙天嘉禾旗下大陆影院的交易给公司的资金链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疫情给电影行业造成的重创也让大地影院经受考验。而大地影院所面临的挑战,还在一定程度上拖累到了其母公司南海控股的经营业绩。

大地影院被申请破产审查

昔日估值高达200亿元的大地影院,如今的日子并不好过。

天眼查显示,近日,大地影院发展有限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广东大地影院建设有限公司被北京觅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申请破产审查,相关破产审查案件经办法院均为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据大地影院官网显示,大地影院发展有限公司正是大地影院的主体运营公司。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07年1月,注册资本达2.14亿元,刘荣在该公司担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

雷达财经通过北京觅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官网了解到,此次对大地影院提出破产审查的北京觅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电影文化事业发展和服务的文化公司。

据悉,该公司主要为广大客户提供电影票在线购买、电子票在线购买及销售团体电影卡、电影兑换券等服务,并与全国多条院线旗下的近8000家影院有着线上线下合作关系。

雷达财经注意到,其实早在此次被申请破产审查之前,大地影院就已满是伤痕。天眼查显示,截至发稿,大地影院发展有限公司共有21条被执行人信息,累计被执行总金额高达4.79亿元。其中,该公司年初至今新增的被执行人信息有19条,仅6月新增的被执行人信息就多达4条。

与此同时,大地影院发展有限公司还有65条限制消费令,而身为大地影院发展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刘荣相关的限制消费令数量更是多达94条。

截至目前,大地影院发展有限公司有10条终本案件信息,执行标的总金额为606.62万元,未履行总金额为595.96万元,未履行比例达98.2%;该公司还有15条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未履行比例达100%。

而在公司卷入的328起司法纠纷中,大地影院发展有限公司担任被告的案件就占到了263起。具体来看,这些纠纷的案由主要涉及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租赁合同纠纷、劳动争议、买卖合同纠纷、劳动合同纠纷、劳务合同纠纷、承揽合同纠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等。

此外,大地影院发展有限公司还有十余条股权冻结信息,其持有的深圳汉巴可餐饮有限公司、大地影院管理有限公司股权数额不等的股份被冻结,执行法院均为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

除了大地影院发展有限公司自身外,大地影院发展有限公司对外投资的多个公司也存在各式各样的风险信息。

比如,大地影院发展有限公司100%持股的陕西大地影院建设有限公司,存在被执行人、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信息;其100%持股的重庆焕扬影院管理有限公司,存在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信息;其100%持股的大地影院管理有限公司,存在被执行人、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股权冻结、股权出质信息……

昔日“影投老二”,如今掉队明显

时间回拨至2006年,那是大地影院梦开始的时间。彼时,大地影院的第1家影院——大地影院佛山巴黎春天店正式开门迎客。从第一家开业的影院开始,大地影院便定位为全数字化影院,采用顶级放映设备,坚持走在技术的前沿。

仅仅一年之后,大地影院的第10家影院大地影院中山时尚城店便马不停蹄地朝观众们奔来。等到2011年,大地影院迎来了自己的第100家影院大地影院广州领好店。两年之后的2013年,大地影院的影城数量实现翻倍,达到200家。

2015年,为了更好地服务追求自由、时尚生活的电影族群,大地影院集团推出了高端影院连锁品牌自由人影城。据大地影院披露的数据显示,这一年,大地影院集团全年观影人次达7158万,含税票房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47%,在影院投资管理公司排名中稳居第二名的高位。

通过自建影城加速市场拓展的同时,大地影院的“野心”愈发膨胀,甚至动起了收购的念头。2017年1月,大地影院集团以人民币33.87亿元的价格全面收购橙天嘉禾娱乐(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所有的中国大陆地区影城。

同一年,大地影院还收购了福建省本土网点布局最多、最具规模的影城连锁品牌中瑞国际影城。等到2019年,大地影城家族又迎来了新的成员——悦影绘影城。

除了传统的电影业务外,大地影院还曾在业内首次提出"电影+"战略。2015年,大地影院与香港电影导演会、乐视影业及阿里影业现场战略签约,强强联手实现资源共享,用互联网思维共同打造影院生态圈。

2016年5月,阿里影业发布公告宣布,阿里影业通过旗下子公司认购大地影院10亿元人民币可转债。根据认购协议,在约定期限内,阿里影业可将债券本金转为对大地影院的股权投资。

除了资本合作,阿里影业还与大地影院签订了业务合作协议,双方未来将进行电影的营销推广合作,以及共同开发电影相关市场及相关电子商务业务。

2017年,大地影院正式启动“电影+创意文化”板块,先后在杭州、合肥、天津、厦门四地举办九场演唱会,打造国内首次影院专属音乐现场。

2018年3月,大地影院集团宣布正式启动“音乐me现场”,未来将选取全国热门城市举办各种形式的音乐娱乐演出。紧接着,大地影院再次探索影院内容新场景,于2019年与腾讯互娱达成合作,将国内外大型赛事观赛落地影院。

不满足于国内电影市场的大地影城,还将足迹延伸至海外。2021年11月,位于马来西亚的两家大地影院正式开业,这意味着大地影院集团正式拉开了海外拓展计划的序幕。

然而,本以为会迎来光明未来的大地影院,却在近几年的时间里逐渐走上了下坡路。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16年2021年,大地影投常年霸占影投票房排行榜亚军的位置,仅次于排在首位的万达影投。

但自2022年起,大地影投的排名便开始下滑。这一年,大地影投被横店影投反超,最终屈居第三。去年,CGV影投也将大地影投甩在身后,大地影投在榜单上的排名借此直接跌落至第4名。

进入2024年,大地影投仍旧没能重现昔日的荣光。在截至目前的票房统计中,大地影投的排名已下滑到了榜单第8名的位次。排在大地影投前面的玩家,除了上文提到的万达影投、横店影投、CGV影投,又多了星轶影投、金逸影投、中影影投、博纳影投等对手。

大地影院为何落得如今这般田地?

回顾大地影院的发展,其曾在2020年以200亿元的估值登上当年的《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从风头无两到如今这般窘迫,大地影院究竟经历了什么?

不可否认的是,当年席卷全球的疫情,曾给电影行业带来不小的影响。在公司的官网中,大地影院在“历史沿革”栏目中也提到了这个不可抗力因素,“2020年,新冠疫情导致影院停摆178天”。

尽管大地影院表示,“集团旗下各影城在疫情控制的第一时间积极复工复产,为我国电影行业复苏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在疫情的重创下,大地影院旗下的影院数量仍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据大地影院母公司南海控股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末,公司共有502家影院,分布在全国29个省份。截至2021年6月30日,南海控股在全国拥有466家影院,2950块荧幕。

雷达财经从大地影院官网获悉,截至2022年末,大地影院集团在全国拥有影院257家,银幕1709块,覆盖29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134个城市。

另据证券时报·e公司报道,“2022年,大地影院多地门店曾集中公告关门停业,并对会员退费做出妥善安排。但实际上,更多的大地影院是以悄无声息的形式被关闭”;“高峰期深圳一天闭店数量就超过10家”。

而据证券时报·e公司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13日,大地影院官方购票平台中,尚能正常购票的影院数量已降至163家,较高峰期减少近七成。

于外部而言,疫情导致影院停摆上百天,让大地影院的电影院业务遭受到了肉眼可见的损伤;而从公司内部来看,大地影院2017年豪掷重金的大手笔收购,也给公司后续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彼时,大地影院集团花费33.87亿元的代价将橙天嘉禾旗下所有位于中国大陆地区的影城收入囊中。据悉,橙天嘉禾当时在中国大陆一共拥有76家影院、531块银幕,覆盖全国36个城市。此次收购完成后,大地影院集团在全国的影院数量将增加至426家,银幕数也将增至2442块。

不过,在部分人看来,大地影院这笔买卖算不上划算。一方面,当时大地影院给出的价格,远超收购标的所属上市公司橙天嘉禾集团的总市值。

另一方面,橙天嘉禾影城的经营业绩表现平平。据交易案披露的未经审核财务数据,橙天嘉禾影城2015年度和2014年度总营收分别为9.96亿港元、8.17亿港元,亏损分别为1.68亿港元、2599万港元。截至2016年6月30日,橙天嘉禾影城综合资产净值仅为631.6万港元。

由于橙天嘉禾影院主要布局在一二线城市,而大地影院主要以二三四线城市为主,大地影院希望通过此次收购让二者形成良好的补充,进而完善自身在全国市场的布局。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事情并没有大地影院预想得那般顺利。据南海控股此前发布的2017年年报显示,刨除一次性关店损失,减值计提及会计估计调整的不利影响,大地影院在当年盈利7640万港元,而橙天嘉禾则创下6930万港元的亏损。

南海控股对此表示,收购橙天嘉禾帮助公司稳固了在影院终端市场的规模优势,但并没有在当期取得理想的营收回报。基于此,南海控股计划在2018年对橙天嘉禾的收入结构进行优化,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力争扭亏为盈。

有分析认为,大地影院原本欲借收购橙天嘉禾旗下大陆影院形成协同效应和整合效益,提升经营效率,但这笔耗资不小的收购却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大地影院的资金负担。再叠加疫情的原因,大地影院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进而导致了越多越多问题的爆发。

由于近些年在经营方面面临的困境,大地影院旗下的部分影院还因拖欠租金、薪资发放与物业方和员工等产生各种纠纷。而身陷各种纠纷的大地影院,资金状况也不容乐观。

据浙江省德清县人民法院2023年8月的一份执行裁定书显示,法院查控了大地影院发展有限公司名下银行账户,无余额可供执行,公司名下车辆已登记查封,名下无不动产、有价证券、网络资金、股权等信息。主要运营大地影院旗下橙天嘉禾品牌影院的大地影院(集团)有限公司,名下亦无财产可供执行。

大地影院身陷窘境的同时,其母公司南海控股的境况也不是十分乐观。2021年上半年,南海控股录得期内亏损5.7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5.3亿港元,而上年同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3.10亿港元。

2022年3月,南海控股曾发布公告称,与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亏损约25.3亿港元比较,集团预期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将可能录得亏损约30亿港元至34亿港元。

在谈到亏损原因时,南海控股表示,一方面,房地产开发分部受房地产开发周期性影响,收益同比降低;另一方面,集团对文化与传播服务及创意商业分部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商誉减值拨备合计约11亿港元至13亿港元。同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中国部分地区持续反复,影院行业受其消极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与传播服务分部的收益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自披露2021年中期报告后,南海控股便再未如期披露包括2021年全年及后续2022年、2023年相关业绩的定期报告。去年11月,南海控股甚至还被取消了港股上市公司的身份,从港股黯然退市。

如今已满是伤痕的大地影院,未来将如何应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挑战?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