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天地到张园,上海城市更新如何一案一议?

从新天地到张园,上海城市更新如何一案一议?
2024年09月27日 21:51 界面

界面新闻记者 | 黄景源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9月27日,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开幕。

建筑设计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设计产业之一,这两年,世博文化公园、上图东馆、上博东馆等一批地标建筑相继落成,蟠龙天地、上生新所等一批城市更新项目也成为热门打卡地。

在当日举行的“国际建筑设计城市更新高峰论坛 ”现场,多位嘉宾探讨了上海建筑设计、城市更新的新路径、新模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常青认为,在城市土地开发趋于饱和,再开发成本不断攀高,投资“红利”大幅缩少等后工业时代表征的作用下,中国的城市更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难,到了转换方向和途径的关口,即从求速逐量的新旧替代性开发,走向求稳重质的现状适应性再生。

常青解释称,所谓“适应性”包含四大要素,一要适应建筑遗产的法律身份;二要适应业态的内生需求;三要适应风貌的可识别性;四要适应对非保护类建筑的“留改拆拼”。

以上海石库门里弄为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模式:第一种为步高里为代表的“标本保护模式”;第二种为田子坊为代表的“保留活化模式”;第三种为建业里为代表的“留改拆建模式”;第四种为新天地为代表的“肌理延续模式”。

常青提到了上海张园的石库门里弄活化工程,该项目采用“顶升平移技术”开发地下空间,解决了地块的停车问题,也为文旅观光提供了有利条件。

不过常青也指出,上海以老城厢残留石库门里弄为代表的居住型老旧地块,许多已人去屋空,凋敝凌夷,成为上海城市更新的瓶颈。

常青建议,组织者、建设者、投资者和设计者,首先要在哪些应当保留、改建,哪些需要翻建、添建,哪些新旧要素可以拼贴共生等问题上达成共识,摒弃一刀切,倡导一案一议,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城市更新中取得新突破。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在2000年以前建设的老旧小区有40亿平方米,老旧厂区也有大量需要更新再生的项目,超过5万个城中村也亟待改造。

以上海为例,截至去年底,上海全市城镇既有住房建筑面积超过7.6亿平方米,大量房屋开始步入“中老年”。今年上海城中村原改造目标为认定10个项目;截至8月底,已认定项目8个,占原计划的80%。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推动城中村改造提速扩容的新要求,年度目标进一步提高至21个,目前具体任务已落实至相关区。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资深总建筑师刘恩芳认为,城市更新涉及多方利益主体,也存在长期可持续运营的现实问题。为此,她建议,从早期策划到建筑设计及后期运营,要形成系统架构;此外要注重城市文脉的传承和发展;还要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创新模式转变,“AI可能是对设计的挑战,但不是对建筑学本身的颠覆。”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博导顾祥林从技术的角度,为城市更新提出建议。

他认为,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历史建筑的性能,通过严谨科学的检测和技术评定,检测建筑结构钢筋锈蚀程度、材料强度等,在此过程中,人工智能、大模型能更好帮助技术人员更好得识别已有数据的可靠性。

“智能技术会改变工作范式,我们要重塑土木工程里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为建筑保护更新提供切实可行的创新性解决方案。”顾祥林说。

重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资深首席总建筑师徐千里认为,当前,部分城市更新项目,只是简单聚焦在环境、形象和物质空间的改观层面,甚至把更新当做某种炫技表演,无视城市发展内在规律。

徐千里指出,由于不同的规模、背景和属性,城市更新主要涉及旧城区再开发更新、城中村改造、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老工业区和产业园区的转型再开发,城市滨水区的更新与再开发,还有用地性质和功能的转换以及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修补等类型。各地要因地制宜运用多种途径和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和更新改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