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杨志锦
界面新闻编辑 | 江怡曼
央行9月29日晚间发布新闻稿称,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三季度(总第106次)例会于9月25日在北京召开。此前二季度例会于6月25日召开。
三个月来,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际上美联储已开启降息,国内由于主要经济指标走弱,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已陆续推出,三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定调也出现多个重大变化。
1.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进入降息周期
对于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二季度例会表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强,通胀出现高位回落趋势但仍具粘性,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有所分化。
三季度例会调整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多,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强,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主要经济体经济表现有所分化,货币政策进入降息周期。
今年9月美联储降息50BP,由此开启降息周期,再叠加中国一揽子增量政策已推出,人民币汇率近期涨幅明显,9月30日在岸人民币汇率在7左右徘徊,相比美联储降息前升值900BP。
央行行长潘功胜9月24日在国新办发布会表示,除了日本央行之外,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都进入了降息周期,美元升值的动能减弱。美元指数整体回落,8月以来美元指数下跌了3%,目前在101左右徘徊。随着国内外货币政策周期差的收敛,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外部压力明显减轻。
贬值压力下降后,三季度例会对汇率的定调篇幅略有减少。此次会议表示,强化预期引导,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2.提振物价的诉求更强烈
去年以来,物价低位徘徊,一些价格指标负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PPI同比下降1.8%,连续23个月收缩;CPI同比上涨0.6%,连续第7个月上涨,但都低于1%;GDP平减指数连续五个季度为负值。
据界面新闻记者梳理,货币政策委员会已连续多个季度提及物价:2023年二季度例会提出“关注物价走势边际变化,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2023年三、四季度例会提出“促进物价低位回升,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2024年一、二季度例会提出“促进物价温和回升,保持物价在合理水平”。
而此次例会提出“促进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对提振物价的诉求更强烈。潘功胜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人民银行在设计货币政策工具调整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考量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支持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第二个因素是价格层面的,也是在设计货币政策工具中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要推动价格的温和回升。
按照央行前行长易纲的说法,CPI在2%-3%之间是一个黄金区域。如果太低,低于1%靠近0左右,会有通缩风险;太高,就会担心有通胀的风险。当前CPI离这一区间还有差距。
实践中,低物价将为货币政策的宽松操作提供基础,同时货币政策宽松操作也会支持经济增长、提振物价。近期7天逆回购利率降息20BP,有助于刺激需求、提升物价水平。
3.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展国债买卖,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
在回顾工作时,三季度例会表示,优化完善货币政策框架,综合运用利率、准备金、再贷款、国债买卖等工具,切实服务实体经济。相比二季度例会,此次运用的工具多了“国债买卖”。
究其原因,央行8月已启动国债买卖工作。8月30日,央行公告称,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相关要求,2024年8月人民银行开展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买入短期限国债并卖出长期限国债,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为1000亿元。
在部署下一阶段工作时,三季度例会称,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展国债买卖,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
从公开信息看,央行9月份仍在卖出长债。9月5日起,“24续作特国01”和“24续作特国02”开始在二级市场上有卖盘报价甚至是成交。据此可以推测,央行已向部分一级交易商开始卖出长债。但买入国债的信息尚不清晰。
“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首次出现于今年一季度例会,二季度例会、三季度例会再度重申,其背景在于今年长债收益率下行过快:Wind数据显示,10年国债收益率由去年底的2.56%下行至9月20日的2.04%,下行了52BP,同期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下行了68BP。
“前期中国国债利率下行,有人民银行通过政策利率引导市场利率下行的因素,也有前期政府债券发行供给偏慢的因素,还有一些是中小市场金融机构风险意识淡薄、推波助澜、羊群效应的因素等。目前,中国的长期国债收益率在2.1%附近徘徊,国债收益率水平是市场化形成的结果,人民银行尊重市场的作用。”潘功胜9月24日在发布会上表示。
潘功胜还表示,利率风险是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美国硅谷银行的风险事件启示我们,中央银行需要从宏观审慎管理的角度,观察、评估市场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弱化和阻碍风险累积。
9月24日的发布会宣布一系列政策后,债市已大幅回调。数据显示,9月29日10年期、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为2.25%、2.44%,分别相比9月23日上行21BP、30BP,市场也高度关注债市是否会再次出现“理财赎回—债市下跌”的负反馈。
招商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张伟表示,目前理财破净率还偏低,居民和企业净赎回压力有限。债市杠杆率不高,因而去杠杆的压力也不大。银行配置盘在8-9月保持谨慎,并未大幅加久期,而在债市调整的时候,预计银行自营将会加大配置力度,从而起到稳定债市的效果。
4.落实增量货币金融工具
三季度例会提出,有效落实好存续的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推动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新设立工具落地生效,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二者是新推出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其中,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通过资产质押,从中央银行获取流动性。具体而言,前述机构可以使用其持有的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作为抵押,从中央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流动性资产。
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并非央行直接向企业发放贷款,而是通过激励相容机制,引导21家全国性银行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发放优惠利率贷款,用于回购和增持股票。中央银行将向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提供的资金支持比例是100%,再贷款利率是1.75%,商业银行对客户发放的贷款利率在2.25%左右。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央行创设的两个新工具将较为直接地引导资金流向股票市场,为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的股票调仓、增持提供便利工具,为长期资金进入股票市场提供支持性工具,预计有助于提升投资者信心,增加市场风险偏好,维护资本市场更加稳健、高质量发展。
三季度例会还提出,充分认识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着力推动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9月29日,央行发布完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有关事宜的公告,明确11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在与商业银行市场化协商调整房贷利率加点幅度的同时,也可协商调整重定价周期。同时,央行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关于批量调整存量房贷利率的倡议》,明确各商业银行原则上应于2024年10月31日前应统一对存量房贷(包括首套、二套及以上)利率实施批量调整。
批量调整后,借款人存量房贷利率原则上将降至不低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30个基点,即“LPR-30个基点”。这意味着借款人存量房贷利率原则上将降至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不低于“减30个基点”,北上深二套及以上存量房贷需考虑当地政策下限。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