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对待你的钱,行为经济学道出了真相!

好好对待你的钱,行为经济学道出了真相!
2017年10月18日 14:37 心理学与阅读

经济学教材奠基人保罗·萨缪尔森曾说过:“在人的一生中,你永远都无法回避无情的经济学真理。”经济学就在我们身边,你不学它也围绕着你,纠缠着你,摸清了套路,你的人生会更加幸福和美好…

来源:经济的常识(ID:jjchangshi)原创首发

先来看看这几个小故事:

· 一秒说出球的价格

老师问:“假设一只球拍和一只球总共1.10美元,球拍价格比球贵1美元,球的价格是多少钱?”据说超过一半的学生给出的答案是0.10美元!

然而如果真是这样,球拍和球的总价应该是1.20美元才对,只有花点时间仔细考虑之后,你才会得到0.05美元这个正确答案,即:球拍价格1.05美元,球0.05美元。这两种答案展示了两种思维的不同,即:非理性思维和理性思维。

行为经济学之父丹尼尔·卡尼曼指出:人的行为常常表现出非理性!

· 你会如何选择?

假如你面临了这样一个投资选择,有这样四种前景,你会选择哪一种?

A有33%的机会赢得2500美元,66%的机会赢得2400美元,1%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

B肯定得到2400美元。

C有33%的机会得到2500美元,67%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D有34%的机会赢得2400美元,66%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

实际调查发现,18%选择了A,82%选择了B,83%选择了C,只有17%选择了D

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指出:当从较好处境沦落到较糟处境时,我们会受到较大伤害,这比从较差处境中得到改善要糟得多!

这说明人们更担心遭受损失而不是获取收益!

· 爱好收藏的经济学家

曾有一位爱好红酒收藏的经济学家不肯以每瓶低于100美元的价格出售自己收藏的一瓶红酒,但同时也不愿意以高出35美元的价格再买一瓶同样的红酒。这样让他损失了每瓶65美元的利润。

今年刚刚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认为拥有某种东西的人会把放弃对它的所有权视为痛苦(损失),而买主会把得到这个物品当做开心的事!

· 同样都是100元

第一种情况:假如你准备花100元去看一场电影,可是路上你却丢了100元钱,你还会继续买票去看吗?

第二种情况:假如你提前花100元买了一张电影票,去看的路上你把票丢了,你还会重新买一张票吗?

损失同样是100元,可是调查会发现,第一种情况下,人们普遍还是会再买一张票;而第二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会放弃,为什么呢?

这就是理查德·塞勒获奖的部分原因,他提出了“心理账户”的概念,这也体现了行为经济学的魅力所在!

心理帐户是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于消费者心理帐户的存在,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

人们通常把不同的财富下意识地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不同心理账户中的财富在心理上是“不等价”的。

因此,上例中,我们把钱和电影票归到了不同帐户,分别是“现金”账户和“电影票”账户,两者是相互独立的。

丢了钱是“现金”账户受到损失,所以并不影响“电影票”帐户,因此大家还是会选择花钱再买票进场。

丢了票再买,等于在“电影票账户”中付出双倍价钱,超出心理预期。心理会产生用两份的钱只买到一次体验的想法,想一想心理会更不舒服!

显然,心理账户并不是一种非常理性的行为,然而人通常不会把所有的财富都放在一个大账户中管理,因为这会耗费大量的心理资源,心理账户可以说是一种心理捷径。

传统经济学告诉我们,“沉没成本不是成本”,不应该影响进一步的选择。但是,如果存在着心理账户,那么沉没成本就会严重制约进一步的选择行为。

在了解了心理账户之后,我们可以做一些有意识地调整,适当避免“心理账户”陷阱,让自己在对待钱这个东西上更加理性。

行为经济学就是这样一种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点的经济学,对人们的实际生活有重大的作用,并且你会发现它是一门特别有趣的学问!

来源:经济的常识(ID:jjchangshi),转载请注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