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长大,不结婚也不生孩子”:看了上海9岁中产女孩真实一天,才明白恐婚恐育的年轻人

“我长大,不结婚也不生孩子”:看了上海9岁中产女孩真实一天,才明白恐婚恐育的年轻人
2022年06月15日 16:55 亲子微时光

作者丨小树妈妈

来源丨成长树

ID丨chengzhangshu9

这几年媒体上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就是:

现在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结婚了、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了?

我跟身边的90后、00后们聊天,也发现不少人有这种想法。

但是怎么也没想到,现在的10后,竟然也有很多已经下定决心要不结婚、不生小孩。

上海的9岁的小女孩雯雯,就是其中之一。

她在纪录片《了不起的妈妈》中,对着摄像机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我妈恨我外婆,为什么要生出她。

我又恨我妈妈,为什么要生我。

在镜头面前,她用“恨”这样极端的字眼,表示对母亲的不满。9岁的小姑娘,还表示以后不会结婚不会孩子。

看到这句话,可能很多人会下意识的认为:是不是雯雯妈给的爱不够?

恰恰相反,雯雯的妈妈宝妮,是一位全职妈妈,24小时绕着孩子转。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自己是女儿的秘书长,是老公的小助理,压根没有自己的生活。

同样作为母亲,看到有人费劲心力养育孩子,却得到这样的结果,心里不免百感交集。

但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好像又能理解她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抱怨。

孩子说这样的话,其实没有别的原因,实在是太累了。

雯雯的父母给女儿规划了一条音乐路线,学的是小提琴。

他俩计划着让孩子考上音附小,只要考上,未来十年就不用发愁了。

这样的人生规划,听起来是不是美好是不是?

跟大家科普下,上音附一直被誉为“音乐家的摇篮”。去年在全国,它只招收7个小提琴专业学生,说是千军万马走钢丝也不为过。

想要上这样的学校,就得付出常人想象不到的努力。

为了备考,雯雯现在对应的放弃了一些学业,只上半天课。

白天,她要上各种专业课,练8、9个小时的琴,晚上又要补作业。

这样的强度,不要说孩子,成年人都未必坚持得下来。

9岁的雯雯,自然也有过想放弃的时候,但宝妮却一直咬牙坚持着。

有一次,孩子练到崩溃,问她:

“休息五分钟可以吗?”

“不可以!”

“为什么不可以?”

“做作业就是休息!”

除了高强度的训练之外,宝妮的严苛,更让雯雯无所适从。

孩子曾经跟采访者“告状”:妈妈的执教棒,已经打断24根了。

练琴不顺利的时候,宝妮用它来打沙发、打地板,打孩子的手心。

很多父母不明白,为什么生活条件好了,患上抑郁、空心病等心理疾病的孩子却越来越多。

雯雯和宝妮的故事,从其中一个角度,为我们揭示了答案。

正如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说的: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和宝妮一样,现在很多父母都信奉着这样一句话:

孩子,我宁愿欠你一个快乐的童年,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

为了孩子将来能过得好一些,很多父母选择把孩子早早推上人生赛道,奋力向前。

但童年不曾快乐的孩子,长大即便再优秀,也很难有幸福感。

比如雯雯,却在为那个看不见的未来奔波,压抑着自己的天性。

她的内心已经积压了太多的委屈、不满和愤怒,最终只能演变成对妈妈的“恨”,爆发了出来。

虽然我并不认为,只要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就足够了。

学会吃苦、努力、自律,也是孩子成人必不可少的品质。

某种程度上看,这两者似乎是对立的,但如何取舍、平衡,正是我们作为父母要做的功课。

完全偏向一方,都会给孩子的身心和未来,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在纪录片里,还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

雯雯曾经跟采访者说:(等我长大)我就再也不结婚,不生小孩了。

为什么一个10岁都不到的孩子,就会这样的念头呢?

这还要从雯雯家的日常说起。

为了孩子有个好前途,不光是宝妮全职在家,全家人都各司其职,严阵以待:

孩子姥姥每天要坐一个小时地铁,专门给女儿一家做饭。

奶奶是退休的大学教师,就负责去学校记录孩子的作业。

还有爸爸,负责工作挣钱,给孩子赚不菲的专业课经费。

《中国式付出》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过度的牺牲不是爱,而是不能承受的负担。

是的,虽然在镜头前,从来没有人跟雯雯强调家人的付出和牺牲。

但全家人把所有重心都放在自己身上,孩子本身是会有感觉的。

她在感恩的同时,也会对家人产生浓浓的负罪感和愧疚感。

这种感觉,又会在父母因为自己吵架的时候,被无限放大。

雯雯的爸爸老杨就非常不认同妻子的鸡血教育,甚至曾当着孩子说出了“离婚”的字眼,摔门而去。

可想而知,当孩子处于风暴中心,那种紧张焦虑,自责内疚,该有多深。

在雯雯身上,我们似乎也能找到这届年轻人“恐婚恐育”的原因。

心理学家陈默曾分析过: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来到世界上,就有6个人把自己捧在手心里。

人又有一种本能,谁对自己好,他就要报恩。

所以这样的生活看似幸福,也让孩子背负上了沉重的情感负担。

孩子只想着,如何去回馈父母,才能不辜负父母长辈的付出。

他们很清楚的知道:婚姻和生育都需要承担责任,但自己实在没有多余精力去考虑这些,只能敬而远之。

还有一重原因,就是他们不想自己的“悲剧”,再发生在孩子身上。

是的,面对家人的付出,孩子的心理压力极大,但又不敢直接说出来,选择压抑自己。

等长大到了适婚适育的年龄,他们可能会下意识的想:

不要结婚了吧,万一自己承担不了婚姻的责任呢?

不要生孩子了吧,万一自己的孩子也遭遇同样的困境?

故事的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雯雯如宝妮所愿,考上了上音附小。

只看结果,孩子上岸了,这样的养育似乎是成功的。

但其中也有很多地方,引起我们深思和探讨。

面对妻子的高压教育,老杨曾经问宝妮:你培养女儿是想干嘛?是想证明点什么吗?

在他看来,妻子做了全职妈妈,培养女儿就成了对方唯一的KPI。

但我想,为人父母,难免都有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宝妮对孩子的过度养育,更多也是由于一种危机意识。

宝妮出生在普通职工家庭,父母经历过下岗潮,小时候和现在的生活肯定有不小的差距。

作为过来人,宝妮知道自己是幸运的,但女儿未必也能同样幸运。

这种对孩子未来的担忧,才让她选择孤注一掷,给孩子增压。

从短期内看,这样的教育见效了,但未来孩子一定能如宝妮所愿吗?

答案未可知,但它的确留下了很多隐而未发的雷,比如孩子面对人生的痛苦底色,夫妻关系岌岌可危,还有全家人的神经紧绷。

我不禁想起,那个“别人家的孩子”王猛。

他从小照着父母的意愿,成绩优异,是四川某市高考理科状元,考上北大,又去美国知名大学读研究生。

但就是这样一个孩子,长大后拉黑了父母,写下了一万五千字的长文,和家庭决裂。

他的故事,不禁让我们反思:我们养育一个孩子,目的到底是什么?

在孩子诞生之初,其实我们想的都是:只要孩子健康幸福就好了。

只是走着走着,我们就难免会忘记初心,让孩子照自己的设想打造。

什么是好的教育,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但别忘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他的人生路,最终还是要自己去闯、去摸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