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牺牲感”,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灾难

父母的“牺牲感”,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灾难
2022年06月29日 16:55 亲子微时光

如果「鸡娃」们最后成了普通人,家长能接受吗?

这个问题在知乎上引来了150w+网友的关注。

评论里看到有人这样说:

早就知道我的孩子就是普通人啊,他要是天才我还鸡娃干嘛?

还有人说:

一年赚两三万是普通人,一年赚二三十万也是普通人,鸡娃不过是为了让孩子离一年两三万的生活远一点,离一年二三十万的生活近一点罢了……

在这些家长的回答里,我看到是一些父母在抚养孩子过程中强烈的牺牲感。倾尽一切鸡娃,不就是为了让孩子不普通吗?在节目《灿烂的前行》中演员乔欣就发出这样的灵魂拷问:父母对待孩子的爱是这么的势利的吗?难道一个成功优秀的孩子,才值得被爱,普通、平庸就不应该是父母的孩子吗?父母对孩子应该是无条件的爱,而不是把自己的寄托强加到孩子身上。

父母爱子为之计深远没错,但不是用牺牲感来绑架孩子,要求回报。

北师大教育学部讲师程猛,从2014年读博开始,同其他研究人员一起累计收集了130多万字的农家子弟自传和访谈转录。

他们发现这些孩子很清楚家人的付出和牺牲,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真的成为一个读书的料,像一个苦行僧那样自制和专一。

“学习对他们来说不只是一种个人事务,而是一种道德事务”

家人的牺牲给他们带来的更多是一种愧疚感。

程猛在演讲中讲述了一个农村孩子的故事:

一位重点大学女博士,每年开学的时候,就是她最担心的时候。

父亲原本是烟民,为了省钱供孩子上学,他把烟都戒了。

父母做出的巨大牺牲,让孩子产生强烈的内疚。

这让他们觉得家人付出的巨大牺牲都是被迫做出的,好像出生在这个家庭就是自己的原罪。

曾看过一份关于全球教育支出的调查报告:

小学到大学的教育花费上中国香港以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13.2万美元,高居榜首。

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分别以7万、 5.6万、4.3万美金位列第三,第五和第六。

在教育问题上,中国父母又一次碾压了世界,可即便如此,仍有超出七成的中国父母,担心自己还没有为子女做到最好。

报告还显示超出80%的家长已经做好为鸡娃的成功做出牺牲的准备,超出1/3的中国家长,几乎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个人时间。

好像要培养一个不普通的孩子,家长就必须牺牲和无条件付出。

可父母的付出和牺牲,不一定就能换来孩子光明的前途和翘首期盼已久的好日子,相反还会造成很多亲子关系间的困局。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

“任何一个超过孩子承受范围的复杂挑战,都有可能给他们造成不小的内心打击。”

很多父母试图无条件付出,又觉得孩子亏欠了自己,于是总在自认为教育的最好时机告诉孩子“父母不容易”。

可是父母并不知道这些脱口而出的话,将会对孩子产生恒久的影响。

教育短片《茉莉的最后一天》中,主人公茉莉的妈妈在结婚后,辞掉了高校教授的工作,全职在家照顾孩子,还不断地借此绑架茉莉。

茉莉表现优秀时,她没有肯定反而对孩子说:没有我你能有今天吗?

当茉莉喜欢的专业与她有所冲突时,她对孩子说为了你我放弃大好前途,你却不争气,如果不是为了你,你以为我愿意吗?

他用自己的牺牲感去绑架孩子,试图将孩子控制起来。

而茉莉也在他的捆绑和压迫中逐渐失去了自我,剩下一具破碎的空壳。

茉莉说她对家人的感情很复杂,她恨,但又清楚地明白自己不应该恨。

长期的情绪拉扯中茉莉深陷抑郁,最终毫不眷恋地爬上天台,纵身而下……

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从不怀疑父母对子女无条件的爱,但牺牲不是爱,是一种盲目。

父母一直认为自己深爱着孩子,可在茉莉生命结束前的最后一刻,她的念头却是:反正也没有人爱我,可悲的没有人爱的林茉莉,再见!孩子等着父母的一句道歉,可父母却在等孩子说谢谢。

生育孩子其实是父母的选择,养育孩子是父母的义务。

一个整天在孩子面前标榜自我牺牲的父母,难以换来孩子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爱。

父母的爱有多沉重,孩子就被压得有多痛。

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

“一切都为了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让他背负这一切,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

深以为然,父母不把自己背负在孩子身上,孩子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1.别做委屈的父母

作家李柳楠原本拥有品学兼优的一儿一女,但突然有一天孩子们都对她说:不想上学了。

两个孩子相继退学后她很痛苦,她对孩子们吼道:

我做错了什么?我是怎么拉扯你们长大的?想去的地方没去,想吃的东西也没吃,想穿的衣服没穿,想买的东西也忍住不买,这一点你们应该比谁都清楚啊!

长期遭受妈妈情感勒索的孩子们也终于爆发了:

谁叫你这么过的?不是你自己喜欢才做的吗?妈妈要去玩时我什么时候抓着你不放了?要买东西时我抢走你的信用卡不让你买吗?

付出感和牺牲感除了让亲子双方心里倍感沉重之外,其实毫无意义。

生孩子疼不是孩子的错,赚钱辛苦也不是孩子的错,孩子真的不需要为这些而满怀愧疚感。父母希望孩子听话,懂事,这本身是美好而温暖的词,它代表着养育过程中,孩子对我们情感和情绪的用心回馈。心理学家表示:压力和内疚感不可能变成儿童内在的需求,听话或懂事不过是一种假象,背后是孩子心理功能的失调;

因此这些经历不但不能转化为经验,还会根本性的损坏孩子的心理健康。

真正的懂事和听话,应该是孩子发自内心的共情和体谅。

用牺牲感和付出感捆绑来的被迫的懂事,是孩子为了得到爱和关注的委屈求全。

父母一旦开始用牺牲感和付出感来捆绑孩子,父母也会感受不到养育孩子的快乐。

2.放弃绝对公平

很多时候在我们付出的时候,我们在追求一种绝对的公平。

也就是说我做了什么,你也要回报我什么。

我卯足了劲鸡娃你就不能成为一个普通人,甚至你还需要成为一个卓越拔尖的人来回报我。

如果孩子没有回报父母,或者回报没有达到父母期望的高度,那么孩子就被钉在了无形的耻辱柱上,扣上了一顶不孝顺的帽子。

当父母自居在付出者的角色上跟孩子相处时,亲子双方就会不知不觉变成了一种对立的关系。

这样的对立状态中父母能感受到的只有委屈,而孩子感受到的则是无以为报的压力。

放弃追求绝对公平,亲子关系才能步入正常的轨道。

3.课题分离

曾看到过一个短视频,一名初三的男孩叫李楚豪,父母从小离婚,他跟着妈妈生活,妈妈带着他搬离农村老家来到城市生活。

学费,生活费,住宿费每一笔庞大的开支都压得妈妈喘不上气。

为了让孩子在城市生活下去,为了多赚一点钱,她在足疗店做过按摩师,在酒店当过服务员,实在入不敷出的时候,还会放下脸面四处借钱。

讲到这些,孩子流下了眼泪。

他对妈妈说:

求求你了多补补身子,多买几件好点的衣服,我自己能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我不会羡慕那些有钱的孩子,因为我知道我有一个特别爱我的妈妈。

而妈妈却回答:

“这10年里在外人看来都认为妈妈过得很辛苦,但其实妈妈过得一点都不辛苦,因为妈妈有你。

请你永远记住一句话:

你是一只快乐的小鸟,你不属于我,你属于你自己,你属于蓝天,好吗?”

就如李楚豪的妈妈,抚养孩子很辛苦,其实是自己的课题;

如何回报父母的付出,成为一个优秀与否的人,是孩子自己的课题;

每个人只应该分别就自己的课题工作。

一个好的家庭系统,一定是家庭成员在共同成长。

这就意味着,每一位家庭成员都要学会认领和完成自己的功课,同时做好不去干涉和妨碍他人的功课。

过度牺牲的父母不但做不好自己的功课,相反还影响到了他人的工作。

如果把很多存在感刷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有诸多期待和要求,那么这个孩子的快乐和价值就会被扼杀。正如苏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一书里提到的:被家长情感勒索的孩子会陷入突如其来、有苦难言的窘境。成熟的父母,应该是懂得为自我负责,而不是让孩子承担,或者引起孩子的罪恶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