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差2分无缘清华,母亲不甘请求重查试卷,卷上11字却让其彻底清醒

高考差2分无缘清华,母亲不甘请求重查试卷,卷上11字却让其彻底清醒
2022年06月29日 16:55 亲子微时光

这几天,2022年高考陆续出分,牵动着1000多万考生的心。

考试卷面的分数,将决定他们何去何从的命运。

71年前,有一名考生,只因2分之差就和中国顶尖学府清华失之交臂。

可他却欣喜不已。

这2分,是他违背父母之命的反叛,更是想做回自己的决心。

他就是梁从诫,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家林徽因和中国近代建筑之父梁思成的儿子。

身为名门之后,梁从诫自打出生就被寄予厚望,就连名字也是为了致敬宋代大建筑学家李诫。

在父母的悉心培养下,梁从诫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学习成绩优异,对绘画有着极浓厚的兴趣,在建筑学上也有过人的天赋。

后来,梁思成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大家都希望他子承父业,走上和父母一样的道路。

然而高考结果出来后,林徽因难以置信:差2分才能上清华合格线?怎么可能?

因为怀疑阅卷有问题,她要求复核试卷。

结果翻到试卷结尾,儿子写的一句话让她震惊:

“我不喜欢建筑,我喜欢历史。”

万万没想到,这便是梁从诫失分的真相。

一直以为自己规划的路,最合适儿子,却忘了,真正能做决定的,应该是儿子自己。

放下执念谈何容易,可为了儿子,林徽因和梁思成选择“放手”,尊重儿子,鼓励他报读北京大学历史系。

从此,中国少了一名“建筑大师”,却多了一位“历史学者”。

往后多年,凭借对历史的热爱,梁从诫积极参与保护中国文物的活动中,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读完梁从诫的故事,内心不禁感慨万分:

都说成就孩子的,是父母的苦心经营和守望。

可“放手”,何尝不是对孩子最大的祝福呢?

只是和梁从诫比起来,有些孩子就没那么幸运了。

几年前看过这样一个新闻。

广东男孩阿满,从小文静乖巧,喜欢写字和画画。

兴头一起,连墙壁也成了他作画的场地。

可父母认为写写画画没出息,不同意他读美术学院的决定,还擅自做主帮选了建筑专业。

强压之下,他开始学建筑。

学了一段时间,发现课程无聊又无趣,他想放弃,可父母的要求,让他做不了任何决定,只好躲到网吧和酒吧选择逃避。

在那里,他结识新朋友,痛饮之余,他染上了毒品。

知道吸毒不对,可现实失意,他借此麻痹自己,越陷越深,直到最后,被警察抓获,身陷囹圄。

看到阿满,父母悔不当初,怪自己不该将未实现的梦想强加在儿子身上,把他逼到濒临绝境。

一个大好青年,本有机会凭一技之长实现人生目标,却因为父母的“插手”,沦落为不断吸毒、戒毒的瘾君子。

被这种带有控制欲的“爱”毁掉的孩子,不止他一个。

最近微博有个热搜:被父母篡改高考志愿该原谅吗?

网友分享道,十年前,自己的高考成绩有机会上更好的学校。

可妈妈一意孤行,坚决要她报更好就业的“会计”,还威胁她,说不听话就跳楼自杀。

这么一闹,她唯有听从。

不料,当年会计录取分数高,她落榜了,被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上。

从此心里的疙瘩一直化解不了,一想到就难受绝望,总感觉人生就此完蛋。

心理学者李雪为此发出灵魂拷问:“若父母把孩子的人生都活了,孩子活什么?”

爱子心切,事事为子女着想,这无可厚非。

但强行逼孩子活在自己精心打造好的人设里,根本不是爱,而是赤裸裸的控制和占有。

总想插足孩子的人生,只会让孩子很难度过他这一生。

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讲座中分享:

一位云南的同行,特别兴奋给她打电话,说自己的儿子高考考了六百多分,想请教她“儿子学什么学校,报什么专业好”。

当时她很冷静地回复说:“这我可不能给你建议,首先你得问孩子喜欢什么。”

接触大量喜欢这样提问的家长,李玫瑾教授只有一个看法:

父母不能替孩子做决定,孩子的人生需要自己做主。

深以为然。

不管是高考填志愿,还是其他关乎孩子一生走向的选择,都有没有比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更重要的了。

还记得几年前爆红的“流浪大师”沈巍吗?

名牌大学毕业,上海审计局公务员。光听这些头衔都觉得他很不得了。

然而早在20多年前,他就舍弃所有,穿着一身破烂流浪街头。

有班不上,有家不回,一切都跟父母的“不尊重”有关。

小时候,受妈妈的影响,他热衷看书和画画,每次经过书亭,总要进去看上几眼。

可爸爸嫌他看的书太杂,经常没收他的书,不准他继续看。

害怕被爸爸骂,他学会了把书藏好,没有钱,就捡垃圾换钱买书。

他设想,中学毕业后就学历史或文学。

爸爸却认为公务员最好,逼他选择最讨厌的审计专业,毕业后就托关系让他进了审计局。

这是爸爸心中最理想的安排。

却不是沈巍心之所向。

因为多年养成“捡垃圾换钱买书”的习惯,他被家人和同事视为异类。

遭受无数冷眼后,带着无限失意,他终于离家出走。

26年来,他游荡在上海大大小小的街头,自由的外表下,是一颗因不被尊重而痛苦徘徊的心。

为了寻回曾经那份热爱,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这样一句话:

“好的父母守望孩子,让孩子自己主动成长。

坏的父母代替孩子做事,让孩子被动成长。”

每一个孩子都在等着父母的看见和关怀,希望父母能主动问问自己想要什么。

结果,父母根本看不见,并习惯性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他身上,逼他听从。

这种“爱”,对孩子而言是毁灭性的打击和伤害,根本没有尊重可言。

《朗读者》上,白岩松坦言:

以为“京二代”的儿子,对老祖宗的文化不感兴趣。没想到,儿子高考后决定学历史,攻读蒙古史。

这条路完全是儿子自己的选择。

当大家好奇,为什么白岩松能养出如此独立有主见的儿子时,他早就在别的节目上道明真相:

原来一直以来,他都不怎么“管”儿子。

儿子小学时迷上金庸的武侠小说,好几次因为看书而忘记写作业。

他非但没有批评制止,还支持儿子继续看,只要儿子喜欢,他就不“管”。

后来,痴迷武侠小说的儿子因为对书中所提及的历史背景感兴趣,便主动翻阅史料和书籍。

渐渐,便爱上了历史。选择专业时,毅然决然报读了冷门的“蒙古学”。

法国知名儿童心理学家安妮·巴屈斯表示:“没有不独立的孩子,只有不放手的父母。”

担心孩子小,思想不够成熟无法独立,就擅自替他做主限制他的行为,说到底,是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

真正成功的爱,不是框住孩子,而是放手让孩子走,让他有做自己的真自由。

湖北武汉的曾国豪,是父母、教练都寄予厚望的乒乓球种子选手。

打了十年比赛,获奖无数,还拿到了重点大学的特招名额。

按照爸爸的设想,国豪就该继续往上走,进国家队当“国手”。

然而国豪更喜欢电竞,决定放弃一切做“电竞新人”。

多年苦心经营的心血,说没就没,国豪的决定彻底激怒了爸爸,俩人一见面就掐。

爸爸直言没了活下去的动力,无奈之下只好接受心理医生的辅导。

经过漫长的辅导期,爸爸慢慢认识到:铺再多的路,再精心地安排,都主宰不了孩子的人生。

为了让自己放下,他清空家里所有的乒乓球拍和奖杯奖状,断了心里不切实际的念想,彻彻底底从孩子的人生退场。

甚至不远千里去现场看儿子比赛,好让儿子知道:爸爸放手了,你好好追梦吧!

有了这份支持和理解,那一场比赛,国豪打出了整个赛季最好的成绩,为战队赢下了荣誉。

如今的国豪,依旧坚定地走在电竞道路上,一如既往追逐着自己的人生理想。

《少有人走的路》有句话说:

“父母必须主动与孩子分离,才能促进孩子的人格成长,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

放手,不代表不爱孩子了,而是换一种更好的方式,继续守望孩子,关爱孩子。

孩子已经长大成人,请尊重他,得体退出他的舞台。

唯有这样,他才能摸索出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为自己的未来负责到底。

有人说:爱的本质,从来都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成全。

成全,即是放手让孩子成长。

如今,孩子告别了和父母相依相伴的前半生。

在高考的这个人生分岔路口,他的后半生,正拉开序幕。

不管前面,等待孩子的是什么,都请告诉他:

爸爸妈妈永远爱你,未来的路,你好好选,有所爱的,请勇敢追求!

别忘了,我们一直在背后,做你最坚强的后盾,最忠心的守望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