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在越南的投资特征,这两个行业特别被看重

中国企业在越南的投资特征,这两个行业特别被看重
2018年01月19日 16:39 企投会

来源:企投会(qitouhui01)

文/企投会

在年终秀上,吴晓波老师提出了一个趋势,叫买好资产,投穷国家。在本周的吴晓波频道晓课堂上,王延巍老师则着重分析了越南地区的投资现状。

可以看出,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已经成为了投资的大热地区,而作为企投家来说,不管你是否有意愿进入越南投资,了解中国在越南地区的投资经营状况,都是必不可少的。

实际上,中国对越南的投资最开始可以追溯到1991年,从摸索研究阶段到因为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投资骤减阶段,再到复苏阶段,最后到如今平稳发展一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截止到2016,中资企业在越南一共注册了高达104亿美元的资本,投资1346个项目,每个项目平均价值可达770万美元,其中制造业和加工业领域的项目达到了916个,总价值约53.8亿美元左右,位居在越南投资的投资国中的第九位。

01

投资特征

目前,中国企业在越南投资还存在以下几点特征:

第一, 企业投资规模整体较小。长期以来,中国在越南投资以中小规模生产项目和餐饮项目为主,投资金额少,项目整体水平低。

这种情况为我国投资越南带来的问题是,容易丧失市场机会,产品市场竞争力缺乏,国际市场融资能力减弱等,同时影响了项目追加投资的能力,制约了我国对越南投资规模的扩大,造成恶性循环,项目鲜有赢利,亏损企业很多。

不过,中国企业也意识到这些问题,近两年投资结构有了积极变化,陆续涌现投资额上千万美元的较大项目,主要集中在钢铁、电力、工业园区建设、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生产、饲料加工、矿产开发等领域,推动我国在越南投资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二, 企业投资行业和区域呈扎堆聚集。主要是在制造业和工业建筑业。这些产业加起来约占投资总项目的61%,其次是服务业,占项目投资总金额的26%,最后便是农林渔业,只占13%。

其它的一些行业虽然有较大的潜力,但中国企业却很少涉足。从地域分布上来看,企业主要投资在越南南部和北部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城市,例如北部的广宁省和海防市或南部的河内、胡志明市,但这些城市其实存在一个缺点那就是厂房租金和劳动成本会比较高。

中国对越南投资的企业多来源于大陆两广地区、云南以及长三角的一些城市,其中广西由于地缘优势,从这里“走出去”的企业占大多数。

第三,投资方式多样化。目前,中国企业对越南投资主要采取的方式除了之前独资建设企业,还包括了合资参股、企业并购、BOT/BT等多种途径,通过企业并购、参股等股权投资方式,中国企业可以有效的利用当地企业的分销渠道,快速熟悉市场,从而有效的开展产品营销。

02

面临的问题

中国企业跨国投资业务开始较晚但发展迅速,投资规模,投资方式,投资行业等也都不断的走向多元化,投资于越南,企业在享受诸多东道国资源和优惠政策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风险。

这些风险小则影响公司盈利,大则导致公司投资失败。目前中国企业在越南投资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跨国经营风险成因繁复。中越两国由于地缘优势,在思维、文化风俗、行为方式等方面有一定的相同,因此面临的风险来源比较单一,如今伴随着全球经济紧密相连,信息全球高速发展,每个国家经济体不再是单一存在,一国经济体的波动势必能影响它国,全球投资环境复杂性增加,因此风险来源的成因的不确定性也增大。

第二,越南投资管理制度需要改进。有待改进的地方主要分为两种,一方面是指复杂的投资审批程序。越南投资机构针对中国企业在高资源消耗行业以及大量重复投资行业上的申请制定了很多批准程序,使增加项目申请周期,从而达到对国内资源合理配置的效果。

另一方面是越南的投资法案法规缺乏对外商投资的实质性保障。越南《投资法》还属于试行阶段,其中虽然涉及给外商提供部分优惠政策,但由于法律制定的不完善,外商的相关利益并不能时刻得到相应的保护。

第三,中越两国利益冲突。中越两国因同为发展中国家,在部分产业上存在竞争关系,如加工制造业。越南虽然劳动力廉价,但因为熟练劳动力效率不高,国内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等问题,促使很多跨国公司选择到中国投资建厂。

目前,中国有很多中小企业为了享受越南与其它国家优惠的贸易政策和低廉的劳动力,只选择在越南加工组装和出口产品,企业内部核心的生产环节依然在国内进行,越南民众对处在价值链低端的现状以及受中越两国间的政治关系的影响,易增加对中国企业的仇视并激化中越矛盾,影响中资企业在越南的经营。

越南对很多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熟悉是因为中国与越南有很深的历史渊源,两国的边境贸易是长盛不衰,中国企业的很多产品,很早就开始进入越南市场销售。

陌生是因为作为一个直接投资的国家,中国企业在越南的起步比较晚,投资规模不大,投资领域不多,对越南的投资环境、投资法律法规和政策都不是很了解。这样去越南投资,有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投资也具有了一定的风险。

从贸易全球化到资本全球化,企投会学术委员王世渝提出了“三链理论”,就是中国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落后国家之间,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关系。对于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王世渝认为。应该借助“一带一路”,把过剩的产能,通过国际产能合作、资本输出,跟全球的发展中国家联系起来。

* 本文根据《越南投资政策法律问题分析》等多篇文章内容整理编辑,授权请联系出处。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