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南鹏:因为强者愈强,我们不得不持续加码头部公司

沈南鹏:因为强者愈强,我们不得不持续加码头部公司
2018年01月30日 16:06 企投会

来源:企投会(qitouhui01)

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是中国最成功也最知名的投资人之一,在他的带领下,红杉中国基金投资了包括阿里巴巴、京东、美团点评、今日头条在内的300多家公司。

下文是沈南鹏关于中国互联网强者越强的趋势,以及红杉中国不断加码头部公司的投资策略的分享。

文/得到

① 强者愈强和中国机会

2017年我们都没料到一个现象:强者愈强、马太效应。这一年当中,腾讯和阿里巴巴的股价都上涨了一倍以上。两家巨无霸公司,都是近5000亿美元的市值,营收还在以大约每年60%的速度增长。即便是一个中型企业,如果有50%-60%的营收增速,也是不错的表现。腾讯和阿里巴巴这么大体量,还以这么高的速度增长,出乎市场预料。

与之相关的是,至少在消费互联网领域,中国互联网军团跟美国已经并驾齐驱。以前大家自信地说,中国互联网正在变得强大,而这一次从市值和规模的角度,“强大”成为了事实。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互联网在中国的应用场景和适合度都非常好,举两个例子:

第一,线上产品占用的用户时长。以内容娱乐行业为例,美国线下娱乐很丰富,中国线下娱乐还在发展过程当中,所以线上娱乐占据了用户大量的时间。今日头条得益于此,快手得益于此,腾讯微信和游戏也得益于此,它们分别是新闻、视频、社交、游戏这几个维度。用户每天在快手上的平均时长是50分钟,在今日头条上是70分钟,在微信上是90分钟。

中国人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超过美国。这不是一二线城市的特有现象,而是普遍现象,在中国的三四线城市甚至到农村都是这样。很多人在城市里打工回去以后,把互联网文化也带到了自己的家乡。而且,互联网的产品形态,让很多人在三四线城市,成为快手上的主播,成为给头条提供内容的自媒体,成就他们的就业选择。美国线下娱乐相当发达,用户花在线上的时间就相对少。

第二,中国的城市和人口特征,必然会使得本地生活服务更繁荣。因为经济上的账算得过来,所以会有更多服务被更广泛地提供。在美国,线上企业提供这些服务的话,经济上就不合算,也很难长期以补贴来服务用户。

美国2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4座:洛杉矶、纽约、芝加哥、休斯顿。中国则有超过40座城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在200万以上,中国这些城市的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远超过美国。这让中国的本地服务可以成立——无论是外卖还是快递,包括共享经济里的很多产品,比如共享自行车等等。它让中国人的生活更加便利,也造就了很多跟互联网相关的就业机会。

如今,互联网的行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线上的互联网产品本身,它同时包括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互联网在中国,已经不仅仅是BAT、京东、小米,TMD(滴滴、美团、今日头条)这么一个群组。今天,任何一个行业都要跟信息科技紧密连接在一起。

比如汽车行业。为什么今天大家这么看好?就是因为电动汽车和智能制造这两个因素。在电动汽车这个场景下,自动驾驶和智能互联的运用有更多的机会。智能手机在中国造就了华为、小米、OPPO、vivo四家在全世界有一定市场地位的公司。相比之下,一部手机平均价格是2000元人民币,而一部新车的平均价格至少能达到十几万人民币,所以智能汽车行业比智能手机行业大很多,将会是一个几十万亿的市场。

如果考虑到我们对环境治理的需求,减少对石油依赖的需求,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那么中国做电动汽车产业本身就比美国更适合、更有机会。另外,中国人口密度大,如果在全国建一个充电桩体系,经济账容易算过来。

汽车属于硬件市场。硬件有一个特征,它跟地域文化的关联度并不是那么紧密,所以,美国企业生产的iPhone可以在中国获取比较大的市场;硬件的另一个特征是很难赢家通吃,这跟互联网的特征不同,手机厂商很难像微信那样在某一个领域里占据非常大的市场份额,硬件市场份额更加均衡。

硬件市场的这两类特征,让国外汽车公司比如特斯拉有机会进入中国市场,但也让中国公司更容易打出去。比如智能手机,小米、华为在海外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再比如大疆创新,在大疆无人机的销售中,海外市场的占比更高。

② 差异创新和头部策略

1997-1998年,中国的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和网易创立。随后几年里,腾讯、搜房、汽车之家、携程、百度先后创立。在早期,很多垂直领域可以去开发,当时大家首先看到汽车、房产、旅游和搜索等等,每一个垂直领域背后都有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虽然发展过程中都有诸多竞争。但多年后,百度发展成了一家800亿美元的公司,携程长成了一家200多亿美元的企业。

互联网在中国发展了20年,它已经不是早晨5点钟的太阳,可能已经到了中午12点。这个阶段,很多行业机会必然已经被覆盖,没有理由抱怨,这行业没有留给后来的创业者机会。

如果用一些差异化的产品切入,仍然可以寻找到相当的发展空间。因为产品差异化的表象背后所体现的,是你是否具备更强的技术能力,能否有独特的商业模式,执行力是不是比对手更强?现在的互联网产品是不是应该做得更重?其实未必,“快手”就不重,归根结底,重要的还是差异化。

很多垂直领域确实在早期就出现了赢家通吃的状况,比如外卖、电商。但这并不代表新公司没有机会了,寻找新的、没有被满足的市场需求,永远有机会。而且,围绕着大的生态也可以做相关的服务。就像当年汽车行业发展起来后,汽车配件产业也随之兴起。当你置身一个巨大的市场中时,你会发现,跟它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也会兴起。

虽然是强者愈强的格局,但红杉早期的投资标的并没有减少,因为整个行业空间也被拉大了。

强者愈强的趋势也会给我们的投资策略带来一些变化。最重要的变化是,当捕捉到头部公司时,我们就会不断地加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