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富士康”:所有的行业都可能被再一次定位

重新认识“富士康”:所有的行业都可能被再一次定位
2018年02月06日 15:37 企投会

来源:企投会(qitouhui01)

文/许可利

提起富士康,大多数人会把它和“苹果代工”“中国制造”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现在的富士康早就不仅仅是一家代工厂这么简单了。

投资小鹏汽车,进军汽车制造领域

1 月 29 日,在富士康、阿里巴巴集团和 IDG 资本的联合领投下,小鹏汽车宣告完成 22 亿人民币的 B 轮融资。

据媒体分析,富士康对小鹏汽车的投资,更多是双方在制造层面的彼此依存。一方面,是富士康有制造转型的需求,另一方面,小鹏汽车也需要富士康丰富的制造与研发经验的加持。

其实,对小鹏汽车的投资并不是富士康第一次试图切入汽车制造领域。

早在 2015 年,富士康就曾经与和谐汽车、腾讯达成合作,三方共同出资组建新能源汽车企业“和谐福腾”。

但仅仅过去一年,就传出富士康和“和谐福腾”分道扬镳的说法,当时还一度传出“富士康不再投资造车”的说法。

如今投资小鹏汽车,可见其在汽车领域的志向依然未曾动摇。“富士康在 3C 领域的技术可能会转移到汽车制造上”,何小鹏的说法也证实了富士康有意进军汽车制造领域。

投资3.4亿美元研发人工智能

不只是汽车制造领域,就在 2 月 2 日,富士康集团宣布,将在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大约 3.4 亿美元。

富士康掌门人郭台铭近日也宣布,将会组建人工智能应用和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另外在深圳市、台北市和美国设立工业机器人研究机构。

据了解,富士康集团已经在中国的制造基地中部署了 6 万台机器人,未来计划增加到 20 万台。

而在 1 月 31 日,富士康集团召开了特别股东大会,批准让子公司“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这家公司的业务囊括了工业互联网、机器人等业务。这也是富士康集团第一次让旗下资产在中国大陆股市上市。

布局全球,向价值链上游转型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子代工企业,富士康很明白,如果一直依赖代工业务,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增长的放缓,它们的利润率也只会越来越低。

除此之外,作为苹果供应链中的重要角色,富士康的发展始终受到苹果公司的掣肘,iPhone 出货量的波动直接反映在其营收和利润上。

苹果这根大腿虽然粗,但只依赖苹果往往没有好果子吃,Imagination Tech 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编者注:2017年4月,苹果自主研发芯片的传言得到证实,当天,苹果芯片供应商 Imagination Tech 股价暴跌70%)

为此,近几年富士康正在通过收购、自建品牌、投资等手段进入价值链的上游,开拓更“高端”的业务,从一家基于劳动力简单组装的企业,向高科技含量的研发厂商转型。

其实在富士康的官网上,我们也能看出它的野心与布局。

富士康科技集团全球布局

富士康的投资版图

富士康在收购诺基亚、夏普后,其开始做起品牌,试图通过做销售和服务为其带来更多的影响力和商业上的形象力。

从夏普的强势回归可以看出,富士康做的已经初显成效。

2017 年,几乎所有的彩电企业均出现了销量下滑、盈利下降的局面。然而,夏普彩电却迎来了逆势增长,包括线上、线下,其彩电销量基本保持前三名位置;在大部分时间,夏普彩电位居线上销量第一或第二。

在夏普彩电中国区最高负责人陈振国先生看来,这“得益于富士康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

另一方面,夏普彩电还在 2017 年初步实现了 8K 电视市场化,与之相对应的是,富士康斥巨资前瞻性的布局了 8K 显示设备的制造,届时,将对夏普 8K 产业形成强力支撑。

显然,富士康一方面在做投资,另一方面也在做自己企业的转型,自己商业的升级。郭台铭曾表示要开拓电子产品以外的业务,而投资就是他扩大自己商业视野格局的重要武器。

▲ 2017年12月7日,日本东京,夏普社长戴正吴出席新闻发布会。时隔1年零4个月,日本夏普的股票正式从东京证券交易所2部转到1部。

此外,富士康还以 6 亿美元收购了软银的亚洲科技投资基金——软银亚洲资本 54.5% 的股权,帮助其寻找新的科技初创公司。

迄今,富士康投资的领域已经非常广泛,包括新能源汽车、社交、共享出行、云计算、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金融服务、能源领域等多个领域,都有富士康的身影。

比如2016年8月,富士康和腾讯1.75亿美元领投印度即时消息应用Hike Messenger的D轮融资;

2016年9月,富士康子公司鸿维向滴滴出行注资1.199 亿美元;

2017年1月,富士康战略投资摩拜单车;

2017年1月,富士康科技集团和腾讯控股共同投资中国汽车初创公司Future Mobility人民币116亿元(约合17亿美元);

2017年6月,富士康正式与昆山市政府签订总投资达人民币250亿元的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2017年12月,富士康集团战略入股IDG能源24.37%股份……

据 IT 桔子统计,仅 2017 年公开数据显示,富士康就投资 7 家企业,投资金额逾 58 亿元,其母公司鸿海集团投资了 2 家企业,投资金额达 24 亿元。

附鸿海集团、富士康国内融资行业分布表:

现在的富士康需要我们重新认识

从入主夏普到进军天然气、人工智能,富士康的多元化扩张持续升级。

有分析认为,这一方面是在成本压力、内地制造业集体崛起、美国制造业复兴计划等因素的刺激下,全球制造业产业链的变化趋势;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富士康对于转型升级的需求。

此前,陈振国先生曾表示,富士康未来不只是制造,转型有两大方向:

一是工业互联网,富士康的工业基础,可以产生大数据,支持产品制造升级;

二是从制造服务业到科技服务业,涵盖衣食住行、娱乐、医疗,富士康积极布局医疗领域,将来还会建医院。

郭台铭则表示,富士康将以“云移物大智网+机器人”为战略主轴进行转型。其中“云移物大智网”包括:云运算、移动硬件、物联网、大数据、智慧生活、智慧工作网路。

不管如何,如今的富士康集团已然成为一家“企投型组织”,一方面通过投资来完成企业的转型升级,拓展版图;另一方面利用其制造业的能力和经验,赋能所投资的企业,实现共同生长。

作为企投家,郭台铭一手做企业,一手做投资,立足于自己的企业价值,去做自己产业相关的投资,构建了富士康的企业生态。

在今天,所有的行业都可能被重新定位的时候,郭台铭以及富士康逐渐找到了跨越时代的生长方式,可以说,现在的富士康需要我们重新认识。

小互动:富士康已然成为了一家“企投型组织”,在你的了解中,还有哪些传统企业也在不断开拓自己业务的边界,成为“企投型组织”呢?在评论里说说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