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下半个中国:阿里与腾讯投资布局的差异

买下半个中国:阿里与腾讯投资布局的差异
2018年02月09日 16:14 企投会

来源:企投会(qitouhui01)

文/许可利

短短一个月内,腾讯先后战略投资永辉、家乐福、万达、海澜之家以及步步高,同时,发起了 100 亿元的服装产业投资基金。

反观阿里,在“新零售”提出一年多的时间,其买下了偌大的线下零售版图。银泰、盒马、联华超市、新华都、三江购物、高鑫零售......从线上走到线下,从轻资产转向重资产,阿里的零售触角已经全面包围了国人的日常生活。

昔日被唱衰的线下零售业,如今都成了阿里和腾讯的宠儿。AT 对峙,线下零售企业自动分成两队,以及两个相反的方向。

在这场“拔河赛”中,其核心不仅仅是资本,更在于商业逻辑的差异。

业内的共识是,阿里追求的是自身交易体系的壮大,而腾讯坐拥海量流量,天然要寻找一切具象的商业场景和支付场景。

对此,商业研究者张潇雨有一个更加形象的定义,他认为,阿里的底层逻辑是微积分的,而腾讯的逻辑是概率论。

阿里与微积分:自上而下布局新零售

在微积分的世界里,关键词是“确定”、是“精准”、是“可预测”。 你可以准确地计算,或者无限逼近精确值。

对于阿里所在的零售行业,人类从工业革命开始,对于商品的需求从来没脱离过“多、快、好、省”这个大逻辑。

即使在这个物质大爆发的时代,“多”可能慢慢变成了“精”和“准”,但大的底层逻辑从来没有变化。

人类对零售研究了几百年,对于未来 5-10 年会发生什么样的业态变化,我们的把握是精确很多的。

因此,阿里一直遵循的是“微积分”式的做法。从 B2B 起家、做淘宝、搞天猫、分拆支付宝,到这次坚决进军线下零售,阿里每隔几年都是战略上的突破带来的急速生长。

在新零售领域,相比腾讯的“急行军”,阿里的布局显然更加从容。

早在 2014 年,阿里就以 57.3 亿港元战略入股银泰商业集团,成为其最大股东;2015 年 8 月,阿里出资 283 亿元投资苏宁。

随后的三江、百联、高鑫零售......阿里对线下零售业的布局一直没有停过。

据媒体不完全统计,近 4 年来,阿里对新零售的布局投入超过 750 亿元。

逍遥子张勇把阿里的一系列新零售布局,比做“下围棋”。

“阿里的投资我一直说像是下围棋,必须既有实地,同时也要取势,进行长短线布局。”

迄今,阿里的这盘围棋之间的连接多少也有了痕迹。

有分析认为,阿里的新零售等于“线上+线下+现代物流”。其解决的不单是电子商务或者营销,而是通过解决供应链、物流等巨大的后端,建立一整套面向全球的商业基础设施。

所以,阿里的投资行为不是单点的、盲目的,而是自上而下,规划得非常精确,顶层设计、深谋远虑的结果。

腾讯与概率论:只求拥有,不求占有

反过来看腾讯,它的底层逻辑则必须是概率论,是“混沌”、是“不确定”、是“难以预测”。

没有人会知道,过一两年社交产品的形态会是什么样。人与人之间交互的方式总在变,每过几年就会发现一个新形态的社交产品,突然冒出来。

腾讯的“卡赛道”式投资,本质上赌的就是一个概率。因为在混沌的世界里,你永远没法判断谁会突然跳出来把你彻底颠覆。

据 IT 桔子统计,2017 年腾讯一年的投资事件数量已经超过 120 起,达到历史新高,比阿里巴巴多出 60%,其中 40% 的投资都是集中在早期阶段。

还有著名的“赛马机制”——一个可能成为战略级爆款的产品,内部一定会有几个团队同时做——孵化出了微信、《王者荣耀》、《绝地求生》这些明星项目,这同样也是在这个思想下诞生的。

阿里的新零售布局重在“中心化”,对企业讲究控制权,深度介入经营,致力于将其从上到下进行改造,再将改造后的企业同自身平台对接。

与之相反,腾讯更多考虑业务层面的结合,通过投资把对手变成盟友。刘炽平曾表示,这种投资策略帮助腾讯与投资公司之间组建了一个生态体系。

此外,与阿里持续投资或收购的方式不同,腾讯的投资策略向来是“只求拥有,不求占有”。据知情人透露,腾讯对万达商业、永辉、海澜之家的第一轮占股也都没超过 5%。

所有这些底层的思想,都是概率论。它没法一上来就高举高打,设计出一个顶层的战略和规划,但只要诉诸概率论,就一定能赌到那个战略级的产品。

因此,同样是做零售,阿里合纵连横的业务一定要为它的大目标服务,所以就要做出牺牲;而腾讯做社交,像一个驱动器和润滑剂,能够滋养万物。

企投时代,向生态经济演进

当然,在商业世界里,这两种做法都成立,也都非常伟大,只是两种不同的底层哲学罢了。

但殊途同归,它们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企投模式”,作为它们持续增值,扩大商业边界的战略手段。

很多人会由此认为,阿里、腾讯生态圈的过于强大,阻碍了某种创新的发展,但实际上,这反而孵化出了非常多有价值的企业,让各种物种都得到巨大的提升。

就像十年前的淘品牌,那一波企业都开始了上市的浪潮,现在腾讯平台上很多开放的企业,也都会在接下来的一两年成为上市公司。

今天,所有企业的生态都在加速演进,向平台经济、生态经济转换。

一如“腾讯+腾讯产业共赢基金”、“阿里+阿里资本”,如果每个企业家都成为企投家,必然会形成一个个组织生态。

在未来,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平台与平台的竞争,生态与生态的竞争,“企投生态”与“企投生态”的竞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