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500亿!春节“顶流”加特林,被小县城卖疯了

一年500亿!春节“顶流”加特林,被小县城卖疯了
2024年02月17日 07:31 正经财经圈

“来浏阳放加特林”这一话题已经与“去淄博吃烧烤”和“去哈尔滨玩雪”等热门旅游活动齐名,成为游客们向往的体验之一。

今年的春节,“年味儿”格外冲。

随着各地对“烟花禁放令”的适度放宽,久违的爆竹烟花声在全国许多城市上空再次响起,为佳节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氛围。

而在这场烟花盛宴背后,湖南浏阳无疑扮演了最为重要的角色,堪称年味背后的“军火库”。

春节期间,浏阳制造的各式烟花爆竹如潮水般涌向全国各地。大到庆典用的炸裂烟花、小到网红加特林,一大半都Made in 浏阳。

据统计,2023年浏阳市的烟花爆竹产业总产值高达500多亿元,比去年多了200多亿。

全国将近50%以上的烟花,全部都产自浏阳。

浏阳市甚至包圆了中国的烟花爆竹出口业务,占出口总量的60%以上。

然而,就在几年前,烟花爆竹行业还一度陷入风雨飘摇的境地。

那时,各地的禁放令如重锤般打压着这个行业,同时数起安全事故更是令其声誉受损,遭受全国范围内的口诛笔伐。

近几年,随着禁放令的逐步松动,熟悉的烟火气又回到了春节,烟花爆竹行业终于走出了至暗时刻。

烟花行业终于死灰复燃,但为何浏阳能爆得如此彻底?

春节最“炸”现眼包,偷偷赚爆了

今年的春晚被人称作“广告里面插节目”。

但是无孔不入的植入品牌,都没有浏阳烟花来得炸裂显眼。

在春节联欢晚会湖南分会场,浏阳烟花惊艳亮相,狠狠地炫了一波高超的技艺。

由浏阳花火剧团与黄成导演联手打造的烟花大秀,无疑是近年来外景表演的巅峰之作,令人叹为观止。

2500多架无人机搭载着璀璨夺目的烟花爆竹,在天际绽放,构成了春晚最为震撼人心的一幕。

然而,年味儿的弥漫远不止于春晚的舞台,它同样弥散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那里也是烟花绽放的绚丽舞台。

江西,作为网传率先解除烟花禁令的省份,早在年前就将烟花玩出了新花样,让过年的氛围愈发浓厚。

有江西人在过年回家时在街上看到了蘑菇云;

更有人惊恐地发现自己家祠堂被硝烟所笼罩;

广西更是过分,刘德华演了《红毯先生》,广西老表们直接在村子里拿鞭炮铺了满地“红毯”;

烟花大本营隔壁的湖北则直接选择摆烂,湖南负责放,我们负责“隔岸观火”就好。

这波全国性的“烟花工业大摸底”直接缔造了了烟花圈子的工业奇迹。

有网友戏称,春节期间中国燃放的烟花火药总量,竟然已经超越了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中的火药数量。

浏阳烟花,就在这波“秀肌肉”浪潮中扮演了不可忽视的力量。

中国烟花的璀璨辉煌,源自浏阳;而浏阳烟花的“心脏”,则非大瑶镇莫属。

这个小镇上,几乎家家户户都与烟花产业紧密相连,共同编织着绚烂的烟花梦。

虽然大瑶镇的总人口仅有8.2万,但令人惊叹的是,其中烟花行业的从业人员竟高达4.5万之多。正是这些勤劳智慧的人们,创造出了高达180亿元的烟花行业总体产值。

全浏阳70%以上的烟花原料,都是产自大瑶镇。

当地政府对于烟花爆竹行业的扶持力度之大,可谓白纸黑字、一目了然。

浏阳市政府历来都积极扶持本地烟花产业,从1992年至2012年的二十年间,浏阳市的烟花爆竹产业总量实现了惊人的增长,较前一阶段飙升了70多倍。

早在2007年,浏阳市就曾将税收的1.5%专门用于支持烟花行业的发展,这一举措无疑为烟花产业的繁荣注入了强劲动力。

正是得益于如此坚实的政策支持和产业基础,全体中国人才能在过年期间尽情享受烟花带来的“年味儿”,共同欢庆佳节的到来。

边缘产业火遍全国,浏阳烧了三把火

多年前,烟花爆竹产业还是让人“避而不谈”的边缘产业。

安全问题是烟花行业的普遍难题。

在全国人民对“放炮”的渴望和模棱两可的行业监管之间,烟花行业事故频发。

2019年12月4日,浏阳一家烟花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3人死亡。

一时间,关于“禁燃禁放”的讨论达到巅峰,烟花产业万马齐喑。

多年之后,烟花行业终于迎来了一丝曙光。

在政策的适度放宽下,浏阳市凭借自身的默默努力,逐渐点燃了行业的复苏之火。

浏阳为自家的烟花产业点燃了三把“火”,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

第一把火:整合产业,小厂拧成一股绳。

古时起,浏阳人就以制作烟花爆竹闻名。

作为“花炮鼻祖”的李畋,正是浏阳市大瑶镇的杰出代表。

然而,早期的浏阳烟花产业主要以家族作坊模式为主,这种传统模式不仅生产效率低下,而且原料的随意堆放也极易引发爆炸事故。高危险系数和高损耗率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从1998年起,浏阳市开始大力整改家庭式小作坊,逐步将其整合为拥有统一生产流程的大型工坊。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到2022年,浏阳市的烟花厂数量已从20000家精简至4000家。

尽管厂家数量有所减少,但烟花产业的整体实力却得到了显著提升。一批龙头企业如东信烟花、A股上市企业熊猫烟花等崭露头角,引领着行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浏阳市的烟花产能爆炸,离不开这些现代化企业的诞生。

第二把火:征服短视频,打造网红爆品。

大烟花虽然炫,但是论拿捏人心,还得是手持小型烟花。

过年期间在短视频平台上,有几种烟花成为吸睛利器。

一种是端在手里就可以突突突的“直男最爱”加特林;

一种则是燃放之后会从里面钻出一只“水母”的水母烟花;

浏阳市的“军火产业”正是这些网红爆款烟花背后的强大推手。

以“加特林”为例,最初的想法只是简单地将数根“彩竹筒”捆绑在一起燃放。然而,在经过数次实验后,浏阳市烟花行业的敏锐洞察力发现了其潜在的爆款特质,并迅速为“加特林”确立了行业标准。

如今,加特林烟花已成为南大烟花的明星产品,为该公司年产值的4千万至5千万元中贡献了高达30%的份额。这款网红加特林不仅为浏阳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还赋予了浏阳市独特的文化魅力。

“来浏阳放加特林”这一话题已经与“去淄博吃烧烤”和“去哈尔滨玩雪”等热门旅游活动齐名,成为游客们向往的体验之一。

第三把火,就是占领高端市场。

如今,加特林烟花已成为南大烟花的明星产品,为该公司年产值的4千万至5千万元中贡献了高达30%的份额。这款网红加特林不仅为浏阳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还赋予了浏阳市独特的文化魅力。

“来浏阳放加特林”这一话题已经与“去淄博吃烧烤”和“去哈尔滨玩雪”等热门旅游活动齐名,成为游客们向往的体验之一。

此外,他们的业务还拓展至加拿大和柬埔寨等国家,实现了国际化发展。而以烟花与表演相结合的花火剧团更是凭借其“焰遇”系列焰火嘉年华成为了招牌项目,并在春晚上大放异彩,赢得了广泛赞誉。

年前,浏阳市的一些公司因接到大量各地晚会的烟花订单而忙碌不已,甚至出现了原料库存赶不上过年正常出货的情况,这足以证明浏阳烟花在市场上的火爆程度和受欢迎程度。

搞大型晚会定制,成了浏阳市烟花产业最卷的方向。

光在2022年,浏阳市各大烟花企业就在全国举办了500多场烟火秀。

浏阳暗中发力,让中国人热衷的这股子“年味儿”不仅没有变淡,反而更加绚烂。

乘上风口,但浏阳还不能高兴太早

浏阳烟花火了,不仅热闹了春节,喂饱了浏阳人的钱包,甚至还连带着引燃了投资市场。

12月28日,#全面禁放烟花爆竹是时候终结了#登上热搜。

与此同时,A股市场中一系列“烟花概念股”成了显眼包。

从生产硝酸钾的化工巨头,到直接销售爆竹的熊猫金控,相关股票纷纷涨停,烟花爆竹无疑成为了“24年新春第一风口”的热门选手。

然而,风口的崛起虽然能助推一个行业腾飞,却并不能保证其长盛不衰。浏阳烟花行业若想实现真正的长足发展,就必须打破政策和节日的周期性束缚。

在这样的背景下,出海似乎成为了烟花行业实现蜕变的必由之路。浏阳烟花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海外经验,其足迹遍布加拿大、柬埔寨等多个国家。2022年的卡塔尔世界杯更是见证了浏阳烟花的辉煌时刻。

不过,稍显遗憾的是,尽管卡塔尔燃放的烟花大半产自浏阳,但执行燃放任务的团队却多由国外艺术家担任。这也提示我们,浏阳烟花在迈向国际化的过程中,还需要在品牌推广、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根据浏阳烟花产业的相关人员讲述,浏阳烟花虽然走出国门,但还是以出口烟花原料为主。

而烟花表演最值钱的创意和技术,并没有真正走出国门。

至于具体原因,浏阳烟花企业南大烟花的负责人刘守俊认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弱,始终是浏阳烟花始终的核心问题。

有搞创新的企业刚刚获得一些成就,就会引来中、小企业的无情模仿、抄袭。

大量“平替”侵占市场,最终导致无人愿意创新,大部分企业还停留在“抄袭、换包装”等粗浅的内卷手段,没有人愿意在配方、燃放技术上下功夫。

如此一来,整个行业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中。

大部分从业人士,对“燃放烟花”的认知还停留在一次性娱乐产品方面。

烟花爆竹真正承载的文化价值何时得到重视,才是浏阳烟花产业真正腾飞的关键。

曾经在网上有这么一种说法:

中国古人发明了烟花,却被西方人拿来做炸药,而中国人却只拿他做烟花。

在当时看来,这是一则讽刺意味颇强的寓言。

但是在和平年代,烟花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却丝毫不亚于船坚炮利带来的武力震慑。

2016年,我国烟花艺术家蔡国强的作品《天梯》吸引了全球的瞩目和赞叹。

在他手里,烟花爆竹不再仅限为节日、庆典上的辅助娱乐,而成为承载文化和思想的艺术作品。

从《天梯》身上,也可以窥探到中国烟花文化的无限潜力。

毕竟,情怀不仅能带来最好的生意,也能传承最坚实的文化。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