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昨天为止,港股迎来了10连涨,是6年来最长时间的连续上涨,累计涨幅达到了14.51%。
到昨天为止,港股迎来了10连涨,是6年来最长时间的连续上涨,累计涨幅达到了14.51%。恒生指数久违地站上了年线——牛熊分界线,有机构甚至开始高喊“技术性牛市”。
忽如一夜春风来,港股的连涨振奋了国内金融市场。大摩、花旗和瑞银等国际大投行都纷纷上调了对港股的评级,并将港股的走势归因为基本面走强和资金面的反转。
从行情来看,港股的本轮上涨领先于A股,并在内地五一放假期间继续上涨,显示外资流入明显。同时,和美股和日经指数相比,港股的走势也出现了反差,所以,外资流入的背后逻辑以及可持续性还是值得探究的。
首先当然是中国资产的吸引力增强了,这是主要原因。
提到中国资产,就绕不开内地的房地产行业。因为,即便在常态化的情况下,未来的整个住宅市场依然是一个10万亿元左右规模的市场,后面还跟着家装、家居和家电等产业。这么大的一个行业,以后依然还是支柱产业。
早几年网络上有观点认为房价太高,希望房地产“一鲸落万物生”。这几年的情况证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房地产不是一头鲸,而是一条船,承载着很多产业。
目前房地产行业的最大问题还是在于购房者对交房的担忧和对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弱预期,房企出险导致信用受损且波及其他同行,以及金融机构对房企更为谨慎这三方面的负面因素,总结起来就是购房者未来预期、房企信用和金融机构预期这三者的负循环,简直是螺旋式下坠。
所以,房地产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了吗?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很多外资行是持肯定态度的。万科企业、世茂集团、融创中国和雅居乐等港股房企节前都大涨。
即便还没到最悲观时刻,资本依然会提前布局,各家机构会抢跑,预期你的预期。
4.30政治局会议提出的“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大中城市的限购放开,房贷利率的逐步下调,逐渐打破这个螺旋式负循环,政策的累积效应会在某一时刻共振。
同时,各路资金对于即将到来的三中全会上的大力度经济改革有较高的期待,预期中央将出台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政策,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法国巴黎银行在几天前的一份研报中指出,7 月份二十届三中全会前,中国股票将逐步上涨。该投行根据4.30 政治局会议的声明判断,中国支持增长及推动改革的决心增强,这次会议是该投行看涨中国股票的前提。
瑞银集团也表示,他们与全球各地30多位投资者深入交流后表明,相较于6个月前,市场对中国的积极看法有了显著提升。港股较低的估值水平无疑对市场情绪有所提振,同时,股息和回购的透明度提高也为估值提供了支撑。
数据显示,在过去18至24个月中,H股的加权回报率相对于A股有显著回升,但估值相对于A股仍处于35-40%的折扣状态。
外资都在抄底哪些港股?统计发现,集中在大型指数成分股。买入最多的是友邦保险、美团和腾讯等大型指数成分股,分析人士认为,可能是一些中国股票配置比重偏低的基金经理希望快速提升中国股票权重,因此将重点放在了流动性较高的大型指数成分股。
除了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积极变化,中国资产吸引力增强,境外资本追逐方向转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中金公司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便宜钱”时代,收益率稀缺,投资者为了追逐收益率,不惜加杠杆投资高风险、高成长的资产,压低其风险溢价,在定价体系中逐渐忽视了稳定现金流的确定性溢价。高成长成为了全球一二级投资者的共同审美偏好,彼时华尔街流行一句话:“Cash is trash”(现金是垃圾)。
现在,美联储利率高企,降息一再推迟,美国更多体现为供给与资金更稀缺,更贵的资金成本倒逼企业提高盈利质量来对冲。
在这种新的宏观环境下,全球资金更稀缺,经济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因此,中金公司判断全球范围内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将打开估值重估空间。
反观国内,中国红利股近期关注度持续升温。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红利股的本质是稳定的现金流溢价。通常情况下,有能力和意愿提高分红比例的企业,往往具有稳定的自由现金流作为支撑。
而能稳定产生现金流的“现金牛”,往往来自三类资产:天然稀缺性和壁垒性行业,如能源资源、金融、公用事业等;盈利与经济周期弱相关,如公用事业、必选消费等;以及高效的生产性资产:如AI、高端硬件设备等高质量成长。
新“国九条”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无疑对红利股构成长期利好。从市场行情来看,今天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是下跌的,但恒生红利ETF(159726)却继续上涨0.74%,显示市场对股息率较高板块的追捧。
恒生红利ETF(159726)标的指数成份股覆盖银行、公用事业、石油天然气、保险、煤炭等行业,聚焦港股高分红优质蓝筹企业,且央国企含量较高,今年累计上涨已经达到15.14%。
多家券商研报表示,港股市场今年的主线将仍是红利-科技轮动策略,红利资产已经不仅仅是短期防御的重要工具,也是中长期值得关注的投资理念。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