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第二季》这五年,为国产剧淌出了多少经验

《庆余年第二季》这五年,为国产剧淌出了多少经验
2024年05月21日 21:29 圈内师老师

文/秋影

暌违五年,《庆余年第二季》正式回归。

开播第一天,#庆余年#相关的各类话题就登上了热搜,微博、豆瓣、抖音上不少观众都在感慨:“熟悉的感觉回来了。”

和观众高昂情绪相呼应的,是不断被打破的各种纪录。

开播57分钟,该剧在腾讯视频上的热度值就破了30000,成为历史首个开播当日进入腾讯视频爆款俱乐部的剧集,同时也是历史最快进入爆款俱乐部的剧集。

而随着故事节奏加快、热点话题频出,不仅第9集让一众网友感慨“封神”,网络讨论热度也更上一层楼。续集难创佳绩,从来都是剧集市场的难题,时隔五年依旧能收获如此高的热度,足见这个IP的大众认知度。

但欲戴热度的王冠,也必承其重,如何回应高期待,向来是热门IP在续作衍生上必须直面的话题。做剧集的人,一直将季播剧视作是成熟工业环境中,剧集IP衍生的必经之路,或者说是IP价值最大化的最优解。可知易行难,在做系列化的路上,从剧本改编、选角到后期制作,要踩的“坑”实在太多了——过去这几年,有不少优秀的IP都未能触达理想的彼岸。

而如今,《庆余年》系列的成功无疑为此后的季播剧开发,提供了一个值得研究的甚至是绕不开的参照。

“庆味儿”的回归与升级

《庆余年第二季》的热度,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是因为打从开播起,它就在不断打破纪录:5月17日开播次日,《庆余年第二季》站内热度值即突破33636,创下腾讯视频热度值历史最高纪录。当天,云合数据显示其正片有效播放市场占有率为34.9%,超出第二名三倍有余,领跑整个剧集市场。往后几天,各播放数据也依旧毫无悬念地霸榜。

情理之中,则是因为爆发的背后,是剧迷们积攒了五年的期待。

2019年《庆余年》第一季播出时,就收获了不俗的成绩,在其播出期间,在猫眼、骨朵、Vlinkage、艺恩数据、云合数据、灯塔热度等权威榜单上,连续一个多月霸占榜首。而作为一部2019年11月上映,2020年1月中旬收官的作品,它甚至还登顶了云合数据2020年连续剧有效播放量排行榜。

即便是在收官之后,《庆余年》系列依然热度不减。每每有续集的相关信息释出,亦或是腾讯视频发布会上的海报亮相,相关词条都会登上各大平台热搜。在2023年传出第二季将于2024年上线后,《庆余年第二季》更是直接跃升至豆瓣年度盘点“2024年最值得期待的剧集”的第一名。

《庆余年第二季》也承接住了这份期待。

“庆味儿十足”,这是第二季开播后,小红书、微博、豆瓣频频出现的感叹,而这种“庆味儿”,通常指的是一种糅合的体验:密集的梗、翻了又翻的包袱所构造的喜剧氛围,同时还有江湖与庙堂的残酷争斗,可谓泪点与笑点齐飞,爽点共痛点一色。

而不少用户惊喜地发现,第二季的“庆味儿”还升级了。除了原本就突出的喜剧风格,《庆余年第二季》还在叙事格局上做了进阶。

故事伊始,就借由“范闲的死讯”传开来时各方势力的不同反应,构建了一副宏大的庙堂群像。有人要利用这个讯息,进一步分裂庆帝与范闲之间的关系;有人则直接将其当做了诱捕的陷阱,等待主角团们露出马脚。一来一往间,均是复杂的权力博弈。

范闲已经置身于天下棋局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与第一季多数时候不同的是,他身边的“爹爹”们也难救他于水火。

对庆帝来说,范闲更多只是庞大棋局中里的一颗棋子。庆帝偶尔有心软的时刻,但也仅此而已了,并不会影响他继续做权力博弈,用人心来下棋。而其他“爹爹”们纵然想救,也要考虑良多,无法轻易出手。在这种时候,“爹爹”们的力量反而成了桎梏——能救范闲的,只有他自己了。

据主创团队透露的信息来看,后续的剧情里,还会有春闱徇私舞弊案、朝堂党争等展现复杂朝堂与江湖角力的情节,范闲也从第一季中被动地被卷入争斗,开始自己主动地去谋划介入更多事,一如他在剧里所说:“我越来越觉得这世界上有些事情,非得我来做不可。”

而这样的宏大叙事,若是处理不好,在电视剧中会像空喊口号一般乏味。

对此,《庆余年第二季》则通过“古装现实主义”的办法来实现:在虚构的宏大舞台上,增添入能引起广泛共鸣的小人物故事,让观众和剧里的范闲感同身受,同时也就明白他所要对抗的、想要改变的,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

第二季里短暂出场的老金头,原本是一位勤勤恳恳的菜农,只因为没打点好与检蔬司的关系,就落得了欠债、女儿被强行掳走的下场。在范闲的帮助下凑够五百两银子的他,开心地蹦了起来,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抱月楼赎回女儿,没想到却被毒打一顿赶出门,最终命丧当街。

《庆余年》第一季当中,范闲还只是想为滕梓荆的死讨一个公道,但如今老金头的死则让他意识到,“讨公道”已经远远不够了,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他终究还是要走向母亲留下的碑文里所指向的那条路,那个美好又看起来遥不可及的远方,所以,他选择了去与太子合作,对抗二皇子与长公主的阵营。

只有观众感受到了范闲对老金头的情绪,他的抗争才真正有力量,故事的深度,才能确立,这种从单纯路见不平的情绪输出,到更深邃的思考,既是小范大人角色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整个《庆余年》系列更进一步的重中之重——怎么在一个已经足够成功的故事上提供更多新的内容,决定了续作所能达到的高度。

《庆余年》系列的编剧王倦表示,第二季,是一个痛苦的灵魂,在融合的痛苦中逐渐觉醒,向世界发起挑战的过程。“第一季是融入世界,第二季是寻找真我,第三季是最终挑战。《庆余年》系列,让我们认识一个真实的范闲,或许也是让我们见识到真实的自己。”

季播剧,有了标杆

《庆余年第二季》的回归,意义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大IP的延续,更是季播剧模式的一次重要探索。

季播剧,是欧美电视台根据每年观众季节性的收看电视节目的习惯,开发出来的电视剧播出形式。它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观众的反馈,调整接下来的内容,反馈不好的内容及时止损,反馈好的内容则可以做长线开发。

相比于前人们踩过的坑,《庆余年》系列是幸运的。

在各方努力下,《庆余年》第一季上马前,就已经明确了要做三季开发。导演孙皓坦言,进入第二季,在创作过程中,幕后主创和编剧的初衷都比较统一。“不论是驾轻就熟也好,遇到难题也罢,保持真诚的创作初心,坚持客观的创作立场,回到作品本身去,在原著设定的基础上,希望让第二季的故事更好看。

这种主创团队的稳定,对于IP后续的运营、开发来说尤为重要。

首先是能保证作品精神内核上的连续性。主创们在阐述《庆余年》系列的创作核心时,经常会用这样一句话来总结概括:用现代思想烛照古代时空。到了第二季里,这条核心脉络被延续了下去,只不过范闲从那个被现代思想照耀的普通人,成长为了那个秉烛人。

曾说自己只想好好活着的范闲,如今走上了和叶轻眉一样的道路,他选择了以碑文中的“无不白之冤,无强加之罪,遵法如仗剑”来践行自己的路,这也是他离碑文越来越近的过程。这种看似“不太起眼”的延续,大大保证了剧作气质的统一,始终能让观众感受到,自己当初究竟是被什么所打动。

其次,这种稳定也支撑起了更多元的IP运营方式,不断强化用户黏性。

作为时隔五年才与观众见面的续作,怎么跨越如此长的时间间隔,维系住热度其实是个不小的挑战。

2023年5月第二季官宣开机后,腾讯视频便开启了《庆余年第二季》的预约,从预约数突破300万开始,每突破一次100万,官方都会在微博发布新的物料,有时是演员专访,有时是片场花絮,既刺激了粉丝预约的热情,提前一年为第二季造势,同时也是回馈了粉丝们多年以来的期待。

而在第二季上线前夕,考虑到有些观众可能对“久远”的剧情已经模糊,以及一些新观众入坑门槛高,腾讯视频还特地上线了一个第一季特别版。

原本的第一季共46集,而特别版则是25集,在帮助大家更快进入第二季故事的同时,也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原作中所写的,“孤独地离开又孤独地来到了新世界。”

这次的特别版安排,证明平台方已经不单单只是把系列剧,当成一个播完即终结的孤立作品,而是一个需要被长线经营的,不断开枝散叶的“整体”。

在腾讯视频平台上,除了《庆余年》系列之外,“五部连拍”的《鬼吹灯》,第二季将在今年上映的《长相思》,都走出了特色IP系列化运营的路子,延伸出了线下演唱会、CP打榜等多种玩法,这些运营将和剧集内容一起,构建出更完整的IP生态。

走到第二季,《庆余年》系列不仅已经成为一部标准的头部泛文娱产品,并且还串联起了腾讯生态的融合,当用户在微信搜索《庆余年》时,不仅可以在腾讯视频小程序内追剧,还可以在微信生态内参与话题讨论。

可以说,《庆余年》系列的成功,不仅仅是这个IP的成功,它既为行业展现出了一份可以复制、参考的季播剧模板,同时也向市场传递出一份信心,中国的剧集生态里也可以生长出优秀的季播剧,持久的耕耘,终究会收获应有的认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