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科学》迎大结局,为收视率多次改版,曾被批鬼片风格毁童年

《走近科学》迎大结局,为收视率多次改版,曾被批鬼片风格毁童年
2019年10月02日 21:33 AI财经

本文由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走近科学》大结局了。

9月30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张劲硕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消息称:“今天,在科普界有一件大事,就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最著名的节目,《走近科学》,将于今日下午播出最后一期。从此不再有《走近科学》了。此时此刻,应该说点什么呢?百感交集”。

作为中国科普的一面旗帜,段子手们的灵感来源,《走近科学》这档陪伴了人们20年的节目在9月30日迎来了最后一期,一时间人们感慨万千。

开播于对第一生产力的向往

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从此人们便有了对科学技术这第一生产力的向往。当时,广电部组织召开专家座谈会,研讨广播电视行业如何为“科教兴国”战略服务。

此后,科普电视节目《走近科学》栏目组正式成立,1998年6月1日,该档节目首次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8点黄金档正式播出,聚焦科学报道,对新奇的现象予以真实记录和科学解释,希望以此引发观众对于科学知识的关注。

2001年7月,《走近科学》改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同时节目由涵盖面广的板块式结构变成了每期一个主题的通篇结构。当时,《走近科学》还曾经邀请过几位诺贝尔奖得主,但因讲解的内容太高深,难以理解,导致最终的收视率惨淡。

2003年,《走近科学》因收视率不佳面临停播危机,节目组经商讨决定将节目内容从报道科学问题,解释科学事件,变为聚焦于社会中的焦点、热点、疑点话题,采用推理故事的内容形式,最终因故事化、情节化等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充分调动起观众的好奇心,节目改版后,收视率迅速攀升。

填补下沉市场受众的科普空白

尽管《走近科学》用戏谑的表现手法取得了优异的收视成绩,但也因此受到了一部分观众的诟病:过度采用鬼片拍摄手法、诡异的配乐、刻意烘托出的恐怖氛围等,让人们开始质疑这档打着科普旗号的严肃电视节目正在逐步失去它的科普意义。

几个广为流传的案例——UFO悬案,当事人是一位河北农民,1977年他连续三次神秘失踪,一夜之间腾飞至一千多公里外的南京和上海,多年来这段经历一直与UFO挂钩,当作未解之谜,在层层推理后,节目组最后表示一切都是当事人的幻觉,从家里失踪则是因为梦游;山村鬼屋,说福州东郊有一座多年无人居住的荒宅,突然出现神秘炫光,而且颇有灵性,只要人一靠近就会消失,在刻意渲染了闹鬼的气氛后,节目组最终高知村民,一切都是玻璃反射的灯光;吐血奇人,先表示该奇人有随时能吐血的特异功能,谈笑风生间便可以口吐鲜血,请来医生对当事人进行了内脏、鼻息等全方位的检查,经过一系列排查,医生偶然发现当事人只是牙龈发炎。

这些案例的套路如出一辙,在故事的最开始故弄玄虚,利用后期剪辑制作出阴暗的画面和诡秘的音乐,吊足人们的胃口,却在最后一分钟里,全然不顾前面的铺垫,得出一个并不相关的结论。因此也有人认为,《走近科学》打着科学的幌子演绎着人为闹剧。

不过,有从事电视节目制作的专业人士表示,故事化与虚构通常是科普电视纪录片的通行手法,即便是BBC的古生物节目,也多采用这样的拍摄方式。目的,无非是增加节目的娱乐性。

但这些争议的存在,也意味着《走近科学》很好的填补了下沉城市的科教空白,过去,由于传播介质的受限,多数科普内容都定位于中高端人士,只有非常少数涉及乡间用户,《走近科学》就为下沉市场的人们设计。

实际上,因为屡遭质疑,且近年来下沉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变化,最近两年《走近科学》的画风又发生了改变,从“恐怖片”风格走向了科教题材,包括生物废渣变能源、神奇的液态金属、科学发酵制色素等等。

9月30日最后一期节目,主题正是“治理水花生”,节目的最后一幕,是一片专家的试验田,画面定格在阳光穿过橘子林,没有下集预告。

作为最早参与改档节目录制的参与者之一,张劲硕在那条宣布大结局的微博下表示,“中国人民终于从走近科学走向了走进科学,节目的终止似乎是一种科学素养进步的标志”。

目前,《走近科学》节目组的相关工作人员已经正在筹备新一档节目。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