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老酒江湖:造假、做局,连拍卖行的茅台都掺假

隐秘的老酒江湖:造假、做局,连拍卖行的茅台都掺假
2020年09月18日 22:04 AI财经

撰文/ 刘雪儿

编辑/ 孙静

蔡守国的人生关键词,离不开“白酒”。

他的办公室摆着五十多箱贵州茅台。家里的三个地下库房,则藏有10万瓶老酒,其中3万瓶是25年以上、品相好的标本级珍品。当年有人出价1亿元想要部分收购,但被他一口拒了。

作为收藏老酒20年的老炮儿,蔡守国异常低调。早年出身报社记者,让他同外界对白酒圈子的传统印象相去甚远——既不油腻,也没有大腹便便,甚至看上去有点文气。

北京西二环的天泰宾馆一楼,有一处白酒门市,他喜欢在那里办公、饮茶、喝酒,累了就看看落地窗外几棵翠绿的槐树和小白杨。这让认识他的人很容易联想到“静水深流”这个词。

图/视觉中国

入行20年,蔡守国也确实见多了诱惑和背信弃义。有人卖几套房,花上千万元买一批号称2009年产的某品牌老酒,结果全是假货。去年北京还有个土豪,花几千万买老酒,但蔡守国一眼就看出,对方“着道”了。

在这个封闭的名利场内,造假者一夜暴富和受骗者倾家荡产的戏剧同时上演,场内贪婪者有之、背信弃义者有之,爱好大于利益者亦有之。

以下为蔡守国的自述:

报社记者转行老酒收藏,曾拒绝上亿出价

我是蔡守国,字易霖,南通人,今年42岁,收藏老酒已经整整20年了。我家小区有三个地下库房,藏着10万瓶老酒,其中收藏级珍品有3万瓶,都是25年以上、品相好的标本级老酒。我不喜欢拿财富估值,一定要算的话,身家上亿肯定不止,十亿还不好说。

图/蔡守国的藏酒

我收酒与父亲有关,他年轻时特别喜欢喝酒,不到30岁就得了胃出血,不能喝了就想着收藏。当时酒要凭票供应,他就想办法和别人换酒票。

我对酒真正产生印象是9岁那年,家里搬新居,家里叔叔们过来暖房,我爸拿出两瓶1970年代的洋河酒,喝下来感觉那顿饭好像都不在了。叔叔们没舍得,只让开了一瓶,到现在剩下一瓶还在我家里,收了那么多感觉没有哪瓶比那瓶更好,酒里边都是满满的人味儿。

2000年毕业后我就开始收酒,当时报社记者月收入有一万五六千,我拿出一万块收酒,物价也不高,一瓶80年代的飞天茅台才500元。

为了省钱,我在北京车公庄百万庄小区找了个自行车棚做出租屋,月租350元,七八平米有一张床和一个大水缸。夏天上班前我去公厕提水装满水缸,白天太阳一晒晚上就能洗澡,冬天就去旁边建工学院(现北京建筑大学)洗澡,一次一块钱。一开始没有暖气,后来配了个电暖气,电费还挺高。

记得当时新街口有家电影院,一上映美国大片就贴宣传海报,我路过就捋下来,回去贴在我那棚子仅有的一面实墙上,原来破败的地方全布满大片海报,来激励自己。

尽管这样,我收酒主要出于兴趣爱好,没想着拿去卖,仍然是小打小闹,直到2006年才开始大力收老酒。当时我正好离开传媒行业,开了家广告公司,也在掂量着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做(投资)。我观察到中国房价已经开始上涨,这会带来生活必需品的涨价,于是判断新酒肯定得涨,那么稀缺的老酒更得涨价。

2009年,我保留公司股份,到一家单位供职搞宣传,也都一直在收酒,期间也经历了行业低谷。2008年到2014年这六年,由于之前膨胀速度太快,行业行销不畅,尤其2012-2014年出现滞胀,商户日子非常难熬,酒卖不出去,很多人不得已转行。

对我来说,反而是收老酒的机会,比如在2013年春节抄底了千把万元的老酒。当时我的信心反而很坚定,因为行业平稳时不容易看到机会。

对我有影响的反而是抗诱惑。记得2014、2015年,在北京西交民巷存放老酒的小楼里,我安排朋友聚会喝酒。喝到起兴时,一个朋友说你这有多少把钥匙,我说三五把,他让我把钥匙都给他,里面的酒全归他了,明天一早安排财务打钱。

大家以为是酒场逗乐没当回事,结果第二天一早,他打电话给我说是真事,出价一个亿起。我婉拒了。

小楼里存的六七千瓶,占我精品老酒的七八成,坦白说,我要是那时没成家就从了。当时我已经结婚五六年了,人生已经确定了,就觉得坚守一件事挺不容易的。另外从经济角度看,当年我若是一个亿出手,到现在三个亿都收不回来。

2017、2018年老丈人家需要救急钱,我们卖了套1800万元的房子,都没舍得卖酒。因为一开始就没打算当生意去做,纯粹当做收藏。

很多酒都有它的文化符号,比如标有1987年洋河先进工作者奖品的酒,当时三倍于普通品种的价格软磨硬泡拿过来,你说它值多少钱?我还有一个柜子里全是人民大会堂和中南海的特制酒。当年汾酒董事长来小楼参观,看到一瓶人民大会堂特制汾酒大曲,问工会主席都说他们厂没有。

老酒就是我的情人,酒如人,酒品如人品,酒性如人性,一草一木皆有情。你要对它足够关注的话,它也是有情感的。

老酒就像老人一样,好人越老越好,老酒也是,同理坏酒越老越坏。

有北京土豪花几千万买老酒,结果全假货

我很喜欢干这一行,但过程中也有失落的时候,比如遭受背叛。

我们老玩家都从一线收酒的农民工兄弟那买老酒,不像拍卖行转手多次价格高。2011年,一个我非常信任的农民工兄弟送来几瓶酒,里面发现有假酒,我给退了。此前我们认识七八年,关系非常好,每次他来北京我都请吃住请喝酒,他资金短缺我都先给打钱,没想到这样,就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任何一个行业,利润达到一定程度时,鉴定真假一定只局限少数人。我认为鉴别老酒真假最好的,就是造假的人,因为造假技术不断在提高。原来看商标、酒瓶、瓶盖等外观就行;后面看酒体,比如酒体粘稠程度、酒花时间长短,最后还要闻味,因为老酒挥发后可能掺杂新酒。

图/视觉中国

被骗的人不计其数。几年前,山东有个人卖几套房,花上千万元买一批号称2009年产的某品牌老酒,结果鉴定为假货。去年北京有个新入行的土豪也花几千万买老酒,很多行里人说是真的,我点出了问题所在,鉴定那是假货。

从商标、字体、薄膜、绸带、酒瓶、包装到酒体,有一个疑点都是作假。我早年也趟过坑,至今地下室摆着五六十瓶假酒。

每天,微信上找我鉴别真品的朋友不下20位,经常联系不上打电话我才注意到,多数都是假的,从看图片到给出结果只需1分钟。

除了提高鉴别技术,我也很注意渠道的真假。我们圈子经常一块喝酒,会打听渠道里面的事,谁谁谁卖假酒给别人,我回家一汇总,赶紧在微信上给他备注好,拉进我的收酒黑名单。老酒行业不会造谣中伤别人,再说没有不透风的墙,所以信息一般是真的。

我总结造假有两类,一类是对行外人的做低仿的网络售假,一类是对一线收酒农民工做高仿的造假。

其中,外界对老酒圈的误解主要来自网络售假,这才是真正带坏行业的过街老鼠。这种一般是先注册空壳公司,以公司名义卖给客户,注册信息可能是街边一个身份证被冒用的陌生人,出了问题你也不知道找谁。有的公司存在一个月,只为开几张票,开完就注销。正因为执法很难,这个行业才需要一些自律性机构,不能全靠君子式自我约束。

做高仿的造假者,坑的是一线收酒的农民工兄弟,他们故意找一帮老头老太卖酒给农民工,坑了就血本无归。

一年春节前夕,一个贵州农民工兄弟带十几瓶酒找我,有地方国营、五星、老飞天等茅台酒。我指出问题后,他第一时间强作镇定,脸都青了,喝完酒瞬间嚎啕大哭,那笔损失小20万,一年白干了。

我拿2000元给他回家过年。现在高仿假老酒的杀伤力更强,我们十多年前碰到的酒不满的、瓶不好的,后期全卖出去了。

坑也好,无心之过也好,鉴假永远在路上,只是道和魔谁高的问题,某些时候道会成魔,魔也会成道。我碰到过洗白的,谋利后开始做正经生意,魔成道了;也遇见过道成魔的,做局合伙坑圈外人。

五六年前,北京一家大型拍卖公司,拍了一份一两百瓶的地方国营茅台,700多万元,里边至少五六十瓶有问题。我们知道,但圈外人不知道,一般人喝不出来,时间长了更看不出来。这个拍卖行10笔单子里有1笔有问题,剩余9笔积攒美誉度。我们业内人一般不从拍卖行买,因为都是第五六手了,加上10%佣金,成本很高。

拍卖行良莠不齐,和拍卖公司自身库存、鉴定团队、规模、地域性都有关系,有些甚至没有货,从我们这里拿货,只做个纯中介。在网络上,消费者首先会比价,而不去看东西,所以网络拍卖的水更深。

说白了,所有带收藏属性的行业都有门槛。什么样的人能真正赚到钱?第一要懂行,会识别真酒,第二要有一定的资本积累,也就是抗打击力,做正当生意的话,没有1000万不要玩。

造假是老酒圈很鄙弃的行为,十个造假的人里,一个可能会飞黄腾达,两个会全军覆没,七个会一蹶不振。有的人因为造假被“弄进去”了,有的人被索要巨额赔偿,很少人能善终。

北京有个人卖了400多箱假茅台,后来被刑拘;有个卖铁盖茅台、开劳斯莱斯的人,也突然从朋友圈消失了。

五粮液为什么没追上茅台

如果要给普通投资者建议,我能想到三点:首先要找靠谱的人买酒,宁可买贵的对的,不买便宜的,其次是在合适的时机控制自己的成本,最后自己要喜欢酒、懂酒,而且投资仓位最多30%。因为一旦超过30%,你会觉得很累,如果份额低,存着是一份财富,朋友来了打开喝是一种喜悦,心态比较健康。

图/视觉中国

如果做投资,就买十年以内的次新茅台,因为十年以上特别贵,十年以内有成长空间,也相对安全。如果是基于爱好,那就多收上世纪90年代的地方龙头品种,价值被严重低估,长线回报会很惊人。

为什么地方龙头酒值得收?因为存量比茅台低多了,但在当地有庞大的消费群体,也有土豪消费者,老酒价值一定会爆发。比如在江苏的老洋河,宁城的宁城老窖,河北的衡水老白干,四川的五粮液、郎酒、沱牌、全兴大曲。

当然,如果你没有销售渠道,就买硬通货茅台。 所有老酒的增值幅度都比不上茅台。在这方面我是有失落的,因为我是全品类收藏,地方龙头小酒的年化收益率远超10%,但和茅台没法比,茅台一不小心就翻一倍。试想下我要是当年全收茅台,你现在都见不到我了。

茅台现在市值超过两万亿元,光今年以来股价就涨了50%以上,我认为它有今天,源自对品质的坚持。茅台是按照传统工艺做的,一瓶正宗的飞天茅台一定是粮食酿造的,而不是食用酒精勾兑。

茅台在困难时期也卖不出去,但也没有急功近利。反倒是有些国营酒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一看酒好卖,就拼命生产甚至不惜勾兑食用酒精。今天有些大品牌,广告做得震天响,但很多酒都是勾兑的。

一些人惋惜五粮液,继出厂价和批发价落后茅台后,业绩指标又在2013年后被茅台全面赶超,茅台一跃成为高端酒的国酒代表。我认为原因在于供需关系和品质,其中影响价格的关键因素是供需关系。

五粮液生产周期短、生产量大,相对好复制,但茅台工艺很复杂,一个生产周期是一年,期间经历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等,之后再存放五年,现在可能只存放一年半。2019年,贵州茅台完成的茅台酒和系列酒基酒产量只有7.5万吨,其中飞天茅台占比66%,价格自然高。

品质和供需是很系统的东西,再加上资本市场的放大效应和炒客的推波助澜,就可以无限放大,一旦价格上涨,卖家吸收;一吸收价格更高,越高越吸收。

其实在过往,人们更喜欢以五粮液为代表的浓香型酒,以茅台为代表的酱香型酒不占优势,甚至在一次评酒会上,茅台仅排第五,当时认为茅台酒太香。但现在快节奏下人们需要更强刺激来释放压力,开始青睐重口味,酱香型酒就翻身了。

接过秦含章博物馆,为行业点一盏小灯

我自己一直相信老酒是有感情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当我想办一个老酒博物馆时,正好遇到了秦含章秦老。

图/蔡守国与秦含章的合照

秦老是中国食品工业的奠基人和酒界泰斗,酒界很多大佬都是他的学生,其中包括前贵州茅台董事长季克良、红星老厂长和北京二锅头酒传承人高景炎。秦老一生清清白白,以他的资源,造酒早就发了,但他不让自己的二代做,直到弥留之际才准许第三代做秦含章酒。

我与秦老结识于他去世前三年,2016年他109岁,一见面就把我打动了。这样的人物居然住在北京一个60多平米的筒子楼里,家里是上世纪70年代的装修风格,地面铺着仿地板的橡胶垫,磨得到处是洞,木质沙发上罩着白蕾丝,可以说北京任何一户普通人家都比这住得好。

秦老视力只有微弱的光感,但头脑清晰,每天还写诗、写毛笔字。我俩第一次见面就好像许久以前认识一样。

坦白说,认识秦老前,我可能自娱自乐比较多,只当收酒为兴趣,认识秦老后,我就觉得身上责任会大一点,有必要为酒行业的文化传承点一盏小灯儿。直到2018年,秦老把“秦含章博物馆”的名字授权给我,我才真正把兴趣转换为事业。到今年底,第一家博物馆在南通开业,第二家就要落地北京。

前段时间,贵州茅台前董事长季克良说,年轻人不喝茅台酒是因为“没长大”,惹来很多争议,我觉得大家对酒桌文化有些误解。白酒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符号,仪式感很强,是一种情感载体,当然喝酒的人比酒更重要,酒友投缘的话,整个酒桌气场都不一样。

其实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很讨厌喝酒,有连续两年天天喝,但酒桌上都是例行公事,吃完就散。当我歇了三天,自己小酌,又觉得离不开这东西。一次,我一个多年老友陪领导来京出差,我找了个正儿八经的四合院,听听人拉二胡唱京剧,准备一桌家常菜,我带几瓶老酒。他领导走的时候说,这是他20年来吃的最好的一顿饭。

所以说啊,没有什么事是一瓶酒解决不了的,这种精神上的治愈是别的东西没法比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