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这菜使劲吃,一祛湿、二润肺、三健脾胃,鲜嫩营养,全身是宝

夏天这菜使劲吃,一祛湿、二润肺、三健脾胃,鲜嫩营养,全身是宝
2024年06月14日 09:39 朝食集

夏天来了,天气热得跟蒸笼似的,空气里湿漉漉的,让人感觉浑身不自在,吃啥都不香。这都是因为夏天湿气太重,一不小心就会影响到咱们的脾胃,搞得人没精神,还可能闹点小毛病。所以啊,夏天吃饭可得讲究些,多吃些能去湿气、养肺、健脾的东西,让身体轻盈起来,抵抗力也跟着强。

这时候,有个好东西你可别错过——紫苏叶。这玩意儿在夏天正当时,嫩绿嫩绿的,不仅营养丰富,从头到脚都是宝,还有超棒的养生效果。可惜的是,很多人不认识它的好,还以为就是路边的野草,白白浪费了这么个自然界的宝贝。

紫苏叶,你要是用对了,那可是夏日里的清凉小天使。它能帮你把体内的湿气赶跑,让你吃得香、睡得好,整个人都清爽起来。下次在市场上看到它,别犹豫,买点回家,无论是炒着吃、做汤还是凉拌,都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记得,夏天吃紫苏叶,让你的身体和心情都美美哒!

紫苏叶在中医里是一味非常重要的草本药材,其药用历史可追溯至古代,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紫苏叶,即中药中的“苏叶”,是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片,其味辛,性微温,主要归肺、脾经。在中医理论中,紫苏叶具有以下主要功效:

  1. 解表散寒:紫苏叶能够发汗解表,对于风寒感冒所引起的症状如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鼻塞、流清涕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它常与麻黄、桂枝等药物配伍使用,以加强发汗解表的作用。

  2. 行气和胃:紫苏叶能理气和中,适用于脾胃气滞导致的胸闷、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它能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有助于消化,尤其适用于进食过多油腻食物后引起的消化不良。

  3. 止呕安胎:对于孕妇而言,紫苏叶能缓解孕早期的恶心、呕吐,即妊娠反应,并有安胎作用,因此在传统医学中被推荐用于妊娠期的不适。

  4. 消食导滞:紫苏叶有助于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对于寒邪凝滞导致的消化不良、反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有治疗作用。

  5. 健脾利水:当脾虚不运化导致的水肿时,紫苏叶可以配合白术、茯苓等药材使用,以增强利水消肿的效果。

  6. 止咳化痰:紫苏叶能止咳平喘,适用于寒邪入肺引起的咳嗽、咳痰,尤其是白色稀痰。

  7. 清热解毒:尽管紫苏叶性温,但在某些情况下,如热病初期,亦能发挥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热毒引起的疮疡肿痛。

  8. 解鱼蟹毒:紫苏叶能解鱼蟹等海鲜食物中毒,对于食用海鲜后出现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有缓解作用。

  9. 抗菌消炎: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紫苏叶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对于某些细菌感染有抑制效果。

  10. 抗氧化、抗癌:紫苏叶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预防衰老和潜在的抗癌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紫苏叶虽好,但也并非人人皆宜。气虚、表虚之人慎用,以免加重气虚状态。此外,对于阴虚火旺、热病后期等不宜使用辛温之品的情况也应避免使用紫苏叶。

紫苏叶不仅在中医里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食材也同样受到欢迎。它的独特香气和健康益处使得它在料理中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几种紫苏叶的食用方法:

  1. 紫苏叶茶:

  • 将干净的紫苏叶放入茶杯或茶壶中,用热水冲泡,泡2-3分钟后即可饮用。这种茶能够帮助解暑,同时提供舒缓和提神的效果。

  • 凉拌紫苏叶:

    • 将紫苏叶洗净后,可以与黄瓜、胡萝卜等蔬菜一起凉拌,加入适量的盐、醋、芝麻油和调味料,制成一道清新爽口的凉菜。

  • 紫苏叶炒鸡蛋:

    • 将新鲜的紫苏叶剁碎,与鸡蛋混合,加入少量食用盐和花椒面腌制一会,然后炒成美味的蛋饼,这是一道营养丰富且香味独特的家常菜。

  • 紫苏叶炖鸡:

    • 将紫苏叶与鸡肉一起炖煮,这不仅能使鸡肉更加鲜美,而且紫苏叶的药用价值也能得到充分发挥,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 紫苏叶腌菜:

    • 新鲜紫苏叶可以和青红椒丝、葱姜蒜、酱油等调料腌制,经过24小时的腌制后即可食用,这种腌菜味道鲜美,适合搭配米饭。

  • 紫苏叶汤:

    • 将紫苏叶放入汤中同煮,比如与鱼头、土豆等食材一起熬制,煮开后关火,过滤后即可食用,这样的汤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 紫苏叶果酱:

    • 将紫苏叶和水果一起加工,制成果酱,可以涂抹在面包或搭配酸奶食用,既健康又美味。

  • 紫苏叶寿司:

    • 在制作寿司时,可以将紫苏叶切成适当大小,与鱼片、蔬菜等一起卷入海苔中,紫苏叶的香气能提升寿司的整体风味。

  • 紫苏叶香包:

    • 紫苏叶可以做成香包,不仅能够散发出清新的香气,还能起到一定的驱蚊效果。

  • 紫苏叶油炸:

    • 将紫苏叶裹上面粉或煎炸粉,油炸至金黄酥脆,可以作为小吃或配菜享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