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作为禁片之一的它,解禁后斩获金熊奖

曾作为禁片之一的它,解禁后斩获金熊奖
2024年05月23日 19:41 四味毒叔

文 | Clyde

插图 | 

鉴片工场© 电影剧照

作者 |Clyde

如果说每个创作者的生涯中都有里程碑式的节点,伊日·门泽尔的《失翼灵雀》无疑是他作品列表中的分界线。捷克在1960年代初期进入了改革活跃期,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在顺应变革的趋势下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社会活跃的年代,最快被人嗅到的往往是文化领域多样性的气息。

熟知法国新浪潮、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的一群年轻导演,于短短五年间在捷克将这股浪潮推到顶端:高产、高质、获奖无数、得到国际认可。批判、尖锐,但又不乏嘲弄是这一批电影人共同的特点,捷克电影在1963年至1967年做到了属于它们的“黄金时代”。

制作于1969年的电影,始于布拉格之春,终于苏联坦克开进布拉格。

被雪藏20年后,影片才重见天日,获得1990年的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一部“出世”即“成年”、“面世”便“经典”的迟到的捷克电影新浪潮的扛鼎之作。

乘着布拉格之春的春风,伊日·门泽尔导演的于1966年公映的《严密监视的列车》获得了1968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自此,伊日·门泽尔成为了国际名导。

1969年,完成《失翼灵雀》后,伊日·门泽尔获得了很多前往欧洲和美国工作的机会,但他都没有成行,因为他的护照被没收了,他无法离开捷克。

伊日·门泽尔是捷克国宝级导演,他生于布拉格,在布拉格住了一辈子。

采访中,我看到了他那透过玻璃浸淫在阳光中的居所,以及一面面的书墙——那就是我理想中的房子啊。

伊日·门泽尔一岁的时候,纳粹德国入侵捷克。他十岁的时候,共产党在捷克斯洛伐克开始执政。四十年后,他和《失翼灵雀》一起获得自由。

哲学家问:“乳品店在哪里?

哲学家被判两年。

新郎又问:“乳品店在哪里?人与人之间温暖的交流在哪里?”

新郎还没有等到他的新娘,便成了囚徒。

半年后,新娘出狱,她说:“还有十八个月我就要等到我的丈夫了。”

哲学家还在絮絮叨叨中寻找真理,新郎却说:“我的真理就在那里。我的妻子就是我的真理。”

事实上,他们的真理是一体的,形而上的与形而下的。

五十年代,捷克斯洛伐克流行着一个严肃的笑话:工人们去听一个专家的讲座,讲座结束后,专家问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

一个工人问:“社会主义很好,但我想问,面包、牛奶、肉在哪里?”

专家回答:“这个问题很复杂,我回去研究一下。下次你再问我一次,我再来回答你。”

一周后,专家又来给工人们讲课。

讲座结束后,专家照例问大家有什么问题。

又一个工人问:“社会主义很好,但我想问,面包、牛奶、肉在哪里?还有,上次问这个问题的工人在哪里?”

《失翼灵雀》改编自捷克著名作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的短篇小说。

伊日·门泽尔不是一个忠于原著的改编者,他一直是一个创造性的改编者。

影片的故事背景是捷克斯洛伐克五十年代。关于那个愚蠢的游戏;关于被关押的女囚;关于被强迫劳动的教授、工程师、老师、商人等;关于大炼钢铁;关于场面热烈的迎来送往;关于一场“婚闹”;关于一场不能同时进行的婚礼;关于一个父亲只能哄众多孩子中最小的那个开心;关于另一个新郎的卑微与善良;关于一起烤火抱团取暖的人们;关于神秘消失的人们;关于暴力机构执行者的特殊嗜好;都是伊日·门泽尔与博胡米尔·赫拉巴尔的共同创作。

而影片的主体结构,哲学家和新郎先后的“消失”,伊日·门泽尔的灵感便来自于上面那个笑话。

伊日·门泽尔和博胡米尔·赫拉巴尔是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伊日·门泽尔有五部电影改编自博胡米尔·赫拉巴尔的小说,《失翼灵雀》之外,2006年的《严密监视的列车》和《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也是经典之作。

“你想要什么吗?

小伙子问小姑娘,一次,两次,三次。

小姑娘都摇了摇头。

“你想要嫁给我吗?”

小伙子终于问出了这一句。

小姑娘羞涩一笑,点头了。

她一直在等这一句,她只要这一句。

哪怕,再等十八个月。

伊日·门泽尔导演《失翼灵雀》中的“愚蠢的游戏”里,有残酷,有荒诞,有失语,但更有不自由的浪漫。

“人与人之间温暖的交流”,才是世间最浪漫的真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