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面对海面上漂浮的尸体,说出的那句:
“如此深仇大恨,该如何是好?”
则将影片主题推向了一个高度:
在对于“正义”的颂赞之外,仔细思索一番,李舜臣的抗击不是为了为乎谁的统治,而是为了避免更多的人陷入战火。
但战争终究是让人付出生命,无论“正邪”。
派系与派系、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都会因为战争延续仇恨。
仅仅一句话,《鸣梁海战》终于在“夹带私货”中隐约有了股反战的味道。
作者 | 王重阳LP
编辑 | 小白
排版 | 板牙
此外我不止一次说过:
优秀的、能够引发全世界大多数人共鸣的、值得人们在若干年后依然奉为经典的战争题材影视剧,其共性一定且只有一个:
对战争与人性的反思。
绝非单纯地赞美、唾弃战胜或战败的任何一方。
更需要注重在总结一场战争的同时,留下一些话外之音。
比如《鸣梁海战》中,当李舜臣看着一群岛民和将士们为惨胜欢呼时,他注视着漂浮在海面上的日军尸体,缓缓叹了口气:
“如此深仇大恨,该如何是好……”
因为电影中的这位朝鲜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被赋予了“英雄”之外的人性视角,这很可贵。韩国人在战争结束时,让“李舜臣”拥有了悲天悯人的情怀,并超脱了原本的民族视角,看待战争对双方造成的实际伤害,其最显著的作用就是——
当观众随着一场精彩的海战胜利后尚未回过味来时,“李舜臣”一句话,竟让一些观众如我,也随即联想到朝鲜半岛在两个世纪后的命运:
被征服、被殖民。
当年丰臣秀吉没有做到的事情,还是有人做到了。
1
痛惜
这里先岔开一个话题,略谈一下韩国历史战争题材类影视剧,主要是电影方面具备的特点。
尽管在涉及到民族文化和历史的几乎所有电影,都有一种悲悯的感触。但同时,它们的矛头除了传统的外部敌人外,内部问题也毫无顾忌地摆了出来。
如《鸣梁海战》开场,短暂地表现了日本幕府海军的兵强马壮之后,镜头迅速对准被朝鲜国君再度启用的李舜臣(崔岷植 饰),用大量篇幅对他的“私语”展开描写。如果熟悉这段历史的观众,尤其是韩国观众则能理解李舜臣临危受命的心态:
作为朝堂党争下的牺牲品,他身边的好友、战友、上司、亲人纷纷惨死——
死在了“明君”之手。
彼时朝鲜作为明朝的藩属国,内部政治腐败,君上昏聩,奸臣当道,面对日本侵略毫无抵抗之力,内部的一团浆糊直接导致全体军民毫无斗志,他们不知道所谓“国家”为何物,抵抗侵略对他们又有什么意义。
甚至大家都产生了摆烂的心态:
难道日本人来了,会比现在的国王更坏?
这种心态,让朝鲜在尚未获得明朝援助之前,近乎处于亡国边缘。
因此国王不得不勉强召唤已经被贬的李舜臣再度出山,令他整顿朝鲜水师阻止日军北上。
李舜臣便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中勉力维持一个臣子的基本素养,同时他还要解决掉水师内部的投降派和其它敌对势力。
内部问题解决后,他才开始有了些信心,面对海面上出现的敌人——
来岛通总。
2
野心
演员柳承龙算是与崔岷植戏路相似的韩国中生代演员之一,他的经典作品如《七号房的礼物》赚取了不少人的眼泪。但在我看来,柳承龙饰演反派角色却是一绝。
比如像《最强兵器——弓》里的满洲勇士,和《王国》里专权的赵氏权臣,随着年岁渐长,柳承龙出演反派人物时,一股凌厉之气扑面而来。
当年《鸣梁海战》中,他扮演的“来岛通总”出场与众不同,在日本其它水军将领的口中,来岛通总原本是一股影响日本近海的海寇,结果被幕府招安进而成为水师大将,而且幕府也不敢随意干扰他的势力,因此来岛通总的手下基本上都是当初跟着他的那批海贼,他本人也被其他日本将军称为“海贼王”。
收拾完内部的李舜臣,对上了如日中天的来岛通总,双方在一片狭窄的海域上摆开阵形。
2014年的《鸣梁海战》使用了大量特效,这让电影的战争场景十分壮观,尤其是当李舜臣率领的12艘战船一字摆开时,镜头从来岛通总的头顶缓缓升起,俯视日方军阵:
一望无际的大海,被密密麻麻的日军战船塞满了。
将目光勉强抽离这片海域,也抽离出《鸣梁海战》的话,不难发现中韩视角不同,显现出的意境也不同。
于中国观众看来,大概只是看个热闹。
于韩国观众看来,却是民族存亡大事。
实际上按照丰臣秀吉的想法,征服朝鲜只是第一步。
占领朝鲜,联合漠北蒙古残余势力一同进攻明朝,联合荷兰、葡萄牙等西洋国家在中国东南沿海登陆,进而征服整个中国,甚至印度才是这位野心家的宏图:
“把日本国度迁到宁波府。”
丰臣秀吉曾经设想。
可惜,他的野心也止于朝鲜。
在我们的历史视角中,老将邓子龙出手,与李舜臣并肩战斗阻敌于海上。最终邓、李二人双双战死。
仅在《鸣梁海战》中,李舜臣利用海面漩涡将敌军引入圈套,固守海路让日本人溃不成军,最后还亲手砍下了来岛通总的首级。
3
反战
韩国人的民族情绪在2014年夏季被这部电影点燃,当年《鸣梁海战》上映后迅速覆盖韩国各个阶层,票房口碑及观影人次打破了此前《阿凡达》创下的韩国电影观影记录。
李舜臣也是少有的被半岛两个国家共同奉为民族英雄的历史人物之一。
当然,同样以我们的视角看待鸣梁海战,不难发现它只是整个东亚(中朝日)历史纠葛中的组成部分而已。
当时内地媒体在评价《鸣梁海战》时,也多侧重于战争场景和英雄人物刻画。可能忽略了该片在美国上映后创下韩国电影海外票房记录的客观原因——
2014年前后,全球电影市场可谓“勃勃生机、万物竞发”,东方文化固然是一种全新的吸引欧美观众走进电影院的重要因素,但对战争的人本主义和人文主义如何表达,才是决定主流世界的普世价值观能否接受的关键原因。
电影里海战结束后,满身血污的朝鲜士兵们瘫坐在船舱里彼此笑骂,有人问“你说以后的人会不会记得我们?”
当李舜臣战船失利时,流落在岛上被日军驱赶的朝鲜百姓自发组织用绳索拖住他,不让他坠入漩涡,战胜后人们站在山上向李舜臣鞠躬致敬。
这些都是站在小人物的角度上看待战争的绝佳注释:
反抗强暴,抵御侵略,活生生的人的表现,远远比站在高处慷慨激昂的颂赞更有力度。
而李舜臣面对海面上漂浮的尸体,说出的那句:
“如此深仇大恨,该如何是好?”
则将影片主题推向了一个高度:
在对于“正义”的颂赞之外,仔细思索一番,李舜臣的抗击不是为了为乎谁的统治,而是为了避免更多的人陷入战火。
但战争终究是让人付出生命,无论“正邪”。
派系与派系、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都会因为战争延续仇恨。
仅仅一句话,《鸣梁海战》终于在“夹带私货”中隐约有了股反战的味道。
这才是欧美观众喜欢的主题,何况还披着一层东方史观的战争大片的外衣。
这种视角可能有些另类,但纵观世界电影史上获赞的战争题材作品,只要略作研究不难发现,痛惜因为战争逝去的生命,才是最符合人性善意的哀思。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