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着“孩子是孩子,还是商品”这个残酷的问题,让郑炳睿的眼泪和雅音的眼泪在观众看来似乎本是同源,又难以一视同仁。
这一点不仅是《误杀3》的创意突破,更是这部犯罪悬疑片的立意突破。
作者| 王重阳LP
编辑|小白
排版| 板牙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发布初始时间:2024年12月31日
“父爱”和“母爱”都是一种简单的情感,它源于生物本身在繁衍过程中对幼体的保护本能。
因此“误杀”系列拍到了第三部,还是能让这种情感体现出不同的层次。
如第一部为保护可怜妻女面对权力的奋起反击,第二部为病重子女挑战权贵的义无反顾。
到了第三部,“父亲”更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多面。
主角还是肖央,只不过这次,这位“父亲”让我的感受十分……复杂。
尤其是当真相渐渐变得清晰时,就像反派达蒙(高捷 饰)对他的评价:
“你是个不会为了别人伤害自己的人。”
然后,这个评价被推翻了。
成功人士郑炳睿(肖央 饰)哭了两次,一次是别人伤害他的女儿,一次是自己在枪口下的抉择。
接着,他终于履行了父亲的责任。
所以我想起影片开场时,在看似宏大庄严的仪式中,他抱着佛像沉海时耳边幻听出女儿的呼救声。
这是一种亲情的本能。
“人”作为《误杀3》中被放大的符号,在两个分别代表正义与邪恶的势力中都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或者说在这场“误杀”中,已经不能用简单的“善恶”来评价挣扎在修罗场中的所有人。
01牺牲的决心
郑炳睿在狼狈不堪地一路追击中,被绑匪先后设置的问答和直播搅乱了心智,同时也让观众感受到了这场“误杀”的不简单:
一个已经成为励志传奇的商人,为什么会对一些冷僻的犯罪知识那么了解?身边的人不明白,追击的警察也嗅到了异样。
当一切都指向七年前的一场疑云丛生的灾难时,愤怒的情绪蔓延在每个追求真相的人心中——
看似值得同情的人也许尚待分辨。
看似凶狠残忍的人也许另有苦衷。
郑炳睿成了暴风中的“风眼”,一切疑团都要在他身上找到答案。
无论是警方、民众还是绑匪。
人们需要知道真相,也想知道究竟是什么,让绑匪够胆在光天化日之下通过直播的形式,展示猫捉老鼠式的戏弄。
直到他说出那句: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商品”。
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麻木扑面而来,夹杂着另一条时间线上被掩藏的真相。
多重悬念、高能反转、人性复杂、决然牺牲等等,这些足以吊起观众胃口的情节设计被置于这场追求真相的电影里。接着人们不得不深思一番,问道:
“如果一切都是假的,那什么才是真的?”
我说:
“发自内心的嘶喊与眼泪是真的。”
比如“暗货”们的父母,还有郑炳睿面对惨烈的镜头,哭到眼泪口水拉丝的情绪是真的。
要相信“仇恨”爆发出来的力量是惊人的,隐忍数年,精心布局,涉及其中展开复仇的每个人都是“死间”:
当复仇计划开启时,没有人打算活着看到胜利。
这也让电影开场时充满隐喻的“章鱼”在故事中讽刺感拉满——
生物界里,章鱼为了后代可以选择自毁。
罪恶,以及行使罪恶的人不会。
因为他们没有孩子,或无法与有孩子的人共情,更或者就像那句“孩子和商品”的简单归类一样,何止是孩子,“人”的悲伤也会被刻意忽略。
也只有“人”才能感受到悲伤的意义。
相较于“明货”“暗货”这种不存人性的称呼,追寻真相不惜以身入局的父母真的可以选择“断腕”一战。
这是“误杀”系列延续到第三部时依然保留的思想:
你永远不要低估一个有孩子的父(母)亲,为了孩子牺牲的决心。
02足够的惊喜
罗生门式的情景还原在影片中出现多次。
在郑炳睿的叙述中,他在七年前“619”事件中也是一个受害者,抛出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论调。
他依然是狠厉的,对任何可能伤害自己女儿的人下手绝不留情。
不带感情和丝毫犹豫地挥击、殴打。
无需考虑和犹疑地牺牲别人、保全自己。
过去的记忆让他在女儿失踪后第一时间怀疑曾经的“伙伴”,原因无它,仅仅是一种“肌肉记忆”——
观众相信他曾经的苦衷与痛苦,包括他深情抚摸手腕处的卡通章鱼时所说的托孤遗言。
另一边,雅音(刘雅瑟 饰)来到郑炳睿施暴的现场,娓娓道来盘桓不去的痛苦。家庭教师李慧萍(佟丽娅 饰)仿佛是个事外人,警官张景贤(段奕宏 饰)则更像个气氛组担当。
然而真相就是一场因为绑架案牵扯出的陈年旧事吗?
没这么简单。
比如张景贤,作为复仇计划的发起者和操盘者,他之于电影中给观众造成“反派”印象,乃至在他身死前后,这个角色与郑炳睿之间制造的冲突让观众看去倍感意外。尤其在影片前半部分,他突出的形象是“私心”甚重,只不过那时观众没有意识到他的“私心”竟所图甚远——
早在数年前,张景贤就布置了后面的一系列计划,每一步都在其算计之中,包括身死人亡。所以我一直觉得《误杀3》有一种“双男主”的意味,这种设计之于最后的人物反转给观众造成了强烈的震撼。
不只是他,可以说每个角色到最后都呈现出令人咋舌的面目。
既有残忍与善良的博弈,也有自私与牺牲的对立。
一群人的罪恶狂欢和另一群人的拼死追逐,大家都在以命相搏。他们围绕着“真相究竟是什么”展开的故事,能打动很多观众……无论有没有孩子。
不同的人眼中,“真相”可以有不同的解读。
复仇者追寻的真相是抓凶手,讨公道。
罪恶者守护的真相是杀无辜,护“渠道”。
观众看到的则是不断的反转和震撼,包括我。
我知道“大海可以掩盖一切真相”,如郑炳睿可以抱着佛像沉海以求“新生”,但他的新生还要靠章鱼断腕式的本能,让观众品味一个父亲的复杂情感。
这就是《误杀3》与前两部最大的不同之处:
让人性更加深刻、更加复杂、更加真实,也更加……
感慨万分。
所以肖央还是那个肖央,“父亲”的立意却在第三部时被赋予更多层次的解读。至少在复仇者的眼中,“郑炳睿”这个名字,代表的不只是对一段记忆的痛苦与仇恨,还有其背后潜藏的那股庞大到不可撼动的邪恶势力。
至此“父亲”可以是暴虐的、残忍的、不顾一切的,也可以是痛苦的、无奈的、发自本能的“活人”,是完全脱离前两部单一角色定义的全新诠释,更是这部犯罪悬疑片里最吸引人观看的要素:
没有人会对一切伤害弱小的罪恶无动于衷,同样也没有人会否认一位“父亲”的人生背景和本能的保护意识。
这次登场的“父亲”,给到观众足够的意外与惊喜。
03不同的“父亲”
说回《误杀3》的故事绘卷。
关于“罪恶”的诠释,我认为影片留足了很大的叙事空间,包括对幼童的伤害、拐带、性侵等或明或暗的表现形式,也通过种种结局描述告诉观众“罪恶永不止息”的无奈,正如电影里新闻主持人所说:
“不信任”。
一场疑点重重的旧案,数年之后被一桩新案抽丝剥茧,揭开潜藏其中的不堪入目的秘密。
当人们以为大反派终于会被绳之以法时,一切又都戛然而止。
这是电影留给我品读的余韵。
真相真的那么难以寻找吗?
是的。
尽管每个人都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
但依旧止步于此。
因为真正的邪恶高不可攀,而最后依然在仇恨之中搏杀的,都是最可怜的人。
他们或因求生的欲望,或因丧子的悲痛,大家注定要“以父之名”角力。
最后,让观众意犹未尽又无可奈何:
从真相被尝试揭开的那一刻,你我都逃不出这修罗场。
层层递进中,通过多视角的人物刻画,人性中的阴暗和伟大都让观众看个满眼。也让《误杀3》的立意登上了这个系列目前为止的新高度——
既有“拐带儿童”后经久不衰的都市传说,也有结合时事的“彼岸孤岛”,也许就像影片表现的高反转情节一样,当“我以为……”的一切被不断推翻后,《误杀3》还是留下了一个未尽的炼狱。
权力、掩盖、谎言、泪水……
围绕着“孩子是孩子,还是商品”这个残酷的问题,让郑炳睿的眼泪和雅音的眼泪在观众看来似乎本是同源,又难以一视同仁。
好人、坏人、正派、反派,都无法用眼泪达成和解。
“父亲”于《误杀3》里的情境设计,正是颠覆了此前一、二部的既定人设:
这个身份之于郑炳睿成立,之于张景贤也同样成立。
上文提到的最终“死间”正是张景贤自己。支撑他付诸行动的背后,不仅是一群父母,更是源自人们心中的正义。但这种力量只有通过实施计划才能发挥作用。
如《误杀》系列第一部里的“李维杰”和第二部里的“林日朗”,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原本的“日子人”潜藏的巨大能量爆发之后,才有了可赞的勇气与智慧。
张景贤也是如此。
倘若郑炳睿只是身份层面上的“父亲”,他在痛苦中的选择已经让他失去了这个身份的存在价值。张景贤不同,他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父亲”:
“我听说吃苹果能吃女儿。”这句话在悲剧发生前后成为“父亲”的注脚,尤其是在满满一墙的孩子照片下面,放置的一颗苹果,让张景贤完美继承了第三部中,关于“父亲”这个神圣而伟大的角色意义。
这一点不仅是《误杀3》的创意突破,更是这部犯罪悬疑片的立意突破。
它给予观众的不是“非黑即白”的武断,就像看待这个世界和依然还在发生的罪恶时,用人性化的视角品鉴故事,挑战观众对“好人”和“坏人”的认知:
“你不是一个为了别人伤害自己的人。”
郑炳睿果然如别人说的那样吗?
世上还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吗?
真的有人愿意用“断腕”的方式保护下一代吗?
我觉得几位主演的精湛演技和影片本身近乎“超纲”的话题性,能够让观众足够正视这场罪恶,也让这部《误杀3》在今年跨年档,值得观众体会“救赎”的寓意:
谁是“父亲”?
一目了然。
是“误杀”还是“该杀”?
交给观众去体会。
「四味毒叔」
出品人|总编辑:谭飞
执行主编:罗馨竹
商务合作:13671275210
联系邮箱:siweidushu@126.com
微信公众号lD:siweidushu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