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资金减持后67%股民看跌,宁波银行的归宿,是跌回22元?

北向资金减持后67%股民看跌,宁波银行的归宿,是跌回22元?
2022年09月09日 14:54 摩根商研所

一般来说,上市企业的业绩越优秀,股价也应该越高涨。但是在银行面前,尤其是8月底9月初短暂领涨银行板块的宁波银行,这一逻辑似乎反了过来。

8月26日晚间,宁波银行披露了2022年中报,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17.56%,达到294.12亿元,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37%,达到112.68亿元。营收利润的双增长,也无愧于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相提并论的“成长性银行”称号。

只不过,虽然上半年业绩表现良好,但宁波银行的股价却依旧保持低迷。不仅是从年初至8月底已经缩水了将近30%,即便在中报披露后,也依旧没能提振投资市场信心,整体股价仍处于震荡下跌的状态。

与此同时,随着宁波银行上半年财报一起披露的,还有宁银消金的经营业绩。只是不同于宁夏银行的稳定增长,在今年5月份刚刚完成股权交接和工商变更登记的宁银消金,却是出现了4800万元的营业亏损。

如此,不得不令人疑惑,宁银消金的糟糕表现,是否就是宁波银行股价低迷的“罪魁祸首”?

一、接手华融消金“烂摊子”,15亿元货币增资能救宁银消金?

宁波银行的消金牌照,可谓是得之不易。

据报道,早在2013年,宁波银行就开始不断拓展消费金融相关业务板块。该年11月份,宁波银行发起设立了永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15年5月,又正式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永赢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时隔半年左右,宁波银行又在2016年1月19日,成立了宁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9亿元。到了2018年6月份,宁波银行更是公布了组建“永赢消金”的计划,根据计划内容,宁波银行将出资3亿元,和宁波富邦以及宁波富达旗下子公司共同发起该项目。

只可惜,这一计划在审核阶段并没有获得银保监会的批准,宁波银行进而转向理财领域,在2019年12月成立了宁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

直到2021年8月,由于监管机构要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须逐步退出非主业,中国华融拟将持有的6.30亿股华融消费金融70%股权对外公开转让,且华融消金原股东均放弃行使优先购买权,这才让宁波银行看到掌握消金牌照的机会。

2021年12月22日,宁波银行斥资10.91亿元,通过竞拍的方式获得了原华融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70%股权。27日签署了产权交易合同后,直到2022年5月,宁波银行才完成股权交割和工商变更登记,正式成为华融消金的控股股东。

尽管时隔多年终于如愿以偿拿到了消金牌照,宁波银行补全了消费金融领域的商业版图,但至少在短时间内,宁银消金更像是一个“烫手山芋”。不仅需要大量时间进行磨合,宁波银行本身,或许也需要重新审视一下,在追逐消金赛道的道路上,究竟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1.华融消金历史遗留“烂摊子”,重塑商业形象难度较高。

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华融对外公开转让华融消金的股权,不仅是顺应监管部门的要求,更可以算得上是“顺水推舟”,将已经隐隐陷入困境的“烂摊子”抛售出去。对于宁波银行而言,除了难得的消金牌照,控股华融消金之后,对自身而言更多的可能还是拖累。

综合媒体报道和网络信息,华融消金在遭到股权转让之前,就已经陷入了巨额的亏损之中。从2016年至转让前的2020年,5年间的税前利润分别为-0.37亿元、1.28亿元、0.168亿元、-2.63亿元、0.036亿元,可以说除了2017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扭亏为盈,剩余年份中,仍挣扎于亏损线上。

可以说,长期以来,华融消金在已披露业绩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中,都保持着排名垫底的状态。甚至由于多年亏损和盈利低迷,二股东合肥百货,以及深圳华强、安徽新安资产,三家股东都明确表示拒绝增资。

而且在2022年正式成为宁银消金后,根据宁波银行所披露的财务数据,截止期末,其总资产为72.45亿元,净资产为11.09亿元,营业收入为9900万元。最关键的是,营业亏损达到了4800万元,净亏损3200万元,仍然在延续着华融消金时代的糟糕表现。

与此同时,考虑到华融消金在此前还多次陷入套路贷、暴力催收等质疑,在2019年还因为违反央行征信管理相关规定,以及消费贷款用途不合规,接连遭受央行和银保监会的行政处罚。接下来宁银消金不仅要寻找扭转业绩亏损的经营模式,更需要重新塑造自己的商业形象,以现有基础,很难说不会成为一场“事倍功半”的艰难过程。

2.15亿元增资或将影响业绩,投资市场信心持续流失。

面对仍在持续的大额亏损,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消金牌照,宁波银行在上半年财报发布的同时,也发布了董事会多项决议,其中,就有着公司以货币形式向宁银消金增资不超过15亿元的内容。

对于宁银消金而言,这笔15亿元的资金助力,毫无疑问是场及时雨,但对于半年以来持续遭受投资市场质疑的宁波银行,很可能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从股市的反馈上就能够看出,26日上半年财报发布后,宁波银行的股价仍出现了1.01%的跌落,随后两个交易日中,更是从28.77元跌至28.27元。

尽管在9月1日前后以5.52%的幅度短暂爬升至29.84元,但随后又开始了一轮2.23%的跌落。从天眼查就能看到,截至9月7日收盘,宁波银行的股价已经跌至28.58元,下滑幅度约为1.45%。

同时考虑到宁银消金的底子较弱,除了15亿元增资外,后续可能仍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和填补,某种意义上也称得上是暂时的“无底洞”。尤其是这15亿元的增资是以货币形式出现,对宁波银行的现金流也是一次不小的考验,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下半年的盈利表现,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挽回投资市场的信任自然也成了一场考验。

不过,宁波银行之所以难以扭转低迷的股价,并不仅仅只是宁银消金的缘故。

二、3个月累计被罚超千万元,惨遭北向资金砸盘股民信心暴跌?

尽管上半年宁波银行的表现优秀,但仔细审视财报中的信息,却仍可以发现隐患的存在。

在稳定快速增长的营收利润之外,宁波银行的净息差、净利差,以及对公、对私贷款平均收息率等数据,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收窄。

据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净息差为1.96%,同比下降37个基点;净利差为2.16%,同比下降43个基点。公司对公贷款平均收息率4.45%,同比下降48个基点;个人贷款平均收息率6.97%,同比下降35个基点。

与此同时,尽管宁波银行至今仍保持着,A股上市银行中唯一一家18年不良率低于1%的记录,2022年上半年的不良率仍和2021年一样保持着0.77%的水平。但是不良贷款金额,却是呈现出了逐年走高的趋势。

综合此前5年的财报信息,宁波银行不良贷款总额,分别为28.39亿元、33.53亿元、41.41亿元、54.56亿元、66.19亿元。而且2022年上半年的不良贷款总额,已经达到了75.87亿元,增幅约为14.62%。

尽管宁波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保持着业内最低水平,预计长期内也仍将保持17家城商银行中最低的水平。但随着住房贷款的增长,以及烂尾楼停贷风波对行业的冲击,公司贷款和垫款不断增多之下,很难保证不会推动宁波银行的不良率有所升高。

此外,宁波银行在2021年以28.37%的营收增速,领跑了整个A股城商行赛道,同时29.87%的净利润增速,也仅仅轻微落后于30.72%的江苏银行和29.98%的成都银行,位列全行业排名第三。考虑到宁银消金短期内可能会出现不小的资金扶持缺口,以2022年上半年的并没有超过20%的营收、利润增速,或许也无法重现去年的业绩表现。

再加上以下两个层面的“黑历史”,宁波银行业绩增长的同时,股市反馈却愈发低迷的情况,或许也就不是那么难以理解了——

1.贷款管理失准多次遭行政处罚,上半年累计被罚超千万。

随着监管部门对贷款业务,尤其是零售贷款、消费金融领域的重视,宁波银行业也偶尔会成为通报上的“常客”。从2021年开始,宁波银行就多次因贷款管理问题被监管部门施加行政处罚,今年上半年累计罚款金额已经超过了千万元。

其中在2021年7月14日,宁波银行因流动资金贷款贷后管理不到位、信用卡现金分期和个人贷款贷后管理不到位、南京中山北路分行贷后管理不到位等原因,被银保监会江苏监管局在一天中连开三张罚单,共计罚款75万元。

到了2022年后,先是在2月15日因为贷款“三查”不到位和贷款资金被挪用,被深圳银保监局罚款40万元。之后到了4月,从11日到28日,因为代理保险销售不规范、各类贷款管理不到位等原因,连收4张罚单,共计罚款565万元。

5月份衢州分行、温州分行,又因为贷款管理不到位、非标投资业务管理不审慎、个人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等多项违规行为,遭到两地银保监会监管部门累计处罚430万元。7月22日,又因为贷款“三查”不到位、信贷资金被挪用于购房等违规行为,收到了145万元的罚单。

2.员工跳楼涉及管理混乱质疑,北向资金砸盘后股民信心暴跌。

虽然有些时隔久远,但提及宁波银行,不免会令人联想起2020年5月和10月,宁波银行江北支行某位员工和萧山支行某位客户经理,疑似因为职场PUA、工作压力过大、抑郁症等多种因素,选择了跳楼自杀。

根据此后社交媒体渠道的网友爆料,宁波银行在当时采用了极为严苛的员工管理方案,“狼性”企业文化盛行之余,内部管理也较为混乱。网友爆料是否属实尚且不得而知,但是结合2022年上半年的处罚内容,至少在管理混乱方面,多少还是有些可信度的。

再加上,此前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等21家银行被银保监会大规模处罚的时候,身为官方媒体的人民网发表评论,痛斥银行业的“内鬼”和“潜规则”泛滥。倒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投资市场对上市银行总是报以审视的目光。

也因此,在9月7日下午收盘后,北向资金或许是出于对行情的悲观,开始持续减持宁波银行。消息传出后,根据东方财富网的网友调查统计,17点左右,对宁波银行股票报以“看跌”态度的股民,也从35%左右,迅速拉升至67.50%。

低迷的走势和市场信心,外加消费金融业务的短暂受挫,身为曾经的银行股估值天花板,宁波银行或许还会有一段漫长且艰难的路要走。

尤其是在投资欲望普遍较低的当下,银行股下半年大概率会继续承压。而宁波银行是否真的会像许多人“调侃”的那样,一路跌回22元左右,才肯结束这场“跌跌不休”的惨剧?

且让我们保持理智,拭目以待吧。

参考资料:

《宁波银行半年报披露:2022上半年有得有失》——蓝莓财经

《宁银消费金融上半年营业亏损4800万净亏3200万,宁波银行拟最高增资15亿》——蓝鲸财经

《宁波银行半年报:银行中的成长股,风采还在不在?》——星图金融研究院

《宁波银行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 不良贷款总额再创新高》——短平快解读

《关于宁波银行大跌的冷思考 》——格隆汇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