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上市前夕惨遭做空,华住集团补血太难了

港股上市前夕惨遭做空,华住集团补血太难了
2020年09月22日 19:02 地产情报站

最近半年,赴港二次上市似乎已经成了风潮。尤其是阿里巴巴、京东、网易等互联网公司在二次上市后,成绩都十分亮眼,引得一堆企业蠢蠢欲动。9月10日,中国第二大酒店运营商华住集团披露招股书,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尘埃落定。

只不过,华住集团并未延续前辈们的“好运”。认购期内,华住集团就未获得足额认购,受到了市场冷遇。挂牌前一天,华住集团更是遭遇机构做空,被指财务造假,美股市值一夜蒸发超过30亿元人民币。

9月22日,命途多舛的华住集团,终于二次上市了。

华住的创始人季琦,是个传奇。

1999年,互联网刚刚在中国大陆普及的时候,四个年轻人在上海租了半个楼面,组建了一个小公司,两个人出门跑业务,两个人在公司做规划,晚上就在公司里碰头,商量公司的发展大计。

这四个年轻人就是后来的“携程四君子”,季琦、梁建章、沈南鹏和范敏。

(左一为季琦)

作为携程的创始人之一,季琦主要负责和外面接洽,疏通关系,商讨业务,常常跟搞融资的沈南鹏打配合。

2002年,季琦和沈南鹏两个人创办了如家连锁酒店。彼时,国内的酒店行业发展并不完善,尤其是以如家为代表的性价比高的经济型酒店,市场更是一片空白。不过4年的时间,如家连锁酒店就做到了行业第一。

不过,这一切与季琦已经没什么关系了,因为他早就被踢出了如家的团队。

商场之上,关于沈南鹏与季琦不和的消息流传已久。沈南鹏甚至说过,“如家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就是在发展势头最好的时候‘请’走了季琦”。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沈南鹏曾经毫不避讳地表示:“我们只是把所有的人才尽量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况且离开如家这件事,也要经过季琦本人的同意,(离开如家团队)这是他本人愿意的事情。”

就这样,“自愿”离开如家的季琦,在2005年创办了中档经济型连锁酒店汉庭。在谈及如家和汉庭的市场定位时,季琦说得颇为隐晦,但字里行间却不怎么客气,“市场定位上,如家可能是你刚刚毕业的时候想住的,现在你工作几年了,有些积累了,你可能就想住汉庭这样的”。

定位略“高”一点的汉庭,在2010年登陆纳斯达克上市。而在汉庭之前,还有如家、7天连锁这两家经济型酒店同样在美国上市。有意思的是,这三家企业的创始人,都与携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于汉庭的上市,资本市场表露出来的意见以不看好为主。在汉庭上市之前,《华尔街日报》发布了一篇文章,表示中国的经济型酒店已经出现供应过剩的情况。报道称,中国正在对房地产行业进行整顿,而数量庞大的酒店行业,很可能成为下一个被整治的目标。

2012年,汉庭酒店集团更名为华住酒店集团。外界当时揣测,汉庭改名华住是为了重整旗鼓,以便进军高级酒店行业。

此后的华住壮大很快,截至2020年3月31日,华住集团经营超过20个酒店品牌组合,在全球范围内拥有5953家酒店,共计客房57.55万间。华住旗下的酒店品类也进行了扩张,从原先的经济型便捷酒店,到全档次酒店覆盖。

在酒店行业,华住的排名直线上升,据华住招股书显示,华住目前为中国第二大、全球第九大的酒店集团。

而这次华住集团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是港媒率先爆的料。今年6月有香港媒体称,华住集团将在今年底之前完成港交所的二次上市,预计发行5%到10%的股份,计划募集资金5亿到10亿美元。

消息传出来之后,华住很快予以否认,说“目前没有这方面的打算”。

但市场对华住的猜测并没有停止过,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环境恶劣,国际、国内的酒店行业标准并不算统一,再加上美国证券市场对中国连锁酒店行业的认知不足,华住在美股的市值一直不上不下;二是有7天连锁、如家这两个同类企业作为参考,前者在2013年完成私有化退市,后者在2016年重回A股。

在资本运作中,自然是要择优而为,更何况今年全球还遭遇了疫情黑天鹅的突袭,以酒店行业为代表的线下服务业首当其冲。

今年3月,季琦在发给公司的内部信中表示:“虽然疫情还没结束,但对华住的财务影响极大,迄今为止,我们损失的潜在营业收入约38亿,开店亏损约25亿元。

市值被低估、疫情损失惨重,以及市场发展前景等种种问题,都在促使华住回游。

虽然市场的揣测不断,华住的口风倒是很紧,直到9月10日,华住正式通过香港联合交易所官网公布了华住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的招股书。有人称,这是华住准备给自己回血,挽救疫情期间的损失。毕竟在它之前赴港二次上市的阿里巴巴、京东、网易等公司都收获了不错的成绩,市值大涨。

不过,华住的如意算盘,最后却是落了空。

首先是打新股的问题,华住集团在认购期内就未获得足额认购,受到投资者冷遇。从招股书来看,华住计划发行2042万股普通股,其中公开发售204.2万股,剩余进行国际配售,最高公开发售价高达每股368港元。然而截至9月14日,华住认购保证金仅为1.22亿元,并未足额认购。

其次是时机问题,疫情对于线下服务业的冲击并未消退,大众普遍不看好酒店行业。在港股市场上,大众更青睐于互联网行业的轻资产企业,而非以房地产行业为主的重资产企业。此外,华住在港股的定价太贵,入场费也太贵,再加上目前新股上市不断,而华住的二次上市利润有限,对于投资者而言,似乎并不是好的选择。

市场大环境如此,即使华住家大业大,还是在港股市场遇了冷,成为第二个“百胜中国”。

然而,更让人没想到的是,临了要上市,华住还遭遇了一场“暴击”。9月21日,就在华住二次上市的前一天,沽空机构博尼塔斯盘前发布报告称,华住通过谎报其集团资产的所有权制造了虚假财务报表,通过未披露的关联方隐瞒营业费用,2019年人为虚增利润约20亿元。

受此消息影响,华住美股股价下跌3.66%,报收40.48美元,市值一夜蒸发4.5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亿元)

今天早间,华住集团发布公告称,做空报告没有依据,它包含许多错误、未经证实的陈述以及对公司业务和运营的误导性结论。

意外做空并未影响到华住集团登陆港股,从港股上市首日的情况来看,截至收盘,华住集团报收310.2港元,涨幅为4.44%。

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华住能否在资本市场站住脚,还得看接下来的发展。而从9月21日华住集团发布的数据来看,国际发售和香港公开发售的最终发售价均为297港元/股,比原先拟定的368港元/股低了不少。

市场遇冷,遭遇做空。从华住的负债情况来看,截至2020年6月30日,其短期债务为58.21亿元,长期债务为92.40亿元。数据显示,华住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92%,这是一个“高危区段”,负债率已经在警戒线上。

即使负债累累,华住也并没停下扩张的步伐,从华住一方透露的信息来看,在未来几年内,华住要主打下沉市场。酒店行业在下沉市场的扩张,一般都是围绕在迅速开拓新的门店这个点上,现在华住主要采取的商业模式是加盟门店,收取加盟费用。

从华住的营业收入来看,加盟费占了很大的比例。有报告称,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华住旗下酒店有85%都属于加盟门店。

此番,沽空机构博尼塔斯也是紧抓加盟费用的问题,称通过在北京和上海实地调查发现,华住酒店秘密向由其员工或未披露第三方控制的加盟店提供运营费用,从而虚增财报利润数据。

关注美股的站友们一定知道,这并不是中概股首次遭遇做空。今年3月,房企奥园也曾遭到做空,当时一份匿名做空报告表示,在过去数年间,奥园通过“明股实债”、关联交易及抽屉协议隐藏真实负债,虚增利润近30亿。奥园当时紧急做出了回应,但从3月3日到9日,股价还是下跌了11.12%。

由于房地产行业的特质,周期性强、负债率高以及利润波动较大,让地产股成为被做空的常客。有业内人士表示,“(从A股市场来看)地产股已经成为经常被做空的对象。”

回到华住身上,二次上市前夕遭遇做空,实在尴尬。而更尴尬的,还是华住在资金上的困局。二次上市不算理想,融资回血不顺,叠加疫情影响和世界投资格局的变化,都让华住压力重重。

于内部来说,华住2020年上半年营收下降,目前仍处在缓慢的复苏期中,负债率高涨不下,融资情况不如预期。

于外部而言,竞争压力太大,锦江、首旅如家、东呈等酒店集团同在一个赛道竞争,还有各大房企的触手也在延伸,规模扩大不易。

内忧外患,双重叠加,属于华住的道路,并不好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