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是如何让孩子们被航天“圈粉”的

马化腾是如何让孩子们被航天“圈粉”的
2022年09月23日 19:57 锌财经官网

文/吴辰光

编辑/大风

临近载人航天立项30周年的大日子,国家图书馆灯火通明,五位航天总师和首席科学家面向青少年开讲,聊探日、探火、黑洞和暗物质。会场600多个座位坐满了,还有几百万孩子在线观看。如无意外,这称得上是今年为数不多,又最具人气的青少年科普盛会了。

在现场,活泼好动的孩子们被演讲吸引,只有掌声和笑声;有的孩子仪式感满满,特地穿西装打领结,因为“和科学家面对面”;也有孩子因为家太远,家长建议提前离场,急得大哭,直到确认看直播续上,才勉强同意;家长们会后互相感慨,这样的机会,花钱也难找。

从观察中不难看出,这场专门为孩子们打造的“科学小会”,是真的赢得了他们的欢心;联合主办方阵容里,还出现了“航天事业的国家队”国家航天局,“青少年事业的国家队”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更足见青少年科普之严谨,内容准备之充分,有权威的“盖戳”认证。

这样一场年度“科学秀”在深圳生根,在北京发芽,已进入到第四年,而那个不在现场,影响却无处不在的身影,正是以“互联网产品经理”“想成为科学家的企业家”著称的马化腾。

做科普,是在为孩子们做产品

月球及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是演讲科学家之一,和项目团队一样,他眼睛熬得通红。前一天晚上,为了把生涩的内容讲得生动有趣,他还在一遍遍修订文稿,几乎没怎么睡。结果等到上了台,直接就“炸”了。

贾阳在现场给孩子们讲怎么让火星车成功“自拍”

写的诗、抛的梗,孩子们都接得住,当他讲到“祝融号”成功降落火星,现场适时响起了键盘手的轻快配乐,气氛拉满,掌声不息,一场硬核知识科普,成了科学家的脱口秀。

青少年科普之难,在于保证严谨性的前提下,得琢磨一个知识怎么解释,一个故事怎么讲述,才能让孩子听得懂、感兴趣。科学小会是场活动,但更是一个“产品”,要持续迭代和打磨,比如贾阳磨稿,又比如主题敲定。今年小会聚焦“大航天”,契合了航天大年的时点,但更是341万青少年参与话题调研的成果,他们今年最感兴趣的是“中国空间站”。

科学小会,其实是从腾讯科学WE大会衍生迭代出来的,后者的历史更长,每年邀请全球顶尖科学家分享最前沿的科学突破,今年已办到第十年。

WE大会是马化腾每年必定“蹲守”的科学盛会,也是他朋友圈里转发报道的常客,他不仅会为直播、聚合、清晰度这样的细节“挑刺”,更是从首届就为WE大会下好了定义:“在这里,放下商业上的思虑,只关注科学,用科学满足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渴望。”这是初心,也是WE的产品目标。

“虽然WE大会的话题很烧脑,但参会的小朋友越来越多,还都能坚持看完。”在小会现场,腾讯青年发展委员会副主席李航分享了小会“诞生记”。有一年,一位爸爸带着儿子专程从广州坐高铁到北京参会。“我问他,千里迢迢来参会,值得吗?他说,孩子不一定能听懂,但哪怕只看到科学家的后脑勺,这都是难得的体验,这就值了!”

这直接引发了新的思考,是否有必要为孩子们办一个量身定制的科普盛会?反复论证之后,2019年初,这个想法以“腾讯青少年科学小会”为名落地了。

“小会”对孩子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两次相遇”的故事,可为注解。

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是国际知名的量子物理学家,打造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他读高二那一年,中国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创始人严济慈回母校东阳中学办讲座,和学生代表做交流。严老鼓励潘建伟要到科学殿堂来学习,最终他报考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走上了科研道路。

近12年后,潘建伟也回到东阳中学,讲量子科普。当时在台下聆听的。就有高中生陆朝阳。几年后,他成为潘建伟院士的学生,现在是国内量子领域的杰出科学家,被顶级学术期刊《Nature》誉为“量子鬼才”。

两次相遇,三代科学家,潘建伟和陆朝阳的人生轨迹在无形中发生了改变。人类科学史,是科学发展的历史,也是科学前辈与后辈薪火传承的历史。科学小会,就是在创造“相遇”,播撒“火种”。

2020年,潘建伟院士来到WE大会上做演讲;2021年,陆朝阳也登上科学小会的舞台,他们愿意把当年弥足珍贵的相遇,传递为自己与更多孩子的相遇。

“很多同龄人和我一样,小时候都梦想成为一名科学家。我们希望,今天有更多的青少年能把“成为科学家”作为自己的梦想,把科学探索视为新时尚,愿意将科学精神发扬光大。天才往往扎堆出现,科学发现也常常出现爆发期。”

“我们相信,如果越来越多孩子能为现实世界着迷,被科学精神点燃;如果他们专注地观察望远镜中遥远的星光,不停追问“宇宙究竟如何运行”,而他们的好奇心不断得到鼓励,想象力持续得到引导;如果我们更加尊重科学,更加敬重科学家,更加敬畏未知世界……那么,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迎来世界级科学大师和科研成果的“寒武纪”大爆发。”

在科学小会书籍《成为科学家》序言中,马化腾如是写道,可为心声。

孩子们在2022年腾讯青少年科学小会现场回答问题

以好奇心为原点,以“相遇”为路径,未来科学家或许就在这些小观众中间,未来的科学突破也可能就追溯到当年的会场里,触动他们的一刹那。

搞科学,金字塔式的全面助力

一家企业的底色,往往是由创始人的气质决定的。WE大会、科学小会持续举办,本身就是一种选择。在科学和科普这件事上,长期投入,甚至不计成本回报,这并不容易。个中理由,还要从马化腾身上找寻。

《腾讯传》记录下一个小故事:四年级的马化腾在科普杂志《我们爱科学》里读到一篇文章,关于如何用各种镜片制作天文望远镜。他缠着母亲买了一套镜片回来,自己动手做了一台简陋的望远镜,试着用它来仰望星空,有时甚至会在楼顶睡着,直到爸爸寻上去抱回家。

长大后的马化腾,成为了中国互联网浪潮的第一批弄潮人,计算科学的受益者,但他对天文物理等科学的好奇心和热爱,却一直保留下来,乃至影响了腾讯对“科学”的态度。

2016年,民间科学奖项“未来科学大奖”设立,这是中国内地首个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发起的奖项,马化腾欣然位列首批捐赠人,也成为了科学家的好朋友与圈中人,时常探讨中国科学的发展,寻找企业作为社会力量参与其中的着力点。

社会整体科技实力的提升,是少则十年二十年,甚至半个世纪乃至更长的系统工程。企业如何参与到这场集众智、汇众力的大工程之中?除了自身在信息技术前沿领域的布局投入,马化腾还在为腾讯寻找发挥更大作用的定位角色。

2018年中兴事件发生不久,马化腾在未来科学论坛上呼吁,“现在这个时候,要更加关注基础学科。过去,大家更关注实用主义,但是我想所有人都清楚,我们不能再抱有侥幸心理,一定要投入更多资源去做基础科学研究。”

在与饶毅等科学家多轮深谈酝酿之后,时隔半年,一个以腾讯之力,为科学助力的大项目——科学探索奖启动,由马化腾与杨振宁、饶毅、施一公等14位知名科学家共同发起,腾讯基金会投入10亿元启动资金资助。奖项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目前四届已有200位科学家获奖,每人将在5年内获得可自由支配的300万元奖金,平均年龄41岁。

在2019年全国两会上,马化腾递交《关于充分发挥社会力量 加强中国关键核心技术与基础科学研究的建议》,提出“从国家层面推动关键核心技术与基础科学研究投入多元化,除中央财政加大投入,鼓励地方、企业、公益基金、个人等社会力量多管齐下;理顺联合研发合作机制,鼓励和引导有意愿的企业积极与科研机构联合研发,加强应用侧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力度。”

《建议》还提出,“强化基础科学的普及和教育力度,引导社会力量提升科普水平,加强科技后备力量的培养,为中国未来20年至30年可持续的科技竞争力打下基础。”

现在回看这些建议,说是腾讯从“边想边干”中凝练出来的,并不为过,而这也是腾讯在投入基础科学和科学普及的工作指南。

2022年,腾讯又接力启动了“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计划10年内投入100亿元,长期稳定地支持一批杰出科学家潜心基础研究。相比科学探索奖,“新基石”更聚焦资助从0到1的原创性科研项目,这些项目常常是冷板凳、缺资金,然而一旦成功,意义非凡。

从面向孩子、大众到科学家,从科普到基础科研,腾讯建立了一个完整的、金字塔式的助力生态,并且在源源不断地注入能量。

现在看,马化腾没成为科学家,可能也是一件幸运的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