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突破880亿!东鹏饮料,“天花板”在哪?

市值突破880亿!东鹏饮料,“天花板”在哪?
2024年06月17日 10:40 侃见财经

东鹏饮料的“天花板”到底在哪?

想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可能连东鹏饮料自己也不知道,“极限”到底在哪。

据一季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东鹏饮料再次实现业绩“双增”,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同比大增39.8%至34.82亿,净利润同比大增33.51%至6.64亿。

拉长周期来看,这已经是东鹏饮料连续第八个季度实现业绩“双增”了。

此前,侃见财经曾多次跟踪东鹏饮料这家公司,发现东鹏饮料其实并不“完美”,像高度依赖大单品、多元化进程缓慢等问题一直存在,不过东鹏饮料的业绩还是一路走高。再看股价方面,即便是有大额解禁、股东减持这样的利空,但东鹏饮料的股价依旧坚挺。目前,东鹏饮料总市值已高达881亿。

高增长背后的“秘密”

自从2021年上市后,东鹏饮料便一直维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

具体到财报数据上,2021—2023年,东鹏饮料的营收增速分别为40.72%、21.89%和32.42%,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6.9%、20.75%和41.6%。要知道,2021年东鹏饮料的营收已高达69.78亿,如此体量下还能保持这样的业绩增速,已经算是相当优秀了。

此外,在2023年,东鹏饮料也迎来了历史时刻——营收成功突破百亿大关,来到了112.6亿,对于食品饮料行业的上市公司来说,年营收突破百亿元一直是一道重要关口,没想到东鹏饮料非常轻松就越过去了。而且,在营收突破100亿之后,东鹏饮料并没有止步的迹象,今年一季度,东鹏饮料再次实现业绩“双增”——营收同比大增39.8%至34.82亿,净利润同比大增33.51%至6.64亿。

为什么东鹏饮料能一直维持高增长?

这背后,跟东鹏饮料加速推动全国化有很大的关系。

此前,东鹏饮料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广东一带,在2020年时,东鹏饮料在广东区域的营收为27.51亿,占比高达55.48%。

不过,到了2023年,东鹏饮料的营收结构有了明显变化。具体数据方面,2023年东鹏饮料在广东区域的营收为37.61亿,和2020年相比,营收增长了10.1亿;营收占比为33.39%,跟2021年相比下降了22.09%,营收增长占比却在下降,很显然,其他区域的增长要更快。

对比来看,过去几年东鹏饮料在华东、华中两个区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20年,东鹏饮料在华中区域的营收为5.58亿,华东区域的营收为4.99亿;而到2023年,华中区域、华东区域的营收已经分别增长至14亿和15.16亿了。

此外,近两年东鹏饮料在经销商渠道上的布局也越加完善。截至2023年年底,与东鹏饮料保持稳定合作的经销商数量从2022年时的2779家增至2981家,已百分百覆盖全国地级市。同时,活跃的终端销售网点数量在2022年年底时超300万家的基础上,又新增约40万家。

从目前来看,在完成全国化布局之后,只要功能性饮料市场不见顶,那么东鹏饮料就能继续增长。而根据Euromonitor公布的数据,到了2021年,功能性饮料的零售市场规模为537.34亿元,市占率为9.22%。头豹研究院则预测,在2026年中国能量饮料市场规模将达到1536亿元,CAGR将会达到11%,换而言之,功能性饮料行业未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天花板”在哪?

在功能饮料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的情况下,短期内东鹏饮料的业绩都将维持高增长。

不过,想要真正打开“天花板”,东鹏饮料还需要在功能饮料产品之外努力,即从东鹏特饮真正走向东鹏饮料。

实际上,东鹏饮料自己也知道,除了聚焦功能饮料产品之外,开拓新产品也同样重要。据媒体报道,此前东鹏饮料推出了‘1+6’战略——“1”很好理解,就是指“东鹏特饮”,“6”则是指东鹏饮料第二增长曲线中的核心品类:“东鹏补水啦”(电解质水产品)、“东鹏大咖”(拿铁咖啡)、“鹏友上茶”(无糖茶饮料)、“VIVI”(鸡尾酒饮料)、“海岛椰”(椰汁饮料)、“多喝多润”(茶/植物饮料)。

不过,相比东鹏饮料的成功,东鹏饮料在其他产品上的进展却并非一帆风顺。根据财报显示,2023年东鹏饮料的“其他饮料”营收为9.142亿,营收占比为8.12%;而东鹏特饮的营收为103.4亿,营收占比为91.77%。当然,在2022年时,东鹏饮料的“其他饮料”营收只有3.19亿,营收占比为3.75%,“其他饮料”在2023年已经有了明显的增长,但是相比于东鹏特饮来说,这样的营收占比还远远不够。

目前,东鹏饮料在开拓新产品上还是采用“模仿+低价”的打法。例如,东鹏补水啦对标外星人电解质水,后者京东箱装价格约合5.4元每瓶,东鹏补水啦约合3.3元每瓶,且净含量比外星人更高。东鹏大咖对标雀巢瓶装咖啡,后者京东箱装价格约合4.9元每瓶,东鹏大咖约合4.2元每瓶,但净含量雀巢拿铁是268毫升,东鹏大咖有330毫升,可以看到,东鹏饮料的产品比对标产品在价格上普遍低了20%左右。

当然,这种打法已经在东鹏特饮上经过了验证,东鹏饮料继续沿用也无可厚非,不过,之前东鹏特饮之所以能成功,红牛的疏忽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相比之下,无论是电解水、咖啡还是无糖茶、鸡尾酒,竞争明显都要更加激烈,换而言之,东鹏饮料想要在其他产品上取得成功更不容易。此前,东鹏饮料表示,未来将冲刺200亿,进入中国饮料前5强。而能否在多元化上更进一步,也决定了这一目标最终能否实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