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队AT困扰创业圈 不想做“家丁”

站队AT困扰创业圈 不想做“家丁”
2018年02月26日 20:19 品途资本论

AT的战略意图和创业者独立性之间,冲突到底有多大?

创业者如何成为一个独立人格的人,而非家丁?

来源 | 老昙一见

作者 | 徐昙

如果“站队”已成为生存哲学,那作为创业者,还有没有必要和可能去保持独立性?

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你没有价值,可能连被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2015年或者更早,这种站队的选择性趋势就出现了。今日头条只是个特例,在BAT的热烈追求下,张一鸣要跑得多快才能逃离射程?

而现实中,那种拿了腾讯的投资,没去青腾大学却读了湖畔大学的案例并不多。

如今,BAT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深口袋”,deep pocket,就意味着融资最好找这种口袋深,有大钱的金主,后续的发展才能有安全保障。

让我们来看看Mergermaket的数据:过去5年,BAT累计投资1124亿美元。其中腾讯累计投资625亿美元,阿里累计投资419亿美元,百度最少,投资额约为80亿美元。站队,更多指的是进入A(阿里)还是T(腾讯)的生态系统。

要,还是不要?这是个难题。

虽然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的一位人士说,千万不要拿BAT的钱,拿了就是戴上枷锁。但更多的创业者认为,那毕竟是钱啊!而担心的原因仅仅就在于,钱的属性是否会因为来自A和T,就发生了变化。

2016年以来,网约车大战、外卖大战、共享单车大战让创业者心有余悸,进入生态系统自然能被赋能,但也有可能成为炮台和炮灰,比如外卖。

在2017年12月10日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其中一场“创业者生态圈”的分论坛颇有意思,六位论坛嘉宾分别来自A和T的生态体系,却能坐在一起,一团和气的来谈论自己的投资方。毕竟,打仗不是创业者的意图。

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林森认为,还是要鼓励创业者去拿BAT的钱。因为互联网行业越来越垄断,流量和资源越来越集中,没有BAT的支持,是很难生存的。对于创业者来说,生存是第一位的。

这就像老昙近日遇到一位创业的老友,他的第一句话是,“我们还活着,活了快三年了。”

“什么值得买”CEO那昕也认为,站队还是能获得支持的,除了钱还有流量,尤其在自身不产生足够多流量的情况下,站队是不错的选择。再有,是技术,但这个要辩证看,巨头们也都在不断开放自己的技术,不用站队也能获取大平台的技术。如果创业者依赖于巨头提供的技术才能发展的话,那巨头就没有投资你的理由了。

水滴互助的创始人沈鹏创业前在美团做了很多年,亲历了美团和饿了么的外卖大战。被斥为万恶的“补贴制度”,沈鹏已经分不清是谁先开始的了,美团和饿了么都认为是对方先挑起了补贴大战。

2016年4月份,沈鹏终于从美团离职创办了水滴互助,业务是互联网健康险和大病筹款,公司名字相当和谐。业务还没上线,腾讯投资部就找过来了。公司内部非常纠结,管理层反复开会讨论。顾虑在于,拿了腾讯的投资就意味着,未来可能就失去了和阿里合作的机会,毕竟做的是金融和公益项目,阿里各种牌照和金融属性还是比较强的。

最终沈鹏还是接受了腾讯的投资,他觉得腾讯最大的资源是赋能体系,总裁办和投资部对被投公司的各种支持和生态建设。以青腾大学为例,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定期会组织被投公司的CEO交流、以及与马化腾的深入交流等。

大搜车创始人兼CEO姚军红说,从我的角度看,汽车这个行业要做2C的生意,不进生态系统,成本要高很多,也就意味着死亡概率会变高。

最终,姚军红进入了阿里系,他认为,不同的生态系统做法不一样,腾讯已经越来越像财务投资者,现在基本上都是以财务投资者的方式来接触创业者的。我拿的是阿里的钱,阿里更多像找到一个并肩作战的伙伴,这个也是双刃剑,两个人磨合好了,就能打出1+1>2的效果;磨合不好,就会有不同的问题出来。不同的时间,创业者所拥有的自身条件和市场环境的变化,都会带来不同的选择。

无论是站队腾讯系还是阿里系,关键在于,AT的战略意图和创业者的独立性之间冲突到底有多大?每个创业公司在AT生态中的位置是什么样的?腾讯的九宫格毕竟只有9个,更多的创业公司在进入体系后自然被归入了不同的战略分类。

虽然马化腾在2017年12月6日的财富论坛上强调,腾讯要成为去中心化的赋能者。但实际上,AT的投资有四个层次。

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李斌分析,我把BAT的投资分成几种——赋能型,占位型,业务协同性,炮台型。最健康的就是真正的赋能,我比较同意马化腾去中心化的赋能,就是不影响创业者的独立性,去中心化了。而中心化就是只有我一个,别人就别活了。最不鼓励的就是炮灰型、炮台型,裹胁创业者和其他投资人,比如某外卖就是用来打仗的炮台,大炮哪还有自己的意志,这是比较可悲的。

创业者最不情愿的就是成为炮台型企业。而如何避免这种命运呢?

林森认为,只要对BAT有期待,就是你的软肋,一个创业企业不要把自己的软肋暴露给别人。如果你有非常明确的软肋急迫需要BAT给你资源,很容易变成炮台型或炮灰型企业。

几乎创业公司的创始人都有一个共识,创业者要成为一个独立人格的人,而非“家丁”。这个前提是,自身要硬。没有价值,连被选择的机会都没有,被选择了之后,力争成为一个价值型企业。

沈鹏最后不但接受了腾讯的投资,还接受了美团、点亮基金等等机构投资人的钱,并且还拉了一帮老同事、老朋友的融资,每家都不多。很多人说这个打法不对,从来没见过这么玩的,每家投的钱不多,哪家都不会把你当回事。但是沈鹏说,“我很明白,创业这件事,打铁还需自身硬,根本不是哪家挺你,你就能成。关键在自己。”

现实情况也是如此,弱公司即便拿到BAT的投资,成功的案例也极为少见。

李斌认为,商业有宽度和深度两个方向,越深度的事情,BAT能做的越少,对BAT的依赖就越少,但越宽的事情可能对BAT的依赖就越多。

“我的就是你的,相反,我也要求你的就是我的。我有我的梦想,你永远都不能把我的梦想剥夺掉,这是原则。”一位创业者说。

小猪短租CEO陈驰更希望马云和马化腾能坐下来聊聊,从源头上解决站队的问题。AT是做赋能的,最好不要干扰这个市场,让大家自由地被赋能,而不是让其他投资者和创业者都恐慌。

或许这取决于阿里和腾讯自身的成长,如果二者从现在的估值变成万亿级美金的公司,AT未来的战略会发生变化,因为那需要公司成为一个更加包容开放的生态系统,真正为中国互联网生态赋能,也意味着二马在格局上更上了一个新台阶。

本文来源:老昙一见,如需转载,请联系出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