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锦:低碳绿色产业成为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刘世锦:低碳绿色产业成为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2024年06月22日 22:00 贝果财经

本报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

“不仅是中国,全球范围来看,低碳绿色产业已经是疫后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量。之所以会发生转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创新,因为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靠的是全面系统的换技术。创新及其带动的低碳绿色产业的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治本之策,是处理各种矛盾、理顺各种复杂关系的关键所在。”6月20日,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中国新闻社国是直通车举办的“能源中国——统筹转型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下的产业动能焕新”主题活动上对媒体记者表示。

图为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中新社供图

刘世锦表示,过去很长时间里,谈起环保和减碳,一些地方政府有时还会担忧这对经济增长会不会形成拖累,但现在这个观念已经转变,人们明白这二者是相互促进和共赢的关系。

刘世锦还称,“减碳”有三种不同的类型:

一是衰退型减碳,指减少生产来减少碳排放,不可持续。

二是增效型减碳,通过提高碳的生产量来实现产出,如节能减排。

三是创新型减碳,通过创新形成新的工艺、技术方面等,达到相同产出情况下实现低碳、零碳甚至负碳排放。如果用这类技术去替代原有的高碳技术,可以在实现相同产出的前提之下减少碳排放。

记者注意到,自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后,一大批创新驱动的低碳绿色产业快速崛起。

刘世锦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设备制造、绿色投资和市场发展等方面处于世界前列。绿色创新带动了大量的绿色投资,已经成为现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投资创新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新动能之一。

据刘世锦介绍,2023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此外,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占全球份额都在70%以上。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出口额超过1万亿元。

如何使政府更好发挥作用?刘世锦认为,这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要坚持“双碳”目标不动摇,稳定绿色转型和长期发展的预期。

第二,适时推出各级政府减碳量化指标,普遍推广碳账户和碳核算,形成全面严格的减碳责任机制。现在“双碳”目标已经确定,但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定性的目标,要逐步把它量化,落实责任。

第三,政策需要收集并及时发布信息。刘世锦表示,对新能源产业来讲,产业投资、生产消费等方面的信息应该发布出来,投资者拿自己的钱去投资,他们自己会做出判断;同时,消费者也会根据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

刘世锦还称,这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市场竞争秩序,防止扭曲要素价格的“筑底”竞争。

(编辑:郝成 审核:吴可仲 校对:颜京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