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恒山:长江经济带务实发展新质生产力 不能贪多求广见高就攀

范恒山:长江经济带务实发展新质生产力 不能贪多求广见高就攀
2024年12月03日 22:32 贝果财经

本报记者 张家振 武汉报道

(范恒山就如何务实推动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发展进行重点阐释。受访者/图)

长江经济带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承担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重任。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当“长江经济带”和“新质生产力”两个重大战略叠加,如何以强劲活跃的新质生产力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成为专家学者思考的重点。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12月2日,以“新质生产力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七届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论坛”在湖北经济学院举办。在主旨发言中,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从长江经济带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略等角度,就如何务实推动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发展进行了重点阐释。

范恒山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应该量力而行,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而为则必成。“各地的条件,包括资源禀赋总是有限的,所以不能贪多求广,见高就攀。四面出击的结果必然是‘按下葫芦起了瓢’,导致项项都做不精,最后劳民伤财,‘竹篮打水一场空’。”

发展新质生产力并非摒弃传统产业

“长江经济带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需要科学确立基本原则,最为重要的是科学选择路径。”范恒山开门见山地指出,这实际上涉及路径选择的依据问题,路径不仅关系效率,而且决定成败。

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要辩证认识或者看待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以新模式、新产业、新动能为载体,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

范恒山表示,新质生产力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质生产力以新兴的产业为载体,但是任何新产业的出现和拓展都有传统产业的基础和元素,或者说新质生产力是基于或依托传统产业,并超脱传统产业来体现的。

发展新质生产力并非摒弃传统产业,切不可把新旧产业简单对立起来,传统产业并非没有新质生产力的成分,何况传统产业经技术赋能就会变为现代产业,成为新质生产力的载体。

在范恒山看来,新质生产力的“新”是相对的,新质生产力主要由科学技术来驱动,而技术是不断进步的,没有一劳永逸的“新”,只有推陈出新的“新”。“产业没有好坏之分,但是技术有新旧之别,随着技术不断更新,产业得到持续的优化提升,新质生产力也就能够实现迭代。”

发展新质生产力,还需要正确认识地区基本实际。范恒山分析称,长江经济带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生态保护任务繁重、地区发展不平衡,是直接制约产业选择的两大因素。

“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范恒山指出,长江经济带以长江黄金水道来统筹水路,包括11个省市,地跨东中西三大地带,既有全国经济发展和创新活力的高地,又有经济落后和特殊困难的板块,地区之间发展的基础非常悬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差距很大,发展的诉求也有显著差别。

基于此,范恒山建议,长江经济带务实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把握至少三条原则。

第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各地的基本导向,无一例外。所以,长江经济带要抢抓机遇,用扎实行动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落后。第二,新质生产力本身是绿色生产力。所以要契合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通过走绿色发展道路来凸显新质生产力的绿色特质。第三,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拘泥于既有模式,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

不能跟风效颦,照搬照套

务实推动长江经济带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从实际出发,采取适宜的操作方略。为此,范恒山提出了以先立后破、量力而行、以特争先、与时俱进、持续创新、一体联动为关键词的六大“药方”。

在先立后破方面,范恒山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要对传统产业保持足够的敬畏,绝不可以把新质生产力与现有产业对立起来,将它们视为落后产业而一破了之。“在新产业形成势头和规模之前,除了无法改造需要采取关停措施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和产业外,对传统产业应该采取技术赋能的转型之法,要保持敬畏的状态。”

发展新质生产力虽然多多益善,但也要量力而行。在范恒山看来,各地的条件、资源禀赋总是有限的,要在量力而行基础上,把握好自身有利条件和独特的优势,突出少数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发力,从自身实际出发走出一条发挥当地潜能的道路。

此外,长江经济带发展新质生产力还要以特争先。“特色之路是快捷发展之路,也是争先走强之路。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跟风效颦,照搬照套,各地要做出特色,形成高位,通过特色发展实现领先发展,展现‘头雁效应’。”范恒山表示。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保持思想上的敏锐,战略上的主动和行动上的自觉,既要防止产业发展面面俱到,又要抢抓机遇,紧跟时代,争取主动。”范恒山还指出,科技是支撑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力量,各地要时刻捕捉和利用前沿性的科技发展动态,时刻注重开拓新产业发展的模式,时刻注重超前布局和建设未来产业,实现新质生产力的与时俱进。

范恒山分析认为,持续的新技术支撑,是新质生产力保持活跃强劲的基础保障。各地应当以自立自强为基本方向,实现创新链、产业链的紧密衔接和生动融合,来推动科技持续创新。同时,要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来解决一些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长江经济带虽然跨三个地域,但通过长江流域把上中下游连接起来,构成了有机整体,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一体联动。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各个地方的能动性,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大胆创新,探索适宜于自身发展的路径,同时也要加强合作联动,形成有机分工、相互支撑、协同运作的氛围。”范恒山建议,各地特别要打破地区封锁,促进资源要素自愿开放流动,以市场调节化解产业同质同构问题,进一步做强各地的比较优势。

(编辑:石英婧 审核:童海华 校对:翟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