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酒有度 |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俗语反映的民间酒文化

品酒有度 |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俗语反映的民间酒文化
2024年12月08日 10:03 中国酒业协会

“酒”是承载中华文明的物质载体,在不断流传的过程中,早已经形成了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酒”都是不可或缺的东西之一,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以酒文化为载体,应运而生的饮酒礼仪,早已经形成了一种系统化的“酒魂”。

俗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就是一句与酒有关系的民间俚语。那么三巡和五味指的啥呢?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喝酒时必须有下酒菜,此时已经吃到了五种味道,很显然指的是酒足饭饱。

“酒过三巡”

喝酒并非仅仅是指饮酒的行为,实际上也指代一种与酒有关的礼仪。在绝大多数国人的习惯中,喝酒时必然会有“敬酒”的环节。位卑者要向位高权重者敬酒,辈分小的人要向长辈敬酒,这种最基本的饮酒礼仪,时至今日依然十分盛行。

所谓“酒过三巡”,指的是敬酒已经超过了三回或三圈。因为按照饮酒习俗来看,能够在同一个桌子上饮酒的人,不是亲朋便是故友。当然也可以能是单纯的酒局,所以人们为了出于礼貌,所以也会相互敬酒以表敬意。

实际上这句俗语中的“三”, 并不是单纯的指代三次,而是以“三”代替泛指,而“巡”则有拿着酒杯绕桌一桌的意思。就是在敬酒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敬到才符合饮酒礼仪。否则唯独落下一个人,就很容易结下仇怨。

事实上“酒过三巡”起源于唐代之前,因为到了唐朝,就已经开始“共餐”了。人们进食的方式就是一人一桌,然后席地而坐自斟自饮。但是到了唐代,由于胡床的出现,人们才有机会坐到一起相互敬酒,关于这句俗语还有一个故事。

话说明代有一个官职叫巡城御史,他的主要职责就是巡查京城。由于当时承袭汉制,所以人们依然习惯性地分餐。而主宾的座次看起来,就像一个大写的“品”字。

侍女出来给客人倒酒时,把所有人的酒倒满后,就像在城里巡查了一番,所以称之为“一巡”。酒倒了三回就是“三巡”,此时筵席已经开始了一段时间。所以古人才用“酒过三巡”,来形容主人的盛情款待,以及人们喝酒时的热烈气氛。

“菜过五味”

“菜过五味”的说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说法是人们在饮酒时一共上了五道菜。另一种则是说桌子上的菜肴十分丰盛,人们品尝到了酸甜苦辣咸五个种味道。

实际上这句话出自《酒规》一书,是西周时期关于行酒礼仪的书籍。“五”并不是指具体的数量,而是一个泛指的虚词。“菜过五味”中的“五味”,指的是菜肴的五种基本口味。

“菜过五味”就是指代,主人在招待客人的时候,做了很多大家爱吃的菜品,人们在吃饭的时候才会更加开心。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句俗语其实也体现出了古代社会的饮食风俗。由于要兼顾每一位客人的口味,所以才会在宴请宾朋的时候,在味道上做到兼而有之。就是大家熟知的酸甜苦辣咸,这样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吃的菜。如果在举行宴会的时候,只是做了主人喜欢吃的口味,那么就很容易使客人心生不悦。

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关系出现间隙,所以为了兼顾大家的口味,才会做很多口味的菜品,这样人们才会高兴的用餐。如果在此时还有美酒作伴,那么就会是一场不错的筵席。实际上国人在吃饭的时候,最讲究的就是食物中的文化。

按照中医的说法“五味”,其实与五种器官息息相关,分别是“心肝脾胃肾”。按照这种说法可以得知,只有五味俱全才能吃得开心、健康。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的两句俗语,实际上体现了两种文化。一种就是大家熟知的酒文化,而另一种则是每天都离不开的饮食文化。

之所以将酒和菜当作文化来看,主要是因为二者都体现出了文化魅力。同时,作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礼仪,希望大家千万不要忽视酒、菜不分家的道理。

编审 / 李林

美编 / 于雪莲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