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饮酒而题,酒香飘溢的佳句篇章数不胜数,诗从酒出,酒添诗兴,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中国独有的诗酒文化。说起唐伯虎来,想必我国不知道他的人不多,早些年一部《唐伯虎点秋香》更是使得他家喻户晓都知道了唐伯虎其人。“坐对黄花举一殇,醒时还忆醉时狂。”今人谈古代贤者才子,难免被这个放荡不羁,风流倜傥的江南才子所颠覆。其实历史上这位才华横溢的唐伯虎并非风流不羁,也未点过秋香。他的一生坎坷穷困潦倒,终日以“酒”消愁,始终与“酒”相伴,且行且饮,可谓“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酒也浇注了他一生丹青传奇。
唐伯虎不但擅长绘画也爱吟诗,他的饮酒诗字字珠玑,每首都有着诗酒话人生的真意,不管是借酒消愁也好,借酒助乐也罢,借着酒为世人赋出了无数千古绝唱。“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一壶酒,喝出他的情怀,以其人之风格还咏其人,妙在古今同调。诗酒人生,借着酒,感受古人的快意人生,正如《菜根谭》上所言“花看半开,酒喝半醺”,才最使人把玩徘徊、沉浸回味的境界,在半醺中,品出人生的滋味,为平淡的人生增添些许诗酒意蕴。
唐伯虎有一篇《伯虎自赞》如是写道:“我问你是谁?你原来是我,我本不认你,你却要认我。噫!我少不得你,你却少得我。你我百年后,有你没了我。”表达了他内心灵与肉的对话。回到曾经那个烽火连天,秩序崩塌的时代,才能体会一切“正常的”都“不正常”,“富贵荣华莫强求,强求不出反成羞。”唯有舍得一切利欲与礼教枷锁,才能与自己的一颗清明本心坦荡相处,才能求得无愧天地,无亏气节。
唐伯虎寄情于酒,曾经醉生梦死。但饮酒也赋予了他极大的艺术灵感与创作冲动,“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这首《桃花庵》倜傥不群、超尘脱俗地追求自由反抗权势的精神,将车马权贵视如尘土,将酒盏花枝分者奉为天人,自有傲骨。疯癫也好,痴狂也罢,花间独坐自饮自斟,自有风流。就算那些生前是豪门贵族的又怎么样呢,到头来还不是青坟一座,白骨一堆。所以怎么过怎么活还是由得自己的心吧,宁愿老死在这一片花田里,也不愿意鞍前马后的伺候,这就是唐伯虎的安贫乐道的旷达胸怀和一种诗酒逍遥的人生境界。
唐伯虎确实有才华,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以文名天下。但他最终还是将时间看作了衡量人类一切希望和欲望的尺度,其结局也仍然不免要归结到虚无,归结到一个不可抗拒的人生宿命。人生本来就是以华丽出场,惨淡落幕的一场戏,当岁月苍老了年华,当时光剪断了红尘,当人生的尽头,又何必在乎今生的得失,握一份对岁月的感知,携一缕时光的暖,以清净心境行于红尘,纳岁月静好,与安暖握手,傲笑江湖,看风尘起落,淡描流年。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千年前就为我们阐明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人生就是不断在进与退,舍与得之间,选择自己的道路。有时,看上去是退避,其实得到了天地;看上去是舍弃,反而拥有了更多。不必与他人同路,也不必与世俗同向,走哪一条路才能避免“悔相道之不察”,正是人生的智慧。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