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益性岗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公益性岗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年05月24日 15:37 审计观察杂志社

公益性岗位的开发,是以实现公共利益和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为双重目的的社会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就业援助政策,对促进困难人员稳定就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起到极其重要作用。笔者结合审计项目实践,梳理出公益性岗位开发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对如何开发和管理好公益性岗位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岗位设置偏离了公益性。公益性岗位设岗定员遵循因事设岗原则,因事就是指公益事业,不包括机关事业单位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岗位,但审计发现一些部门以人手不够为理由,申请公益岗位,从事单位一些管理和专业技术类工作,另外还有从事机关办公室的一些琐碎事务。公益性岗位有总量控制、岗位数量限额,超出公益性设岗招人,势必会挤压应该设置的公益事业需要的岗位人数。

(二)人员选择的随意性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背离了解贫济困的宗旨,使用了年龄较小、文化程度高、社会就业难度不大的人。二是走另一个极端,违背了开展公益服务的目的,为了人均收入统计过关的需要,使用了家庭收入低、但残疾程度深、根本无法完成任务的人。三是程序不公开,在普通群众、甚至就业困难大的家庭和人员对岗位设置、聘用条件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就确定了上岗人员。一些乡镇、村委会干部利用手上的职权,搞暗箱操作,优亲厚友,将公益性岗位分给亲戚朋友,村组干部,甚至有一人多岗和吃空饷的现象。

(三)管理缺乏系统性。就业管理部门对岗位审查把关不严,对人、岗符合性检查监督密度不够、督促整改不力,对聘用人员作用发挥、岗位设置和限额配比调查研究少,不同程度出现了人岗不符、骗取公益性岗位补贴用于弥补单位经费不足的问题,出现了聘用人员吃“资格饭”的问题,出现脱岗、顶岗的现象,出现了部分岗位人浮于事,而另一些岗位协管和服务人员不足的现象。有的用人单位把公益性岗位视为唐僧肉和人情媒介,对聘用人员疏于管理。

二、促进公益性岗位管理的对策

(一)对政策及执行要公开透明。一是对政策宣传要有广泛性,要让全体公民知道国家财政支持公益事业,每个人都是受益者,要让就业困难的人知道,他们是潜在的被聘用者,这样大家都会关心、关注。二是以县为单位公布年度公益性岗位的数量,对名额分配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三是在招聘过程确定用人对象要面向社会,自愿报名,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和“先特困、后困难”的原则,按照“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或《再就业优惠证》的“4050”失业人员、其他大龄就业困难对象的先后顺序确定聘用人员名单。四是对最终确定的岗位和聘用人员名单要向社会公开,方便社会公众对招聘的合理性和今后岗位履行义务的情况进行监督。

(二)主管部门要严格审核监管。一是要始终坚持岗位的公益性,对申报的非公益性事务一律不得安排公益性岗位。二是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抽查,对人岗不符的,要责令用人单位整改,对履行职责不到位的聘用人员要加强引导、督促用人单位加强教育管理。三是每年要对全年公益性岗位及管理、效益进行分析、总结,为来年的工作安排及监管提供重要参考。四是对发现的弄虚作假、整改不力的要移交主管部门处理,对情节严重的要移交当地纪委监察部门查处。

(三)注重发挥优惠政策综合性。聘用人员确定后用工单位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对聘用人员实施岗前培训,要把培训做到实处,要能胜任聘用后的工作。同时在工作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要利用人才充足、管理规范的优势传授给聘用人员更多的业务知识和管理经验,这样聘用人员在聘用期满后就业技能就会有所提升,参与社会招聘、获得就业的机会就可能多一些。另外,聘用期间,用人单位要引导聘用人员、并通过他们影响家人要热爱公益事业、维护公益设施、遵守社会秩序,让公益成为一种力量,引发全社会的公益“蝶变”。(作者:宋晓玲 单位: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审计局)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