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万!终于有人对“陕西种子”下手了

7000万!终于有人对“陕西种子”下手了
2024年02月29日 17:40 金融棒棒糖

农业的“芯片”终获投资!

2月8日,由北京先农投资托管的现代种业发展基金成功战略入股杨凌秦丰种业,投资金额约7000万元。

我们注意到,这是肩负我国“种业振兴”的“国家队”基金首次入股陕西“种业龙头”企业。

公开信息显示,这家种业“链主”已然开启上市计划。

01

省长出席揭牌:推广面积超4000万亩

2021年5月成立的秦丰种业位于杨凌示范区,注册资本3.6亿元,由陕西粮农集团、陕西杨凌农科集团、长安汇通和陕西种业集团共同组建,公司不仅是陕西唯一的国有全资种业企业,亦是陕西粮农集团旗下种业骨干企业。

秦丰种业并不简单。

杨凌种业创新中心与秦丰种业在2021年1月同时揭牌成立,后者为前者建设中的深度参与者。当日,时任省长出席活动并分别为中心与公司揭牌,这对于一家国企子公司来说很少见到。

▲图:揭牌仪式

秦丰种业为何能够获得如此“重视”?

在我们看来,所处行业是关键。因为作为农业的“芯片”,种子一直是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根基,在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将“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作为八项重点任务提出,而自成立起就肩负着打赢陕西种业“翻身仗”使命的秦丰种业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今其已坐实了使命定位,成立不到3年的秦丰种业已成长为杨凌种业产业链唯一“链主”企业和陕西省农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并入选陕西省2022年上市后备企业B档。在此过程中,采取“生物育种+战略并购”双轮驱动战略的秦丰种业已取得诸多成效。

在育种方面,公司自身研发叠加收购杨凌伟隆农业,参股杭州瑞丰生物、陕西秦瑞种业、三亚市畦盛农业、郑州科恩农业等多家种业科技公司,已拥有小麦、玉米、油菜、蔬菜产品24、25、8、13项。其中,杨凌伟隆农业作为陕西省首家具备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资质的种子企业,主推品种“伟隆169”从2019年300万斤增长到2022年的1685万斤,实现四连涨,成为陕西省销量最大的小麦主栽品种。

在推广方面,公司运用“订单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与农户或者乡村组织签订集中收购订单并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目的在于避免盲目生产,据了解,村民销售给公司子公司杨凌伟隆的2022年小麦每斤可达到高出市场价7%。而在销售端,收储工作在与母公司陕西粮农集团产生大量业务协同的同时,公司还先后布局了西北、黄淮北、东华北等区域市场。

效果十分明显,公司农作物种子累计推广面积超过4000万亩,可以参考的数据是《陕西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中陕西耕地面积为4401.51万亩,即使全国销售,这一数字也不小了。

▲图:上市辅导签约

值得一提的是,秦丰种业已然开启上市计划。

公司于2023年9月已与开源证券签订上市战略合作协议,结合北交所王丽副总经理同月前往公司进行考察调研,我们猜测秦丰种业大概率将冲刺北交所。

02

“国家队”出手:瞄准种业龙头

出资方现代种业发展基金则代表着更高一层面的“种业振兴”。

为落实2012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现代种业发展基金于2013年经国务院批复设立,旨在打造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企业,亦是国内种业领域首支具有中央政府背景、实行市场化运作的政府引导基金。我国种业泰斗袁隆平老先生在了解基金的发展历程和任务目标后即作出了“种业基金,大有作为”的题词。

简单补充一下,“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指的是涉及种业产业链选育、培育、推广全流程的企业,直接作用就是推动种业企业现代化发展。

▲图:种业产业链

成立十年,现代种业发展基金已经打出了绝大部分“子弹”。

由农发行与财政部分别持股约60%与40%的现代种业发展基金目前规模达25亿元,截至2021年末,基金累计投资了31家种业及农业企业,累投金额超2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超100亿元。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一终极目标来看,现代种业发展基金目前已颇具成效,据统计,被投企业的主力品种覆盖全国35%的小麦、30%的水稻、20%的玉米种植面积。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种业发展基金在投资方向上对企业“体系化”格外重视。

基金早在成立之初就通过《现代种业发展基金投资合作指引》提出了5条投资条件,满足其一即将成为基金重点投资对象,其中除产业链延伸与商业化育种体系这两项“普遍性”要求外,着重提及了拥有“育繁推一体化”许可的种业企业以及近年来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的种业企业。可见,“现代化”一直以来都是其重点发力方向。

进一步分析被投企业则可发现现代种业发展基金“培育龙头”意图明显。不仅比例相对均匀地投资了全国15省(市)的种业企业,而且各企业多为当地种业“龙头”,注册资本无一例外达到亿元级别,此次在陕首投的秦丰种业亦不例外。

▲图:现代种业发展基金投资企业区域分布

那么,现代种业发展基金是如何赋能这些“龙头”企业呢?我们注意到其目前所展现出的两大路径。

其一是投贷联动。基金在拥有国内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这一大股东的同时,代管人同样是农发行旗下投资机构先农投资,直接效果即打通内部业务流程。据了解,“十四五”以来,农发行支持种业金额合计达465亿元,其中,贷款与基金分别达442亿元与23亿元。

其二是做大做强。一方面是支持企业上市,基金先后支持秋乐种业(831087)、垦丰种业、红旗种业等企业上市及挂牌;另一方面是推动行业兼并重组,在种业集团化大势所趋下,先后支持隆平高科、农发种业等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再融资与兼并重组。

由此看来,这对于正在计划上市的秦丰种业来说显然是有力帮手。

03

破局种业“资金荒”:陕西已在路上

当前阶段,陕西实际上并不算是“种业强省”。

据陕西日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省共有持证种子企业133家,自有科研基地104个。但这之中“龙头企业”并不多见,一是获得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仅两户,均位于杨凌示范区;二是在陕西省农业农村厅2023年公布的583家《2023年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监测合格企业名单》中,据金融棒棒糖不完全统计,种业企业仅12家,远低于持证种业企业数量。

▲图:入选种业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统计过程中发现陕西种业企业“资本参与度”并不高。在上榜《2023年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监测合格企业名单》的12家种业企业中鲜少出现融资事件,只有于2016年登陆新三板的大唐种业一家在挂牌前获得上海天懿投资管理公司投资。也就是说,秦丰种业很有可能是陕西第二家获得机构看好的种业企业。

事实上,对于研发投入大、中小企业吃重的种业来说,“资本荒”已成为业内公认的一大瓶颈。

据《农村金融研究》杂志数据,在股权融资端,2015年至2021年我国种业投资事件呈下降趋势,分别为23起、21起、22起、3起、5起、4起,融资金额分别为27.82亿元、9.87亿元、16.49亿元、69.79亿元、12.35亿元,近两年虽有增加,但多集中于“生物育种”领域。在信贷资金端,我国种业上市公司平均短期负债比例长期高于长期负债,2019年至2021年二者比例分别为84.73%、15.27%;90.68%、9.32%;79.65%、20.35%,可见,获取长周期资金相对匮乏。

作为本土财经观察者,我们注意到陕西面对这一现象已展开行动。

如政策性资金: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财政厅于2023年9月出台《陕西省农作物种业发展奖补办法(试行)》,奖补内容包括国审品种奖补、种子企业扶优奖补、品种推广奖补三项,金额分别为20万-30万元、200万-300万元、50万-100万元。

▲图:《陕西省农作物种业发展奖补办法(试行)》

如信贷资金:作为区域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陕西农信出台了《陕西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金融支持种业振兴指导意见》,为种子企业提供信贷融资、账户结算、工资代发、小微企业云、电子银行等定制化金融服务。

此外,中国农业银行杨凌示范区支行于2023年12月向杨凌国瑞农业发放了全省首笔种业企业品种权质押贷款,为种业企业科研成果转化打开了融资新通道。

行文至此,我们对于陕西拟上市种业企业获得“国家队”基金加持感到十分欣喜,同时也在此呼吁,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将目光投向种业这一“小众”行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