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宏观 | 上调2024年GDP增速预测至5%

西部宏观 | 上调2024年GDP增速预测至5%
2024年03月26日 17:01 金融棒棒糖

//  核心结论

年初以来,房地产继续拖累经济,但是整体经济增长动能改善。考虑房地产对经济拖累下降、广义财政扩张力度加大、股市企稳回升提振居民财富和收入、全球需求维持增长,我们预计2024年有望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

尽管房地产销售和投资继续下滑,但是房地产对经济拖累可能减弱。过去两年房地产投资占经济比重快速下降。202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扣除土地购置费拖累名义GDP增速1.1个百分点,2023拖累0.8个百分点,2024年拖累可能进一步减轻。2023年新房销售下滑,但是二手房销售增加,居住相关商品零售企稳回升。房地产政策力度加大有助于缓解房地产市场下行风险。

广义预算赤字率扩张,支持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增长。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3%,但是包含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和社会保险基金四本账在内的广义预算赤字率达到7.2%,较2023年实际赤字率提升1.4个百分点。今年1-2月份,一般公共预算加政府性基金合计收入同比下降1.7%,但是支出同比增长2.7%,基建相关财政支出保持两位数增长。财政政策支持下,2024年基建和制造业投资可能保持较快增长。

股市企稳回升给居民部门带来正面财富效应。今年年初股市一度加速下跌,2月5日上证综指最低触及2635点,较去年底下跌11%。随着稳市场政策力度加大,股市出现企稳回升。2月5日以来沪深两市A股流通市值增加9万亿元、增幅16%。股市回升有利于居民财富和收入增长,也有助于稳定收入预期,可能给消费带来提振。

全球经济向好有利于外需扩张。今年1-2月份,出口按美元计价同比增长7.1%,增速加快。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韩国和越南出口增速均有所回升,反映全球需求好转。1月末IMF上调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0.2个百分点至3.1%。美联储3月FOMC会议将2024年底美国GDP增速预测从1.4%上调至2.1%。2024年我国出口有望实现正增长。

综上考虑,我们将2024年GDP增速预测从4.8%上调至5%,预计2024年GDP平减指数增速回到0附近,名义GDP增速从2023年4.6%加快至5%左右。

名义GDP增速回升可能给长端利率带来上行压力。3月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跌破2.3%。从历史上看,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名义GDP增速存在正相关关系。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水平和名义GDP增速隐含的长期趋势水平偏离较大。如果通胀温和回升、名义GDP增速加快,10年期国债收益或将面临上行压力。

风险提示:房地产市场风险恶化,宏观政策不及预期,全球经济放缓。

正文

今年有望实现5%增长,名义GDP增速加快

年初以来房地产继续拖累经济,但是整体经济增长动能改善。1-2月份,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7%,较去年4季度增速加快(图表1)。尽管1-2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但是基建投资同比增长9%,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4%,维持较快增长(图表2)。

考虑房地产对经济拖累下降、2024年广义财政赤字扩张力度加大、股市企稳回升有助于提振居民财富和收入、全球需求维持增长态势,我们将2024年GDP增速预测从4.8%上调至5%。2024年通胀增速有望温和回升,名义GDP增速将比2023年加快。

1.房地产对经济拖累减弱

年初以来,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延续下跌态势。今年1-2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0.5%,销售额同比下降29.3%(图表3);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30.5%,房屋竣工面积同比下降21.1%(图表4)。由于房地产销售仍在下滑,房地产企业新开工积极性不高。2023年保交楼工作带动房屋竣工面积大幅增长。根据住建部披露[1],截至2023年末,350万套保交楼项目已实现交付超300万套,交付率超过86%。随着保交楼工作基本完成,房屋竣工增速开始放缓。房地产开发投资延续过去两年下行态势,1-2月份累计同比下降9%。

尽管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延续负增长,但是房地产投资占经济比重持续回落,二手房交易大幅增长带动居住相关消费需求企稳回升,房地产对于经济拖累可能进一步减弱。

房地产投资占经济比重快速回落。2023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比例为8.8%,较2014年达到14.9%的历史峰值下降41%。房地产开发投资里面有一大块是土地购置,而土地并非生产活动获得的商品或服务,这部分支出不计入GDP。房地产开发投资扣除土地购置费后的差额占GDP比例从2014年历史峰值12.4%降至2023年5.7%,下降54%,降幅更大。(图表5)

房地产投资下滑对经济增速拖累减轻。202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扣除土地购置费拖累名义GDP增速1.1个百分点,2023拖累0.8个百分点(图表6)。考虑房地产投资占经济比重继续下降,2024年房地产投资对名义GDP增速拖累可能进一步减轻。

2023年房地产市场的一个变化是更多购房者转向二手房交易。2023年新房销售下滑,但是二手房销售上升,整体购房需求好于新房销售。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2022年商品住宅销售面积11.5亿平米,2023年9.5亿平米。根据贝壳研究院统计[3],全国二手房成交面积从2022年4亿平米增长到2023年5.7亿平米。新房销售和二手房成交面积合计,2022年降幅较大,2023年有所企稳。(图表7)

居住相关消费需求企稳回升。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中的家具类商品下跌7.5%,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商品下跌3.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下跌6.2%。2023年,三类商品零售分别增长2.8%、0.5%和下跌7.8%,整体上有所改善。今年1-2月,三类商品零售分别增长4.6%,5.7%和2.1%,增速进一步回升。二手房交易增长带动一部分居住相关的消费需求回升。

房地产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有助于缓解房地产市场下行风险。2月20日,5年期LPR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目前多数城市已经基本取消限购政策。3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4]指出“要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政策,持续抓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进一步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系统谋划相关支持政策,有效激发潜在需求,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加快完善‘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改革商品房相关基础性制度,着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随着稳地产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房地产市场尾部风险可能缓解。

2.财政政策力度加大

广义预算赤字率大幅扩张。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3%,较2023年增发1万亿元国债后的赤字率3.9%回落。但是包含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和社会保险基金四本账在内的广义预算赤字率达到7.2%,较2023年实际赤字率5.8%提升1.4个百分点[5]。今年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政府性基金赤字扩张。去年4季度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有5000亿元结转今年使用。此外,一般公共预算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2482亿元,加上地方财政使用部分结转结余资金,支持广义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图表9)。

年初以来,政府收入增速下滑但支出保持增长,尤其是基建相关支出维持较高增速水平。今年1-2月份,一般公共预算加政府性基金合计收入累计同比下降1.7%,支出累计同比增长2.7%(图表10)。去年底结转的5000亿元增发国债资金为年初以来基建投资提供支持。1-2月基建相关财政支出同比增长16.7%,维持去年底以来较高增速水平(图表11)。

3.股市企稳回升有利于居民财富和收入

和1月以前股市、房价双双下跌不同,2月以来股市企稳回升,给居民部门带来正面财富效应。今年年初股市一度加速下跌,2月5日上证综指最低触及2635点,较去年底下跌11%。2月6日,中央汇金公司发公告[6]称“已于近日扩大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增持范围,并将持续加大增持力度、扩大增持规模”。央行公布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2月增加4045亿元,可能主要用于股市救市资金(图表12)。截至3月24日,上证综指收于3048点,较2月5日低点增长16%。2月5日以来,沪深两市A股流通市值增加9万亿元、增幅16%(图表13)。股市回升有利于居民部门财富和收入增长和稳定预期,可能给消费带来一定提振。

4.外需仍然有韧性

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今年1-2月份,出口按美元计价同比增长7.1%,增速进一步回升。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韩国和越南3个月出口增速均有所加快,反映全球需求总体好转(图表14)。

IMF年初上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测。今年1月末,IMF上调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0.2个百分点至3.1%,和2023年增速持平[7],并且预期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加快至3.2%。

美联储上调美国经济增速预测。美联储在3月20日FOMC会议上调了美国经济增速预测,将2024年底GDP增速从1.4%上调至2.1%。(图表15)

2024年出口增速有望回升。2023年出口按美元计价下降4.6%,货物和服务贸易净出口拖累2023年GDP增速0.6个百分点。我们预计,2024年出口有望实现正增长,较2023年改善,2024年贸易顺差可能给GDP增速带来正贡献。

5.预计2024年增长5%左右,名义GDP增速加快

2024年有望实现5%左右的增长目标。考虑房地产对经济拖累下降、2024年广义财政扩张力度加大、股市企稳回升提振居民财富和收入、全球需求维持增长,我们将2024年实际GDP增速预测从4.8%上调至5%。预计4个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分别为4.5%,5.2%,5%和5.2%。

预计2024年通胀温和回升,名义GDP增速可能加快。考虑2024年通胀基数偏低,CPI增速可能温和回升,PPI跌幅可能明显收窄。预计2024年GDP平减指数回到0附近,名义GDP增速从2023年4.6%加快至2024年5%左右。

6.长端利率或面临上行压力

名义GDP增速回升可能给长端利率带来上行压力。3月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跌破2.3%。从历史上看,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名义GDP增速存在正相关关系(图表16)。目前2.3%左右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水平相对于名义GDP增速隐含的趋势水平偏离较大(图表17)。去年4季度名义GDP同比增长4.2%,1季度受实际GDP增速回落影响名义GDP增速可能降至4%以下,但是2季度可能回升到5%以上。如果2024年通胀温和回升、名义GDP增速加快,10年期国债收益或将面临上行压力。

风险提示

房地产市场风险恶化,宏观政策不及预期,全球经济放缓

[1]https://www.mohurd.gov.cn/xinwen/dfxx/202401/20240125_776375.html

[2]https://www.stats.gov.cn/sj/zxfb/202401/t20240116_1946623.html

[3]https://www.chinanews.com.cn/cj/2024/01-24/10152291.shtml

[4]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3/content_6940977.htm

[5]参见我们3月5日发布的宏观报告《被忽视的广义预算赤字扩张:2024年财政预算点评》。

[6]http://www.huijin-inv.cn/huijin-inv/c100077/2024-02/1002262.shtml

[7]https://www.imf.org/zh/Publications/WEO/Issues/2024/01/30/world-economic-outlook-update-january-2024

报告发布日期:2024年3月25日

报告发布机构: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分析师:边泉水

分析师执业编号:S0800522070002

邮箱:bianquanshui@research.xbmail.com.cn

分析师:刘鎏

分析师执业编号:S0800522080001

邮箱:liuliu@research.xbmail.com.cn

本报告由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制作。本报告仅供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机构客户使用。本报告在未经本公司公开披露或者同意披露前,系本公司机密材料,如非收件人(或收到的电子邮件含错误信息),请立即通知发件人,及时删除该邮件及所附报告并予以保密。发送本报告的电子邮件可能含有保密信息、版权专有信息或私人信息,未经授权者请勿针对邮件内容进行任何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播、复制、转发或以其他任何形式使用,发件人保留与该邮件相关的一切权利。同时本公司无法保证互联网传送本报告的及时、安全、无遗漏、无错误或无病毒,敬请谅解。

本报告基于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本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在出具日外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同时,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对于本公司其他专业人士(包括但不限于销售人员、交易人员)根据不同假设、研究方法、即时动态信息及市场表现,发表的与本报告不一致的分析评论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义务向本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并非作为购买或出售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保证。客户不应以本报告取代其独立判断或根据本报告做出决策。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必要时应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业财务顾问的意见。本公司以往相关研究报告预测与分析的准确,不预示与担保本报告及本公司今后相关研究报告的表现。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及本公司其他相关研究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可能与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正在建立或争取建立业务关系或服务关系。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对于本报告可能附带的其它网站地址或超级链接,本公司不对其内容负责,链接内容不构成本报告的任何部分,仅为方便客户查阅所用,浏览这些网站可能产生的费用和风险由使用者自行承担。

本公司关于本报告的提示(包括但不限于本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邮件、微信、微博、博客、QQ、视频网站、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仅为研究观点的简要沟通,投资者对本报告的参考使用须以本报告的完整版本为准。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如未经西部证券授权,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力。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610000719782242D。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