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为什么二本学生最难

大学生就业难,为什么二本学生最难
2023年06月20日 10:29 边码故事

今年夏天,年轻人们不断提起一个词,“脱下孔乙己的长衫”。流行语折射出的是时代的某种困境和情绪——今年,可能是大学生就业最难的一年,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全国2023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同时,根据今年三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全国城镇16-24岁的青年失业率已经到达了19.6%,也就是说,每五个青年里,就有一个处于待业状态。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青年教师金秋萍,长期研究学生在就业方面的行为心理。她研究了很多我们关心的问题,其中一些研究结论,也是在校正人们的固有看法,比如: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是因为大学扩招、大学生太多了吗?大学生的求职观念在这些年里是怎样转变的,这种变化又会带来怎样深远的影响?针对严峻的现实,大学生和学校,还能怎样有所行动?

在今年5月31日《中国青年研究》主办的“新职业与青年发展”研讨会上,金秋萍给出了一些答案,或许能对我们理解现实、回应现实,提供一些帮助。以下是她的分享。

分享者│金秋萍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助理教授

我这个题目非常大,但是我给它做了一个限制,就是基于高等教育视角的探讨,或者是基于大学生的视角。因为我自己本身的研究视角是很微观的,我是职业心理学的背景,我是从个体的行为心理层面去研究问题,大学生就业困境问题太大了,我从学生的角度去展开。

首先,最近大家都很关注的是16-24岁青年的失业率,把这个失业率再放细来看,大家会发现,在这个青年中,16-24岁也包括了一部分大学生,他们只占这个比重的46%,但是他们的失业占这些青年群体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在青年失业很严重的情况下,更严重的是大学生的失业。

再具体来看,有很多人说大学扩招,是不是我们的人才供给太多了,出现了过度教育?但是有很多测算证明,从中国人才供给来看,我们远远低于国际发达国家。从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看,73.1%的学生为适度教育,4.9%的学生为过度教育,比例低于15%,现在中国的过度教育现象其实并不严重。

虽然2010-2020年,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比例从11.4%增长到24.8%,但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39%)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所以并不是说,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大学生太多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聘难并存,更深层次原因在于供需结构性错配。

首先来看大学生就业困境,把数据再细分来看。今年5月5号,智联发布了招聘大学生求职数据,里面有一个数据讲了2023届学生,到4月份为止,拿到多少offer,有多少人拿到offer?整体数据是比去年好的——去年整体数据到4月份拿到offer的40%多,今年整体有50%多。

把这个数据拆开来看,分成大专、本科和硕博来看,可以看到,这个当中本科其实是最差的。同时,本科生内部也有一条明晰的鄙视链:双一流>普通一本>普通二本。处在夹缝中的夹缝里,二本毕业生也是收获Offer比例最少的应届毕业生群体。

为什么呢?这些学生跟研究生相比,去不了对于技能要求非常高的高薪岗位,同时他们又不愿意去需求量很大的一些蓝领岗位。从现在劳动力市场数据来看,这几年退休人群很多,其实会空出来很多岗位,但是能空出来的岗位当中超过90%都是蓝领的岗位,所以市场上的空缺很大,但是跟大学生尤其是二本的需求是不匹配的,所以就出现前一段时间社会讨论的“孔乙己脱不下长衫”,这些学生因为自己的教育背景而不去选择一些职业,即便这些职业有很大需求,即便这些职业的报酬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不错的。

从另外一个数据也能看到当前学生的就业观念,2023届毕业生的意向去向,跟2022年对比,50%以上学生的就业意愿是单位就业,比2022年更高了。

还有一个数据比去年高了很多——18.9%的学生是打算慢就业的,慢就业就是他暂时不找工作,或者不找一个签合同的工作,去做一些零工。这当中还有个数据是自由职业,2023年的比例也下降了。

总体来看,这不单是今年的趋势,也是最近几年的趋势——学生就业取向是求稳

这个求稳的心态,短期来看有理性的部分,因为这几年市场不好,裁员等等现象,大家从内心需要安全感,很好理解。但是从长期来看,也是跟整个社会的需求是相矛盾的,因为从我们这几年监测的数据来看,学生就业包括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单位就业的比例是逐年下降的,也就是说没有那么多单位,现在更多是以自由职业的形式、灵活就业的形式去提供的平台就业机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学生的需求跟市场也是脱节的。

还有就是慢就业的情况。很多学生为什么选择慢就业?因为他们觉得只有去单位就业才是就业,他们不愿意选择一些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有保障的或者没有那么稳定的工作,导致比例非常大,有20%的失业,其实这里面占了18.9%。

另外一个数据,我看了也挺惊讶的。我一直看大学生就业的价值观,前几年还能看到大学生排名最前面的价值观是追求个人发展,但是这几年学生最看重的第一个是薪酬福利,第二个也是稳定,第三个是工作生活平衡,看到学生在乎的内在追求,像个人的兴趣,这个比例只有8.3%。

从我的角度来讲,这是更严重的一个问题。因为我是研究职业心理学的,我们有很多研究证明,一个人职业长期的发展,内在追求是很重要的。这些学生可以去追求金钱、可以去追求稳定,但是在现在的市场上呈现的情况是,他们去找到了这些工作,但进去以后,发现这些工作并不适合自己。这种不匹配,长期结果会导致这些学生频繁离职,因为这些工作他们就是干不下去。

所以现在25-34岁这群人里,有很多面临失业的问题,但是具体去看这些数据,这些人被动失业、被裁的比例是比较少的,有大概14%的人,很大一部分人是主动离职的。他们主动离职的原因是跟这些不匹配,不符合自己的需求。

他们刚进入市场时,可以追求这些外在的东西,但是长期来看,人还是有发展的需求,有自我实现的需求,所以这种就业的观念,会导致他们选择跟自己非常不匹配的职业。或者因为选不到这些外在报酬稳定的工作,去慢就业,但是这对学生长期的职业发展非常糟糕,会导致他们长期的失业。

还有就是,这几年经常看到关于大学生能力的问题,这几年大学生就业能力跟市场有很大脱节。这几年都在讲“大学高中化”,学生在大学里是很努力,努力想考研保研,但实际上,劳动力市场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真正就业的能力。

这是北大开展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可以看到这几年随着数字化发展需要新的能力,大学生的供给是严重不足的,比如经济全球化能力、数字化能力、创新化能力,他们有34项指标,学生得分最低的6项是财经素养能力、外语能力、对复杂的社会组织和技术系统的了解能力、国际视野能力、计算机能力、创新能力。

另外,大学生就业专业有很大差异。工科和计算机类就业很好,但是在专业设置上,很多是文科的学生,这几年讲的都是文科转码,从数据可以看到,有超八成的非数字专业的学生,都想要去转向数字化的专业,但他们自己去做职业转换,面临很大的困难,觉得缺乏基础、有阻力,没办法去实践。这是我从学生角度的一个观察。

现在我们的现状是,学生追求这些外在的(很多),主动在大学期间去思考我到底想要做什么?我到底适合做什么?劳动力市场上到底哪些职业是符合我需求的?做这种职业探索的非常少。我做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这几年看到的数据就是,能够主动在大学期间主动探索、并以此来确立一个职业目标的比例,不超过20%。

大部分学生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就算是好的了,有些也不怎么学习,也不主动甚至不去想以后干什么、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劳动力市场现在是什么样的问题,都是等要就业时再临时抱佛脚,再开始焦虑这些问题,这导致大家扎堆要进体制,进不了体制就等着一直考研、一直考公。

我觉得从职业心理学、职业辅导的角度,最关键的还是要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们前面从数据看到,学生去求稳,去求高薪,这是符合他们当下需求的,但是他们做这些的同时,忽略了职业长期的发展,自我实现、发挥自我潜能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些,你的职业是不可能得到持续发展的。

在整个社会快速变动的情况下,学生需要去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职业心理学有个概念是“生涯适应力”,有很多研究(都在说)怎样提升学生的“生涯适应力”,这是快速变动的职业劳动力市场学生需要的素质,也是从就业指导的角度来讲,更需要培养学生的一个能力。

这个问题非常严重,也需要高校的就业辅导系统去做更多事情,帮助学生尽早开始职业探索。而且在探索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更理性认识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最终找到跟自己更匹配的、跟现在就业市场更符合的职业。

另一个,从高校的角度,首先专业设置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其实国家层面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现在就业最好的工科专业,其实占我们专业的比例,远低于人文社科的专业,但是工科的就业率数据比文科高8.1%,薪酬也远远高于人文社科。尤其很多专升本的高校,从专业简便程度来讲,开了很多人文社科的专业,但是这些专业就业非常不好,而且现在市场上供给是过剩的,这是高校要做的一个工作。

另一方面,即便是市场需求的一些专业,但学生培养上也是有问题的。学生可能只学会了知识,但是知识跟现在最新的市场需求是脱节的,我们学校需要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像这几年国家一直在讲的校企合作,让学生真正在学习当中跟实践去挂钩。包括现在复合式人才培养,像北大在做一些专业以外的职业的课程——学生不仅学自己专业的课程,还有跟职业就业直接对口的课程需要学习,这些培养模式都是高校去探索的,让学生真正能够适应当前的就业环境。

另外,数字化大背景下,除了前面讲到的这些学生需要的,我们传统的讲的专业能力,他们的软技能,像沟通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这些能力以外,随着劳动力市场的数字化,2022年职业大典又修订了,修订之后增加了97个新的数字职业,占比达到了职业总数的6%,从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来看,这个数字非常大。2022年,我们单纯从微信能提供的就业收入机会就有4600多万。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