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顶级女明星,都是女导演

新一代顶级女明星,都是女导演
2024年06月07日 21:48 十点电影

作者:西武

女导演,正在成为文娱行业最吃香的KOL。

当一些男导演新片接连扑街,过去的那套方法论不再奏效时,女导演用女性视角和经验拍出来的作品,却叫好又叫座,票房步步高升,拿奖拿到手软。

不是说女导演横空出世,突然就冒了出来,而是从前她们大多居于幕后,如今却学会了吆喝,把自己打造成了金字招牌。

这是一股全球流行风潮。

好莱坞有《芭比》导演格蕾塔·葛韦格,内娱有贾玲,日韩也有知名女导演们,都是能跟男导演们扳手腕的“狠角色”。

左:葛丽塔·洁薇     右:贾玲

跟女明星不同,她们超越了外表和年龄,靠着才华和自身经验的内化,用一部部作品积累起了名声和人气。

这些又都转换成了真金白银的票房,换来了自己在行业内更大的话语权。

贾玲最近刚官宣为Prada最新代言人,拿下了职业生涯里第一个高奢广告。这也是内娱女导演拿下的第一个高奢代言。

贾玲代言Prada

早在《热辣滚烫》上映前后,贾玲就被Prada盯上了,推她上了今年的《时尚芭莎》3月刊封面。

如今官宣合作,大抵是品牌观察期结束后,水到渠成的事情。

贾玲登上《时尚芭莎》封面

Prada看上了贾玲,并不意外。

这个曾以知识分子风打响名号的大牌,被现实版的“穿Prada的女魔头”,美版《VOGUE》主编安娜•温图尔青睐有加,在内娱找流量明星代言多次翻车后,终于又回归了“正道”。

而贾玲,几乎是Prada的内娱最优选择。

她集女演员、导演、资方等多重身份为一体,还登上过《中国企业家》发布的“30位年度影响力商界木兰”榜单,与华为大公主孟晚舟一同出现。

无论是演戏还是导戏,贾玲积累的人气和国民度,已经足以让她成为业内有强大号召力和话语权的KOL。

这种全方位开花的态势,与Prada合作简直是强强联合。

除了贾玲,刚献出热剧《我的阿勒泰》的滕丛丛,也是内娱近期的话题人物。

从2019年的导演处女作《送我上青云》开始,她就以女性视角创作引起关注。

滕丛丛

在那部讲述中年女性困境的电影里,藤丛丛直白地拍出了女性赤裸裸的欲望,最直接的便是那段自慰的镜头,让内娱观众在电影院惊掉下巴。

当年,《送我上青云》不仅靠着口碑逆袭,最终靠着小成本制作拿下了近3000万票房,还入围了金鸡奖最佳编剧奖和最佳导演处女作奖。

《送我上青云》剧照 

2019年,滕丛丛接受BBC中文网采访时说过的个人经历:

《送我上青云》里30%的内容都来自于自己亲身经历,包括电影里的女主角顾胜男患卵巢癌这一关键剧情,也取材于自己在北京电影学院上学时患病一事。

在做导演前,她当过助理、场记、剪辑,会因为坐在镜头箱上被人无缘无故呵斥,也会在现场剪辑时被人刁难,用不上暖气,在零下几度的环境下冻得浑身发抖。

10年前,她一边兼职一边写这个剧本,写了3年,最后,这个剧本被姚晨看上。

即便当上了导演,滕丛丛也仍然一直被质疑。

最离谱的是,每次被问到喝不喝酒,抽不抽烟,滕丛丛否认后,对方都要来场说教:不会抽烟不会喝酒,上不了台面,当不了导演。

这不是滕丛丛才会面临的问题,在以男性主导的影视圈里,这些不成文的规定对于不想服从的人来说,早已成为了枷锁。

好在她们挣脱了出来。

最近的中国电影协会表彰大会上,滕丛丛就敢直接喊话影视圈:“不是长得漂亮就叫演员。”也敢直接喊话资方。“请把演员的选择权还给导演。”

滕丛丛喊话影视圈

女导演们,开始成为娱乐圈真正的姐。

同样的剧本,在世界范围内也都已经上演。

女导演冒头,跃升至行业一线,开始获得更多话语权。在好莱坞,代表人物便是《芭比》导演格蕾塔·葛韦格。

《芭比》剧照

这位姐更是重量级人物,从导演处女作《伯德小姐》开始,她就成为了奥斯卡常客,是历史上第5位入围该奖的女性导演,且电影提名的奖项越来越多,叫好又叫座。

《伯德小姐》剧照

到了《芭比》,更是拿下去年全球票房最高电影宝座,热度也位于第一梯队,无数联名漫天飞,商业价值拉满。

格蕾塔的人生轨迹,拿的也是逆袭剧本。

大学毕业后,由于拍电影不赚钱,她不得不一边上班,一边坚持这个爱好,还在不少作品里打酱油。

连18线演员都够不着的格蕾塔,那时在电影圈里边缘得不能再边缘。

直到她自己导演兼编剧的《伯德小姐》问世,好莱坞才有了格蕾塔的名字。

这部半自传性质的喜剧电影,把一个青春期叛逆女孩的执拗、面对母女关系与恋爱问题的稚嫩描绘得极其真实。

到了《小妇人》,电影创作中的女性命题又变成了如何在爱情与婚姻中保持自身生命的独立。

《小妇人》剧照

《芭比》面对的问题则更大。

起初,这个被芭比母公司美泰反对的电影项目,在制片兼主演玛格丽特•罗比的坚持下得以继续,而已经在好莱坞站稳脚跟的格蕾塔,也终于有了足够的话语权,可以跟美泰高层代表的资本叫板。

她不仅拥有了足够的议价能力,还能坚持保留电影里自己喜欢的段落,像是芭比进入人类世界后,与银发老太的对手戏。

这或许是80后格蕾塔没有想到的。

毕竟,《芭比》之前,在好莱坞白男世界里,她还担心自己过了40岁,就不会再有导演电影的机会。

第一次入围奥斯卡时,恰好遇上好莱坞Me too运动如火如荼,格蕾塔还被质疑自己是沾上了政治正确的光,让奥斯卡不得不拉上女导演来证明自己做到了性别平等。

她收获了一大批粉丝,Instagram上甚至还专门有粉丝账号,无异于明星待遇。

去年,借着《芭比》的东风,葛丽塔还登上了好莱坞著名电影杂志《名利场》单人封面,在镜头面前展现出一位女性创作者的知性优雅;

格蕾塔登上《名利场》封面

今年更是成为了戛纳电影节评委会主席,这是美国女导演的第一次。

葛丽塔在今年戛纳电影节红毯上

不只是好莱坞,女导演们在欧洲也吃香了起来。

近两年的代表人物,是靠《坠落的审判》拿下戛纳金棕榈大奖,入围奥斯卡的如斯汀•特里耶。

如斯汀·特里耶

拍纪录片出身的她,在电影里对两性亲密关系、婚姻生活展现了抽丝剥茧般的分析能力,以至于这部电影被戏称为“婚姻恐怖片”。

《坠落的审判》剧照

就连日韩,也有女导演们开始和男导演们扳手腕了。

日本有河濑直美,在戛纳拿奖,回家乡办电影节,拍东京奥运会纪录片;

河濑直美

韩国虽无大师级女导演,但女性编剧在韩娱地位举足轻重。

《82年生的金智英》剧照

更何况,近年也有《82年生的金智英》《好久没做》这样的现象级女性主义电影,电视剧。

也全出自女导演之手。

《好久没做》 剧照

女导演们翻盘,背后站着的是无数女性观众。

《芭比》北美上映首周末,超60%观众都是女性。

在韩国,《芭比》女性观众更是高达81%。

到了内娱,根据猫眼数据,这一数字更为恐怖,来到了86.4%。

也就是说,在大陆上映时,10个去电影院看《芭比》的人,超过8个都是女性。

《芭比》掀起全球粉红狂潮

对于文艺界来说,女性受众越来越不能被忽视了。

据QuestMoblie《“她经济”洞察报告》显示,无论在阅读、电影电视等文娱领域,女性都将有越来越多的投入。

光是女性用户偏好一项,56.7%的女性观众就对影视抱有强烈兴趣,且活跃占比位于高位。

女性在电影、演出等线下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女性走进电影院消费。

“她经济”让大众注意到了女性消费力

“她经济”报告中还特意提及,女性视角的影视作品兴起,使得社交网络上对于相关讨论愈演愈烈。

而在这些讨论中,女导演们又成了最好的KOL。

她们本就大多以自身的女性生命体验来创作,输出起金句来自然也是一把好手。

藤丛丛就说过:“女性视角对于女性导演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这个方法论,延续到了《我的阿勒泰》里,女性不再是被凝视的对象,而成为发起方,反倒是男演员于适,特别是他的身材,被好一通凝视。

《我的阿勒泰》剧照

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

格蕾塔曾在接受采访时也直言不讳:

“我永远对女性的故事感兴趣,对她们的内心生活、在生命不同侧面的状态着迷。”

特里耶更是不怕得罪人:

“我认为人们对女性要苛刻得多。当女性拥有权力时,人们就会想把她拉下来。”

这些话,就跟电影“售后”一样,成为了女导演们给女性观众们提供的现实彩蛋。

用脚投票的女性观众们,选出了更心水的女导演们,来为自己发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