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第一爆,全靠他带飞?

暑期档第一爆,全靠他带飞?
2024年06月21日 21:48 十点电影

年度爆款预定——

一部新片。

题材沉重自带emo属性:生老病死,隐晦话题。

但它不走寻常路。

一出场,就引发全场狂欢。

谁能想到?

它竟然治好了我的焦虑和内耗——

6月28日上映,打响暑期档国产片第一枪。

单看阵容,期待值就已经拉满。

主角有料——

黄轩+柳岩,雅痞禁欲大叔和成熟气质女神,暧昧感相当好嗑。

配角有戏——

刘洋、张哲华、董宝石,反差萌和搞笑男都凑齐了,就等着观众开笑。

爱情片还是喜剧片?

都不是。

围绕生死大事,关键词一个比一个悲惨:牢狱,癌症,死亡,火拼……

到底是部什么样的电影?

十点君先一步来到影院,直接笑出眼泪——

在看似沉甸甸的表象下,却暗藏着一种豁然开朗的轻松。

好笑

一部主题沉重的电影,是如何做到搞笑的?

毫不夸张的说,十点君甚至误以为自己进错影厅——

这真的不是喜剧吗?

电影设定在东北地区,这个自带喜剧的城市,就连悲伤都显得格格不入。

开场,就是一出江湖大场面。

昔日的“街头混子”李清让(黄轩 饰)刑满释放,放话表示“指定,不来第二回。”

结果……重出江湖路,处处是坎坷。

第一步找工作就成了难题。

李清让接连碰壁,直到遇到曾经的兄弟王达基(董宝石 饰),在对方的安排下,怀揣阴谋入职了来福大酒店。

酒店位置在医院附近,是口口相传的病友之家。

本以为,故事的走向将是一场悲剧。

一听到病友之家,就能想象到满屋子的消毒水味,重症患者及其家属脸上的疲态和挣扎,整个简陋破旧酒店都弥漫着压抑与绝望的气氛。

但一进去之后发现……怎么氛围如此轻松?

整部电影的第一观感——

把沉重的死亡话题,云淡风轻的一笑而过。

明明是患者入住,一眼看上去,还以为是什么旅行团搞活动,看不到半分悲伤。

打工人是集体来搞笑的。

河北(张哲华 饰)辣椒(刘洋 饰)两人都是李清让在监狱里的朋友,一个满脸凶横其实反差萌,一个戴着假发搞笑男本色出演。

一幕场景引发全场爆笑。

原来传闻中监狱都要脚踩缝纫机,还真是确有其事啊。

老板娘是个立志搞事业的。

泼辣老板娘马小琳(柳岩 饰)日常化着美美的妆,口口声声表示“病友之家”是未来的朝阳产业,四处拉合作,势要把此做大做强。

就连患者,都开始变得不对劲了。

比如,老石。

酒店里最无理取闹的病患,满身的陋习,动不动就吵到所有人不得安宁。

明明有严重的胃病,却非要咸菜配粥,老板娘苦口婆心亲自喂粥,下一秒就吐喷满脸。

难搞?

李清让两招直接搞定。

先来硬的,拿出监狱那一套模式,关了半天不理当场老实。

再来哄的,谈好条件两天一根烟,半夜再带去酒吧蹦个迪。

本还病恹恹的状态转眼间精神抖擞,吃嘛嘛香。

果然是部喜剧,笑点密集,不落俗套,爆梗不断。

但,我怎么笑着笑着就哭了!

好痛

必须承认,这片最开始吸引十点君的就是现实题材,海报上赫然写着“真实故事”。

突出一个关键字:

李清让对此有最深的感触——

打开监狱大门,空无一人,爹不疼,妹不爱,全家把他当瘟神。

一回到家发现父亲生病住了院,手术费用15万,对他而言根本就是天文数字。

惨!

但来到病友之家后才发现,原来惨痛随处可见。

电影聚焦着当下重症患者的心路历程,以及对生死命题的深刻剖析。

其中三段故事,各有心碎。

第一,傅爷。

重度尿毒症在来福住了七年,他无儿无女妻子早逝,孑然一身。

如果没有生病,他的晚年该是极其美好,傅爷是一个风趣豁达的人,写书法懂戏剧,他的房间像他本人一样,满是干净的书卷气。

但因为病痛,他活着就像是在等待死亡的召唤。

来福就是支撑他活下去最后的希望,因为这里是他唯一的家。

第二,毛会计。

母亲卧病在床多年,他为此省吃俭用负债累累,除了治病多一分钱不花,人送外号“毛抠抠”,是来福的长租住户。

治疗希望渺茫,病情逐渐恶化,但他宁可卖掉老家的孩子也不愿意放弃亲人的手。

因为——

“有我妈在,家就在,我还能做个孩子。”

第三,秀梅。

一名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常受到病痛的折磨,必须要吃大量的止痛药来度日。

她被儿子“丢”在了来福,每隔半年以上才会来看望她一次,但每次都免不了要钱,也不知庆幸还是不幸,因为她即使忘记了全世界,也依然没有忘掉自己的儿子。

每次走丢,都不会丢掉手里紧攥的弹珠,因为那是儿子最喜欢的。

但悲剧的底色,带给观众的却是舒心的感受。

预告片的细节中就可看出,电影充满着生命的鲜活和力量——

酒店虽然杂乱却保持干净整洁,阳光会透过窗照进来,像是希望。

墙上留有患者写下的鼓励,或许那一刻是无法忍耐的痛苦,但他们仍然相信天会亮。

孤独和陪伴共存于此,温馨的对话不由得引人共鸣,原来生活久了爱也会发生。

一屋子正在“等死”的人,在努力去把余下的人生演绎的异常精彩。

因为他们——“不怕死,怕的是等死。”

好看

“病友之家”,最关键的字就在于“家”。

来福是痛苦的诞生地。

来此入住的大多是患者和家属,来来往往一批又一批,面对着的是同样的病痛。

但来福又像是家一样。

因为同是苦难人,所以他们聚齐一起,才更加懂得幸福的来之不易。

“来福大酒店”就像是一个老板娘给病患们造起来的一个乌托邦。

在苦难面前,爱也会被放大。

病友之间惺惺相惜。

傅爷和老石都是来福的钉子户,他们相爱相杀彼此嫌弃,傅爷会控诉老石的吵闹影响自己休息,老石也会故意找茬引发争吵。

但老石在病愈离开时,最舍不得还是傅爷。

他会在收拾好行李后敲傅爷的门告别,但傅爷却没有开门,因为他希望老石好,却又惋惜朋友的离开,因为在来福的人,最怕再见。

亲情最是让人心软。

李清让和父亲是非常典型的中国式父子,互相嘴硬谁也不肯服软。

因为年轻时见义勇为打架入狱,身为老师的父亲不得已辞掉了工作,直到儿子出狱,父亲都不肯原谅,他们一个不解释,一个不愿意去听。

就这样,父子二人矛盾从未停止。

在李清让的记忆中,父亲对他最好的时候,就是在他考试好时给他端来的一碗黑芝麻糊。

所以,他外表装作的冷酷无情,在真正把他当家人的傅爷面前荡然无存,瞬间哭的像个孩子。

爱情从未如此纯粹。

李清让和马小琳的初遇就很戏剧,当时的马小琳被黑社会逼迫签署拆迁协议,刚好李清让出手帮了一把。

英雄救美的开端,注定是爱情诞生的根源。

李清让欣赏马小琳身上的善良,马小琳也看到了这个男人身上的担当。

他们相互照拂,未婚男女,难免暗生情愫,但这份感情却异常纯粹,不掺半点杂质。

这里尤其要夸赞两位主角。

黄轩一如既往的演技超神,两段哭戏的情绪爆发都很细腻有层次,代入感极强,让银幕前的观众也忍不住落泪。

柳岩也摆脱刻板形象,原来她是这样的具有故事感,既能当事业女强人,又能温婉似水。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福大酒店》就像是一场对生命的诉说,一部充满生命力和感染力的影片。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必然过程,但这不必悲伤,它只是一个结果,但并不是结束。

生命是脆弱的,更是珍贵的。

亲人的离去不是一场暴雨,而是终生漫长的潮湿,遗憾和不舍在时刻提醒我们更要珍惜眼前。

生命只有一次,要活得热烈,过得鲜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